小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被人问过以下问题:
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下了一只鸟,请问树上还有几只鸟?我傻傻的答:9只
有一张方桌,切掉一个角,问还有几个角?依旧傻傻的:3个
.........
似乎问了七八个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一道也没答对,从此我被标注为一个傻小孩!这事确实蛮伤自尊的。最主要的是,这种问题就算到了成年以后也从没有正确回答过,至于所谓的脑筋急转弯的题,我一般的反应都是张口结舌看别人行云流水,即使到上个月,有人问我,女人最喜欢两种花,是什么花,我照例傻傻的答:玫瑰花和勿忘我。我一直想不明白到底哪出了问题,为什么这种题目总是做不出来呢?脑筋急转弯做不出来,我认为情有可原的,毕竟那只是另类的小聪明,和自己的智慧没有关系,可像树上的鸟这种问题,细细想想场景,完全是可以想出答案来的,为什么还是回答不出呢?
好吧,我把它归之为年少无知,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我肯定能回答出来,结果,这两天事实又狠狠的闪了我一记漂亮的耳光。
问:假设一枚硬币是品质良好的一枚硬币,也就是说,投掷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率完全相等,扔了99次,每次都是正面朝上,请问,再扔一次,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问题,我以前虽然没有被人明确的问过,但是我却在游戏中遇见过,我冲星,成和爆的可能性是50%,如果我爆了三手以上,我一般都会认为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我会选择把临门一脚差最后一步的装备放进去。所以这种题目换我的思维习惯,我认为反面朝上的比例无论如何是大于50%的,前面失败的次数越多,最后成的可能性起越大,也就是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道题给出的答案:
第一人:反面朝上的比例是50%。因为每一次的投掷都和前面没有关系,你是新的一次投掷,所以你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均为50%。
这个思路是我最近一年的学习中接受的知识,我看了万维刚写的《万万没想到》一书里写过这个场景,叫赌徒谬误,就是如果你在赌场里赌钱,一上来运气非常不好,一连输了好多把,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有强烈的感觉,你很快就会赢利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错觉,赌博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下一把的结果和以前所有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影响未来。所以那些在赌场里以为自己输了很久,很快就会翻本的想法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现在来看看第二个人的答案。
第二人: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肯定不到1%。
也就是说,第二个人认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99%,即在前面99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第100次还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在看完答案以后,我真的如五雷轰顶啊,因为在看到这道问题的前一天,我才刚刚读了初中概率里的一个例子:
如果连续十次掷一枚骰子,结果都是出现1点,你认为这枚骰子的质地均匀吗?
回答:如果骰子是均匀的,出现各个面的可能性都应该是六分之一,连续10次出现1点的概率约为0.000000016538,这个数字代表着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当骰子不均匀时,特别是当6点的那面比较重的时候(如灌了铅或者水银),会使出现1点的概率最大,才有可能连续10次出现1点。
当我看这个例子的时候,我不过是看到了,理解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再看那个投掷硬币的例子,如果投掷了99次,居然都是正面朝上,根本无需计算,只要和骰子的那个实验类比一下,就知道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而如果存在了,只能证明这枚硬币的质量肯定是不均匀的,应该是反面更重一点,既然不均匀,那下一次可能还是正面朝上的结果比较大。因此第二人回答不足1%,并解释说,那些认为有50%可能性的人肯定是个傻子,这完全不可能是一场公平的游戏。第二个人坚定的认为硬币存在质量不均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99次都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看完这个例子,对我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啊。为什么明明两个如此相似的场景,我却压根没有联想到一起去呢?就算没有联系到一起,计算一下概率也可以啊,我这两天天天在学习概率,还一直在做题,可是怎么在另一本书上看到同样的概率问题的时候和我看的概率论的书就似乎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情呢?我深深的诧异并自责。这中间两件事情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一是我情愿相信别人说的,却不愿意相信事实显现出来的。就因为前面有人说了,这是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因此我就完全轻信了,尽管事实的结果一次次的表明这场游戏完全是一种骗局,其实不要说99次了,哪怕是三四十次,就已经完全可以证明这枚硬币有问题,但我到了99次却依旧相信它没问题,要怎样的弱智才回答有50%的概率啊。或者说这不是弱智,这是压根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无视事实。枉我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却没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那学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别人说什么,在现今这个社会并不重要,但人家做什么,才是你判断事物的准则。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从电视,报纸,各种媒体听到政府宣扬的事情有几件是真实可信的?这样一个国度,如果仅依赖于国家说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做了什么来对事情进行判断的话,那就别想好好存活了,学了这么多知识,却还像无知妇孺一样偏听偏信,对摆在眼前的事实视而不见,让我自己都无法面对这样的自己了。
二是关于书与书之间的联系,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我无法自由转换,你在这本书上知道的东西运用不到下本书,也运用不到现实的场景中,一个问题出现在这里会解决了,但出现在那里就不会解决了。这个问题似乎小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应用题这样会做了,稍微变化一下马上就不会做了,长了三十年情况并不见好转反而恶化了,这确实让人非常沮丧。
在不同场景中自由切换,不知道是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吴伯凡说,当你远远看到一个人向你走来的时候,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人,你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场景,这个人代表的就是一个他生活多年以来面对不同场景所需要变化不同态度的模式,创新不仅仅指的是在一个场景中创造出新物体,也是指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场景中来回切换产生的不同价值。因此一个别针在这个场景下可能只是一个几分钱的东西,可是在另一个场景中有人电话没电急需更换电话取卡的时候,你的别针卖给他可以产生十元的价值,不同场景之间的无限次变化,最终这枚别针就可以换一栋别墅了。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应该就是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将一个技能一个产品熟练切换从而获得成功的吧。而我,今天看的书明天变化一个词,我就已忘记如何运用了,当知识无法转换成技能,当A 知识放置在A 处可以理解,放置在B处却充满迷惑甚至连想都没想起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学习的方法或者学习的模式出错了呢?
这几天因为听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他的思路一下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也许不是我的学习方法错误了,而是如他所说,某个说法或者某件事情,当在书本看到或者被他人说起的时候,会感觉十分有道理,但道理不过是道理,只有当你真正被触动,才意味着这样一个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这个道理最终才成为你自己的道理。而这个被触动其实是非常难的。罗永浩说过一个他知道的理论,这个理论说,前辈们的忠告对于后来人不犯那个错,不掉那个坑没有什么帮助,即使你听过了前辈的忠告,并且这些忠告都是正确的,你仍然会掉进那个坑,等你掉到那个坑里的时候,你才刻骨铭心的意识到前辈们的忠告是如此正确,再接下来结合这次掉的经验教训和听过的忠告的消化理解,你以后才会不再掉进同样的坑了。我感觉这个问题和我现在遇见的问题有相同之处,即你确实学习到了某种知识,知道了某个理论,而且你深刻的明白这些知识和道理都非常有用,但遇见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压根没反应过来要运用这种知识,直到你体验到了,忽然被触动了,想起了那个知识,这时那个知识才真正属于你,在此之前,它不过是你脑海里的一缕游波,并不为你所掌握,甚至时间久了,有可能都会消失的波。
如何体验你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让自己被触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呢?有的理论可以和你自身的体验重合,以前经历的事情回忆一下说不定就能套用现在的理论,多找几个例子,发现理论与自己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方法之一,多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寻找让自己被触动的机会是方法之二,但更重要的是多与他人交流,因为凭你个人,无法经历所有生活中未曾经历的东西,别人的体验也是你获取和检验理论的最好途径之一,所以武志红才会说,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地感染到你。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优秀人才不断涌入大城市的原因,大城市遇到的事情更多,对自己体验某种知识更有帮助,同样大城市优秀的人才更多,你接触到的比你卓越的人也更多,所以你学习与被触动的机会也更大。
在现在这个赢家通吃,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时代里,到底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十年前塔勒布在他的名著《黑天鹅》里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有些人觉得人可以离群索居了,网络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但塔勒布不同意这种看法,在他看来,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头脑的碰撞,才能产生发散性的思维,激活一个人内在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这些远比在网络或者电话里更有效。我无法判断十年前美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什么情况,如果十年前的美国互联网就和现在中国一样,那他说的可能确实会改变我的看法,但这十年间互联网的发展一跃千里,而我地处偏疆,无法衡量两个国家之的差距年限,去年听周其仁教授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那些创新型的国家,顶级人才聚集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区域里,但他们却能产生巨大的创新能量,如硅谷,以色列,和以前英国牛顿时期一样。但他也同时提出,未来人才是否必须现实中都在一起,是一件需要认真探讨的事情。Facebook 前段时间也发布过他们在VR方面的新思路,以后只要有虚拟眼镜,人们就可以在Facebook 的会客厅里见面交流与探讨,到了那个时候,其实和现实应该差不多了。可是这种技术到底需要多久才能突破和实现呢?如果还需十年,难道我就这样呆呆的等待下去?VR技术被热炒了一波又一波,但关键的硬件技术根本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什么时候能有发展谁也不清楚,无法预测。
生活似乎就是这样,你发现了问题,你也知道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似乎和某些更重要的东西相比又无法实施,在这样矛盾与纠结的心态下挣扎,难免会焦虑不安,选择不同,结果不同,只是世界上永远有更重要的人和事是无法割舍的,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时间总会为我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