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与草地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只头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区,都是按照这个场景和用户描述去做的。
找到第一只羊和找到头羊就是这个用户画像的重点。如果第一只羊来了吃了一口草死了,需要想办法动用外部资源适应羊的生长.不断解决草的问题。如果第一只羊来了,吃了草没死,只是不开心。这时候不能着急引入其他羊,依然要改善草的问题。 “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你要斩杀的其实只有你对面的一人。”
所以测试你的产品,其实你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首先要有第一只羊;这只羊在这里过得很好、玩得很开心,它得到了即时满足;这时可以引入更多羊,也就是产品可以推广了。第一只羊来了活的很好很开心,就可以针对同类用户进行推广。
头羊与网络效应
第二个关键角色是什么呢?是头羊。李学凌说整个生态发展到最后,最核心的就是头羊。 整个企业的资源核心就是要去维护头羊,只要有头羊就会有羊群。有时候小羊叫一叫表示不满,我们根本不用管,因为企业资源有限。
什么叫头羊?比如说论坛的版主、YY公会的老大、微博的大V、重度用户、淘宝的店主,这些都是头羊。
当你的草地上出现了头羊,头羊开始自己管羊群的时候,这代表着什么?其实这就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你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
当你要评估一个产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网络效应有多大时,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估方式就是数一数它有多少头羊。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
另外一套经典的用户画像是我做的,有三个核心角色,叫大明、笨笨和小闲。在这一套用户画像里,第一个用户叫大明。大明有什么特点?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所以互联网产品中,大明最依赖的工具是搜索,因为他对自己主动要找的东西是非常清晰的。最早的互联网电商都是依靠大明用户开始的。
京东其实就是定位于服务大明的,所以标准品的竞争几乎都是京东赢。为什么?
因为大明用户极其简单,他要干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搜索自己要的;二、比价格。
大明用户要的就是价格和效率。当然了,大明用户还有一个特点,他没有忠诚度。 比如一个男士,他买衬衫,买了就走,不会再多看一眼其他的东西。
笨笨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如果京东是服务大明的,那么现在有一个给女生用的App叫小红书,它就是一个经典的服务笨笨的应用。
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的区别是什么。京东有一个很强的产品目录检索,小红书没有这个功能。而且小红书搜索任何一个结果都会出一大堆产品,你想要用关键词过滤掉?做不到。为什么?故意的。因为女孩儿的目的不是要有效率地、快速地找到自己要的东西,而是想东看看、西看看,看看有什么她不知道的,有什么她没见过的,看得多了就会忍不住买一样。最后买的东西和她最初想要的东西相不相关,这不重要,这就是笨笨用户。
但是,如果笨笨决定了要买什么产品,那么下一秒有70%-80%的概率,笨笨就会变成大明,然后开始去追求价格。
第二套用户画像——小闲
第三个用户就是小闲。 小闲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如果说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的。QQ聊天是因为闲,微信刷朋友圈还是因为闲,你玩游戏依然是因为闲。所以你在任何一个闲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产品一定可以帮你杀时间。但是如果你要让腾讯的小闲流量转化为购物的电商,效果就很差,为什么?因为场景不对。 场景是个大词,我之后会专门讲。
总之,一个人到这来是来打发时间的,如果你突然让他买东西,他会觉得他心理建设没做好,他没有这个预期。
这三个用户和上面那个草地与羊的关系是什么呢?不管大明、笨笨和小闲其实都是羊,你想服务具体哪种羊,你就要按照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
关注痛点,痒点,爽点
来吃一口你的草,如果吃得开心就再也离不开了。对于B2C的企业来讲,如果你是向B端收费,那其实狼就是B端。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在B端,而是在C端,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腾讯也会把少量的羊卖给狼,但是它主要是靠剪羊毛成为一家巨大的公司的。
我现在所处销售场景是典型的服务笨笨,痛点是经济增长与国民健康问题间的矛盾,拿健康换金钱和拿金钱换健康的循环。痒点是兼顾美和年轻态。爽点是,效果明显还非常享受。那我的羊群管理就是需要细致做好的一个事,吸引更多的羊。针对大明和笨笨需要有不同的挖掘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