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62046/473688c9ffd1d866.jpg)
杜甫漂泊一生,暂时在成都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时值春暖花开,诗人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寻花组诗中杜甫的第一首诗歌是主题是“恼花”,身居成都杜甫草堂时诗人已然是一位老人(当时他48岁,在一千两百年前就是老人了)。江边的花花草草不尽多,铺散开来,诗人心中的烦恼却无处可诉说,“无处告诉只颠狂。”好烦呀!为这江边花草烦恼,也为自己的满腹热情无处发挥而烦恼,更为自己无人倾诉而癫狂……
在这样愁绪中,诗人继续写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4762046/b822111bc4651db7.jpg)
繁花乱蕊裹住的江边,我脚步歪斜地走进去,我真的害怕春天,它又来了!无人倾诉,无人诉说,无人交流。我好烦呀!不过好在可以写诗,可以饮酒,好在诗酒能听我的驱遣,如此这番,我这个白发人才得以安心。
深入地分析“寻花”组诗,我居然流泪了,这寻花组诗中有写下了诗人的孤独、老迈、无人理解无奈和苦闷呀。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到的是其五、其六,没错,就是“黄师塔前江水东和黄四娘家花满蹊”那两首诗。那是多么灿烂的花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的诗句流传千古,编者似乎更愿意让教师和孩子们看到、读到这样的诗句,似乎更愿意让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积极向上开朗的诗人杜甫站在人们眼前。可是,诗人也是人,怎么可能永远阳光,永远明朗?寻花组诗的前几首诗却表现的杜甫内心深处的苦闷和人到老年无法排解的烦恼与癫狂……
是啊,面对春光,内心困顿与苦闷的诗人着实是恼花与怕春呀……
那个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格局的诗人更有普通人生活的烦恼与悲凉!一个真实的杜甫,一个立体的、逼真的杜甫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