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器皿,叫欹(qi)器。它有一种奇特的性能:“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即空的时候是倾斜的,慢慢加水后会直立,一旦加满水则翻倒,只有加入恰如其分的量,才能竖起来保持平衡。
这一切关键都在于把握“度”,为人处世的道理莫不过如此。成年人的社交,淡了疏远,过了越界。正如《论语·卫灵公篇》曾曰:“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随意打听别人隐私。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总打着关系好,关心人的旗号,毫无分寸地八卦他人身上各种信息,随意冒犯隐私,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深怕漏掉“新闻”。比如感情状况、家庭琐事、钱财收入等等。这种人和行为特别让人反感,但生活中却比比皆是。关系再好,也别碰隐私,一旦对方觉得被冒犯到,必会心生嫌隙。《菜根谭》中说道:“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日本神厩舍有张“三猿猴”的壁画图。
画中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一只以手遮目,一只以手捂耳,一只以手掩嘴,被人称呼“三不猴子”。其意喻为: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日本家庭中都会摆置一尊三猿猴的雕像。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无论关系亲疏,与人交往都要保持分寸,谨遵“三不”之道,免招是非、免惹争端。
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是种自重;少诉说自己的隐私,多专注自己,是种自守,这样关系才能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