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無用之用(隨筆)

無用之用(隨筆)

作者: 坐臥雲水間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8:59 被阅读0次
無用之用(隨筆)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在路的途中,看風景。從天上到地上。天上有什麼,有云啊。云上有什麼,有天啊。如何看,取決於你的視覺。從天上看天,和從地上看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從地上看天,天是半圓的。從天上看地,地是平的。還有啊,人住在地上,看到的風景是有限的,距離太近,是無法體會到地球的美。而從天上看的時候,就會明白距離產生美是真的。所以距離可以改變主觀的感受。人生在世,需有一種眼光,超越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事物,就會發現別樣的美。最後說一點,人在天上看云,真會明白什麼是浮云。

從天上到地上,人沒有變,只是風景在不斷的變。路上的人熙熙攘攘,熱熱鬧鬧,這才是人間。天上呢冷冷清清,安安靜靜,那才是天啊。等到再坐上車,一切在熱鬧中我回歸到了自我的安靜之中,開始天馬行空。再望著窗外,車向前景向後退,在夜幕降臨之時,人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做自己。

書上說聖人皆孩之。一路上我在思考。聖人和孩子的區別在何處。首先我覺得聖人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理性之存在,他的行為來源於他的自我意志。自我意志操之在我。而孩子呢,據我觀察非也。孩子的心靈雖然單純,但是始終他是一個感性的存在,他的行為來源於他的感官,而非意志。所以聖人是心靈上一種通過自我意志去掉雜質的過程而達到(形而上),而孩子乃天生一自然之存在(形而下)。聖人的心靈是整全即立體的,他的心靈皆具形而上和形而下,且可以將形而下之感轉變為形而上之神。而孩子完全是一個形而下之存在。他們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人的心靈是有層次和境界的。

人的心靈是主觀的,但是人可以將主觀的心靈轉變為客觀的道理,我們將這樣的人稱為聖人。而一般的人,則是主觀的看待世界,而非客觀的。所以義理悅我心,只有你真正的體會到,才能明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真實的生命。

又想到了顏回。我最想說人的修養沒有到一定的程度是體會不到他的功力的。《論語》整本書講到他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好學,而且不遷怒不貳過。而他就是那個安貧樂道的人。一般人又會覺得他沒有事功,而且短命。而我從不覺得,他和孔夫子一樣,是善於隱教。他不是無用無為,他是無用而用方為大用,無為而為方為大為。他呈現的生命氣象就是平平常常的,平平實實的。平常到人人可以忽略。尤其是我們處在一個如此功利的時代,是無法欣賞到這般清淨無為的生命。出了門,隨處可見的無知和粗暴,我才明白,真正的修養是給自己的,縱使有一天遇到夏蟲不可語冰,又有什麼可生氣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種能力,時時刻刻保持自我內心那片清明的天地,這才是大事。所以顏回一生就是做自己主人的人啊。

那些超越時代的生命活在永恆中。每次我打開書,或者是走在現實的世界之中,我都覺得那些生命是如此的可愛,真實,令人羨慕。我的慕古之心油然而生,大抵是我在此時代之中看見的眾生們太麻木了,有時麻木到不仁。顏回死的時候,老師孔夫子痛哭。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學生死了,我會如何。

相关文章

  • 無用之用(隨筆)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在路的途中,看風景。從天上到地上。天上有什麼,有云啊。云上有什麼,有天啊。如何看,取決於你的視...

  • 聖山隨筆

    懿峯牧師隨筆 無 題 靖山深隅叢中花, ...

  • 刀筆尋蹤跡

    刀筆尋蹤跡 金石留歸期 新紅無俗意 山君拓印泥 南瓜蒂隨興所刻,逸筆草草,盡興而已。

  • 無題 • 致拙隨筆

    食知酒無味,月宮夢中來。 山河永相寂,恨飲相思液。 明識鏡中花,偏愛籠中雀。 歲月時長久,最是蝕人心。 —— 致拙...

  • 疊山造境

    疊山造境 錯石流泉過疏林 翰墨隨心 虛寂留聲無弦琴 素紙小卷寫山水,半成未完,信筆勾勒,隨畫隨想隨停,且看且改且行...

  • 2019-01-04

    隨筆

  • 望卿念君,02。

    隨筆。 — (缺)

  • 見字如面(四)

    練筆。 只要妳願意,人生隨時可以從頭再來。無懼。每一日,都請做最佳自己。

  • 初初入簡書

    終於有能隨時隨地寫隨筆的地方了\^O^/

  • 隨筆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是不能承受的负担。过度牺牲的背后,是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压抑的委屈,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無用之用(隨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nm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