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斜杠青年》读书笔记

《斜杠青年》读书笔记

作者: Pazilat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14:36 被阅读0次
    推荐星级:4星级

    目录

    一、新时代,新机会

    二、开启你的无边界人生

    三、折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四、此刻就要幸福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在他的书《Multiple Career: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中创造了一个新词:斜杠青年(slasher),用于那些多重身份的人。而Susan Kuang是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的第一人。需要明确是是斜杠并非是有多个兼职的工作,多几个收入那么简单,而是指不同的身份。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可能只说明你是靠什么为生,而工作之余你所做的事才能更好的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爱好,你的兴趣,你的梦想。

    斜杠一词很容易将我们引向对生命的意义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怎样才算成功。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兴起,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物质上,预设好的价值观悄无声息的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有钱、有地位、开好车、住好房、享受各种优质服务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而忽略了生命的美好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全心全意,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管这是不是大众眼中的“成功”。借用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是谁夺走了工作的乐趣

    “工作忙”成了如今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习惯在忙碌是时候觉得安心,觉得自己对得起每天的时间和每月的收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将工作和快乐联系在一起。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指出我们在工作中无法获得快乐的核心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独立自主的权利,而人类却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单位、组织、企业的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体主义的思想的影响让我们都觉得为集体的发展舍弃个人发展才是正确的,值得赞赏的举措。然而人的基因是自私的,因此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当人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的时候才能激发其潜能,创造了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如何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获得快乐,这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斜杠人生的举措想必也是之一困惑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

    告别打工者思维

    典型的打工者思维就是用时间去换钱,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严格遵守着人力市场的“游戏规则”,将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以最合适的价格出售给雇主,然后通过不断自我升值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价值,以此来提高收入。拥有创造者思维的人并不将自己看作是市场的“商品”,而是把自己看作一家企业。他们所思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和更多的收入。而要打破这种打工者思维,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出了要有明确的方向,相关的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理清三个问题,即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

    财务自由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富国论》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彼此对立的概念。有钱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摆脱钱的束缚。当我们听到某某因为不想干而辞掉了很体面,高收入的工作就会觉得很吃惊,不可思议,觉得人家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冲动。然而这冲动的背后确实底气。当不再受钱的束缚的时候,人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价值的体现。《管道的故事》是关于财务自由的故事。如何做到财务自由,就是要创造管道,这些管道之间互不干扰,却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从这个管道流进。

    自卑心理的“罪魁祸首”

    “斜杠青年”这个概念给一些人带来了启发和新的方向,但也让一些人感到自卑和焦虑。说到自卑和焦虑,我们将会提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性无助”理论。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先前的经历中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便获得了一种“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受。这种消极被动的现象很普遍,原因在于人都有一种思维模式上的共性:遇到问题和困难的低于反应就是向外求助,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渴望别人给自己答案,却很少主动去解决问题。遇事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归根到底还是两种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

    僵化型思维模式:认为聪明才智是一个人固定不变的特质,永远处于“证明自己”而非“发展自己”的心态中。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愿暴露自己的不足,通过回避挑战避免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通过不断发展而来的,关注点不在于“证明自己”而在于“发展自己,不因负面评价怀疑和否定自己。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20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讲师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名为《自私的基因》一书。他在这本书中的突出贡献在于让我们认清了一个事实:人只不过是基因自我复制的工具,既然基因是自私的,只在于自身的复制,做为它复制载体的人其天性就是自私的。

    长久以来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利他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赞扬的,是人人都能接受的。而立即往往是自私的,与种种不道德联系在一起。然而18世纪英国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他公开赞美利己主义,并把他作为经济的原动力,这个人就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指出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利己主义而非同情心或利他主义,因为“利己心”是人类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当人们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选择的时候,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客观机制就会出现,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活一定要留白

    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按照社会功能分成了四个阶级:处于第一等级的叫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而印度教的资源发展也都源于他们。他们受整个社会的保护和供养,为的是让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做从容的内省,以免过度卷入日常的干扰。事实。事实证明:人必须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才能深入进行思考和创作。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控制和压力是创造力最大的敌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种悠闲、无目的的探索中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宇宙发展的本质就是自由探索,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无目的的、随机的探索中形成的,人的发展也不例外。

    “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哈佛终身教授穆来纳森曾今做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穷人和过度忙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下降,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和安排更长远的发展,结果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此刻就要幸福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尝试理解幸福,可是至今都无法说出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定义。这是因为幸福与主观的意识相关,而且范围极其宽泛。尽管我们无法表述幸福是什么,但是关于什么是不幸福和痛苦,人类的认知倒是惊人的一致。我们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快乐的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愿意放弃所有让我们快乐的事情,被负面的情绪牢牢吸引。比起外在带来的快乐,痛苦持续的时间时间长很多。若不能解决幸福的问题,何不从幸福的反面下手呢?这就是叔本华关于幸福的逻辑,缺乏痛苦的程度就是衡量一个人幸福的标准。通俗来说,人感受到的痛苦越少,那么他的幸福感就越强。若能有这样逆向的思维,在面对不幸,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定将多一份从容和知足,少一份焦躁和抱怨。

    好,主要是缺乏坏的缘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为了以后的幸福”“为了我们的将来”等等对未来抱有美好期待的话语。若有两种人生可供所有人选择,(1、前40年吃苦,后30年享福;2、前50年享福,后20年辛苦)几乎所有人会选择第一种。因为我们把未来看的远比现在重要,我们忽略了很对精彩的当下,永远为未来而活。然而,未来真的这么重要吗?以至于我们心甘情愿地牺牲现在。事实上,未来这个概念不是自古就有。是人类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才出现了“未来”。原因在于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分离之后面对了种种的不确定性,处于生存的需要才考虑了“未来“。

    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跑步机现象,以描述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现代人似乎永远在追逐以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某个目标,而当真正实现之后,发现快乐还在太短暂。于是我们很快就变得不满足,又开始追逐别的东西。

    哈佛大学心理家Taylor·Ben 在他的《哈佛幸福公开课》中以科学的实验,形象生动的向我们阐述了,中真正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不是达到目标的那一刻,而是追求目标的过程。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但有相似之处。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人是那些拥有自由头脑、丰富心灵和高贵灵魂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身,这种财富谁也拿不走,也就无所谓失去了。如果一个人内在充足、丰富,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快乐,那么,这个人就是幸福的人。


    《斜杠青年》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

    《一个人的朝圣》

    《跑步圣经》

    《人的宗教》

    《自私的基因》

    《反脆弱》

    《哈佛幸福公开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斜杠青年》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od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