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读卡夫卡,真的是很难啊。
对于卡夫卡的了解仅限于百度百科里的一点点介绍。虽然读过他的《变形计》,但是领悟的也不是很深。读他的书信文集读了一半放弃了,《城堡》看了三分之一也决定放弃了,完全不知道讲的什么,思维特别的乱。
世人公认的文学大师,我相信一定是值得去阅读的,只是可能自己还不到那个时候,和卡夫卡的缘分未到。也许耐着性子读完也能够领悟一些,但是真没什么兴趣。
想到了自己最开始接触《红楼梦》的事儿,是在小学时候,姐姐买的书,只知道是四大名著,但是翻开之后基本上看不懂,就没了兴趣。
一直搁到初中,毕竟是名著,读完之后应该很牛逼,抱着这样的心情去读,很大程度上是被最开始的“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诱惑着读完的,而且里面大部分的诗词都是跳着去读。
高中时候,再次接触《红楼梦》,就是彻底的被吸引了,清晰的记得读到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眼泪就下来了,一直打算再读《红楼梦》。
每一本书的相遇都是要讲究缘分的。时候不对,很容易错过。
记得那时候去书店,看着货架上摆的那些书籍,都是不让拆封的,只能从腰封上看一些推荐语,介绍。对腰封一直没什么好感,就如同人们反感这个看脸的社会,但是书不让拆封,你也只能透过腰封去决定买不买,所以就这样错过了很多当代文学。
后来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莫言开始,渐渐接触余华,贾平凹,刘震云,苏童等等一系列当代作家,也改变了一些固有的观点与看法。
必须要说一下特别喜欢的一本书《百年孤独》,看这本书之前读过很多介绍《百年孤独》的书,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了中国一代作家,读者评价两极分化,很多的人名,特别难看懂等等。一直没多大兴趣去看,知道应该是一本好书,不过又怕看不懂,也没打算花钱买。
后来,还是姐姐买了这本书放在家里,我那时候高中经常看书,上课也看,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百年孤独》,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吧,从来没有过一本书可以如此吸引我,我几乎是立马又从头看了一遍,把所有的人物都列了出来,合上书,再去想每一个人的故事。推荐给周围很多人看,急于想要和谁去分享。
说到读书,总是绕不开电影,很多名著改编的影视总是会去看。有时,觉得先看书,再看电影,电影里总是少了一些什么。先看电影,在看书,又好像被剧透了一样,有一种矛盾在里面。
有时候看一部电影,并不是看得很懂,不确定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看一些影评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是这么有内涵,有深度啊。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弗兰克》,讲的是一个歌手的故事,并没有看懂,但是却总是会想起,后来就把头像都换成了里面的男主角,简书里的这个头像就是,有时间还会再看上一遍这部电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