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么理解“学”和“习”?

怎么理解“学”和“习”?

作者: 爱_aa63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12:04 被阅读0次

今日学习收获:

一、有关“超前学”的理解。

超前学——若是理解为超过当前年龄段能力范围内的学习 。此时超前学是没有必要的 ,急于开发所带来的任何收益最终都会消失 。越早开始就领先越多不是绝对的 。

超前学——若是理解为超过当下时间段面对的学习问题提前学习 (预习)。此时的超前学时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学习程度薄弱的孩子。可以通过超前学,提前预习了新知识的同时,带着自己的更深层次的疑惑进入之后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效率都会更有保障。

、面对作业、压力的认知提升。

        孩子面对作业就像大人面对压力一样都会有焦虑产生 。若是把每次的作业都看成是当天检索自己学习情况的一次自测自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高效掌握当天的知识 。那么孩子面对作业的时候 ,也许就会减少抄写作业或拖延作业的次数。

      如果面对压力的时候 ,我们和孩子都把压力当做是提升自己蜕变的一次机会。我们也许就会感谢压力 ,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

      三、怎么避免过早学习(超过当下孩子能力的过早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①“宁为鸡头, 不当凤尾 ”。

      这能让孩子有信心去解决问题, 而不是被困难吓跑 ,也能让孩子变得强大 同时很有力量感 。

      ②、父母放轻松 ,看长远。 即使周围所有人都紧张兮兮 我们也要有养育孩子的大局观。

        ③、不过分关注高级课程班 。一切目标养育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四、许多孩子已被要求阅读就不吭声 ,甚至哭了起来。 那是因为他们曾经都因为读不好而难受过 ,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就会将这种失败内化到自己的身上 。那么孩子小气候 该怎样培养爱上阅读的习惯呢 ?

  ①在孩子还没爱上阅读之前 不要在家里 放太多书 ,年给孩子太多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有选择的压力 ,而且有“非读不可”的压力 。

②买孩子喜欢的 而不是我们喜欢的

③买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而不是仅仅为了讲实用而买。

④买质量不要太大的 。小孩子没有太多的耐心一下子读那么多字 ,读书如果感觉到很漫长,孩子就有可能会失去兴趣 。

⑤孩子阅读的读的要求标准要放低 。刚开始囵吞枣读下来就可以 。

⑥不去过度关注孩子是否读的流畅 ,关注孩子是否愿意 坚持读书 。

⑦给读书增加仪式感 ,给孩子单独准备舒适温暖的读书区 ,你只可以帮孩子设置一个读书的小讲台 ,鼓励孩子讲述出来 ,让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儿。

⑧以身作则,营造读书氛围。

五、对书中“教你的孩子 对他们自己的教育负起责来 孩子应该感到能掌控事态 而不是在学校的影响下被掌控 。”引起的思考。

        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 让孩子对自己的教育负起责来 。

    ①一定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 。例如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周测、 月考 。通过他们进行查漏补缺 ,整理错题集 ,标注解析和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 。

    ②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听什么? 做什么 ?例如通过课前预习 ,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课堂 , 认真听讲 ,有针对性的探索答案 ,及时做好记录 。

  ③一定要多关注自己 ,而不是竞争对手或者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关注竞争对手的同时 就会减少关注自己的精力,且竞争对手所使用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不过分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因为老师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全局 ,未必了解你的全部 。多关注自己 需要什么 ,并对此做出实际的努力 。

六、怎么理解“提醒你的孩子要有大局观 ,成绩没有学做人与做事儿重要 ”?

    ①学习是为了我们能够轻松解决当下所面对的事儿 ,预判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 ,同时也为了更和谐的与不同的人相处 。学习成绩的这一个点只是成长路上的一粒微尘。

      ②成绩只是反映孩子在文化课多学习上的收获情况, 而不代表孩子在其他学习方式上的收获 。同时也与孩子未来是否幸福 ,否成功没有直接的英国关系 。

    ③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 ,例如在运动 、社交 、参观人文古迹 、读书 。看记录片、科学短视频 、有意义的电视剧 、电影 。听音乐 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 ,都是一种学习 。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与“习”的过程 ,送孩子走进去, 再让他飞起来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但是现在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这种自然而然 ,一切都显得那么刻意和功力 。

      ④通过学习文科、艺术课 ,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 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情商 ,提升孩子与他人链接的能力 。通过学习理科 ,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使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睿智 。

        ⑤学和习是锻炼孩子的耐力 、毅力、 学习力、 自律 、自控等品质 的叫有效工具 。同时学习是一个过程 ,不是最终结果 。

相关文章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世间最大的道是平衡之道,学习也是有平衡的。学习学习,要学也要习,学与习互为平衡。学,即理解;习,即实践,两者相辅相...

  • 学和习

    最近,因为要拍上课时候的视频交作业,手机内存小,我开始严格审核自己手机里的留存的文稿和数据。然后逐一删除。 这个过...

  • 学和习

    有一种学(学员)是增长知识。 有一种习(义工)是生活中实证实修。在减少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

  • 学和习

    现在多学一样本事,以后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不求别人,你的实力才是你最强的底气。

  • “学习”的精髓还是“习”

    “学习”这两个字应该是分开理解的,学是学,习是习。 “学”是通过向老师、长辈、先驱等请教,以期掌握新知识,领悟新道...

  • 成圣之路(349)“学习”只是第一步

    “‘学习’只是第一步”,这里的“学习”是我们普通理解的学习。 其实,学习应该按古文进行理解,也就是包括“学”和“习...

  • 学和习感悟

    以前总是在想:我懂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 前些天在伯凡老师那里听到了最好的答案:王羲之写的字你也见过,...

  • 感悟:学和习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广泛共鸣:“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虽然是一句台词,却深得很多人的...

  • 书摘——学和习

    还有学和习这两个概念,“学”是你在学习知识,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到公司里面,真的要花很多时间我们把他重新改过,因为他们...

  • 关于学和习

    最近各路输入轰炸,可能是怕自己错过跟不上节奏而有点隐隐小焦躁,静下心来一想发现是自己没输出,挫败感作怪而已。用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理解“学”和“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jh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