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轮椅上放飞奉献——忆阿鲁老师

轮椅上放飞奉献——忆阿鲁老师

作者: 桃家阿斗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01:28 被阅读0次

文|阿阿阿斗

2018年5月24日


相对于人来说,景是最能够寄托一个写者的思想和感情的。于是我也不例外。当我有感而发时,往往是因为那情那景能勾起内心深处一些感悟和想法,包括回忆。在心中有所记忆时,那段记忆的景总是很容易被同时记住。就像夕阳下听到云中广播放的《跪羊图》,能让我忆起区一中夕阳下的《雁南飞》一样。所以思想和感情,与景的结合,总是那么默契,那么合拍。思想和感情,与人仿佛就没那么契合了。古今写人的文章,大抵是丰富且深沉的思想,这来得比景要直接得多。所以总是很少有触人生情或是寄情于人,多的是触景生情或是寄情于景。是为写景容易写人难。

人之所以难以与写者思想和感情做到契合,是因人与景不同。不做过多讨论,大致便是人为生物而景为死物,人有意识而景无意识,人不可随意标签而景,却是每个人看着都有不同的情感寄托。

寒假回家,初登球场,便是在那片最熟悉的,启蒙我的市一中球场。从市一中后门进入,会经过一条路,路的右边是教职工家属楼群。那天难得昭通有个晴朗的日子,刚进入后门,便看见和蔼的阳光下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士,正与面前一位站着的女士和声交谈。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士再熟悉不过,便是初中教了我三年数学的阿鲁丕尼老师。她身边还站着一位男士,是她的先生。我激动难表,径直走过去与老师打招呼。

老师兴许是具体地忘了我吧,如果她还记得我就是那个初中时不爱学习的邓家骏,那她一定会因为我考上昆明医科大学而感到惊讶吧!但她并没有惊讶,这让我有些许失望。但她接下来又说:“像我这样的人,以后看病还是得指望着我的学生呢!”说完便是熟悉的,一阵爽朗的笑声。此时的失望荡然无存。在老师教过的数百甚至上千名毕业生中,我又是多么普通的一个!于是从她标志性爽朗的笑声中,我找到了属于我们和她的,那三年的回忆。

刚刚初中报到时,从班主任狄老师的语句中,大致记得那么几个词,就说我们数学老师患有骨髓粘连,从参加工作时便时常腿会无力支撑身体,2005年开始坐轮椅。然后便交代了一些我们要帮阿鲁老师做的事情。从那之后的三年里,我们班的同学每天在课间都会走到楼道上,看看那位一手拄拐,一手扶梯艰难爬楼的身影有没出现。如果看到阿鲁老师上楼,便会立即回到班上,将老师的轮椅推到楼梯口,等着老师上楼坐着。因为老师的特殊情况,她只上我们一个班的课,也因为老师的情况,我们班教室所在楼层较低,初一时都没有和同年级班级在一层楼上课。

阿鲁老师将近五十了,一头短发,皮肤黑黝。她戴一副眼镜,经常都是一身黑衣服。老师因为常年坐轮椅的缘故,所以身材有些肥胖,但老师说话的声音,清晰洪亮,字正腔圆。老师上课是非常严厉的,遇到犯错误的同学,她的一个眼神便能杀去其一半胆子。我便有过经历,被她严厉的眼神盯着,吼了一句“不踏实”的时候,至今还对当时情景心有余悸。老师在给同学讲题的时候,却是最和蔼最耐心的。老师下班后,总要等到没有同学问她题目,才会缓缓下楼回家。若是在下楼时,甚至是开着她的三轮电瓶代步车回家时,有同学要问问题,她也会停住耐心讲解。就像一位母亲。

“上楼20分钟,下楼8分钟。”这是阿鲁老师在我初一时和我说的话,我至今记得。曾经是惊讶,如今是唏嘘。每天,每月,每年,老师在轮椅上度过的13年,与初中母校凤池中学同岁。曾经惊讶这位老师很伟大,而现在唏嘘,怎么来的力量,坐在轮椅上教了13年的书,现在仍在坚持?世界上不少身残志坚的人,何曾想竟有这么多,老师的故事,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高士其”的故事!阿鲁老师爱教书,爱学生,爱奉献⋯⋯这些给予了她身残后继续播种桃李的动力,这些都是老师身边的人能够想出的,我自然如此。不需要知道阿鲁老师内心的真正想法,如果有媒体发现她的故事,也自然会采访报道她。而我作为她的学生,唏嘘她的遭遇,感激她的教导便足够了。毕竟老师是那么乐观,喜欢爽朗地笑。

“这个鬼阿鲁老师,出题那么难!”老师对自己的这句自嘲我也印象深刻。试题难是一部分,多是因为我不用功,初二与已故同桌蒋宇同学在课堂测试的互相抄袭,毫无疑问成为了雷同卷并被点名批评。也正是这时候老师严厉的眼神加上一字一顿的“不踏实”,非常深刻。现在想来,我初中是真的不上进,老师的眼神,也实在是无奈。

照完毕业照后,与老师的缘分就到此切断了。进入区一中后,一时间突然多出了好几个对高中的不适应。教室的黑板为何不是升降的,这样老师坐着轮椅够不到板书啊!哦,原来数学老师已经不是阿鲁老师。初中爬惯了矮层的我也一时间对要爬高层上课感到不适,数学老师站着上课,总是觉得别扭。如此这般,阿鲁老师的数学课确是深深地记在了心里的,难以忘记。

现在每当和别人介绍到我初中数学老师时,我总是即兴地便有长篇大论和自豪感。长篇大论是因为阿鲁老师本身的故事,而自豪感却来得奇怪。我算不上也不可能算得上老师的得意门生,我哪来的自豪感。那是因为我的心里,阿鲁老师爱学生,她对学生有母亲般的关怀,做她的学生,被她教过,本身就有了一种自豪感。

春播一亩田,桃李遍地开。阿鲁老师在轮椅上度过的13年,淡化的是身残的折磨,清晰的是奉献的声音,爽朗的,还是她的笑声。益达广告“笑出强大”,确是有它的道理。轮椅上,度过的是时间,沉聚的是坚强,放飞的是奉献。这便是我认识的那位爱笑的乐观的阿鲁丕尼老师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轮椅上放飞奉献——忆阿鲁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ru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