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犹记得,第一次跟北京大学邓兴旺老师发邮件的时候的忐忑,觉得大牛们没工夫理我等小本科生。没想到,邓老师第二天就回了我的邮件,行动力之快,令人咂舌。后来面试的时候告诫我,一俊遮百丑。哈哈,我没有其它东西了,只有奉上我的时间和勤奋。
一想起邓博,总是浮现出温馨的笑脸,但同时会有一种威严的气场。邓博一直很忙,但是只要你联系他,一般都会很快地得到回复,做事效率很高。瑞典之行给了我们更多的接触机会,一起畅谈学术,述说实验室的一些有趣的往事。邓博为人处世非常坦诚,往往一针见血,直指关键点。在课题有所突破的时候,他给我以极大的鼓励;但是,当我犯错误的时候也决不姑息,严肃而不严厉,学术上的事情一点都马虎不得。博士期间的培养,不仅仅是做实验,更重要的是把握事情的本质,掌握其精髓,而且要用合适的语言正确地表达出你的观点。邓博不仅仅在大方向 (课题的方向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还在学术细节 (各种专业词汇的使用以及语言的描述)上都给我以指导。
最近一次跟邓博接触是我办这个公众号 science后花园,其实非常的艰难。自己有很多的实验要做,还需要平衡好生活与工作。这个时候邓博,告诉我,我做的事情很有意义,鼓励我坚持做下去。于是自己又像打了鸡血,继续走下去。
邓老师把我交给了朱丹萌老师进行具体的课题指导。朱老师既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同时也像一位大姊姊,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以鼓励。当我参加入学面试的时候,也许就注定了我的命运,因为我和朱老师在科研思想以及追求上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她一直引领我走完整个博士生涯,见证着我的成长,从懵懂无知的本科生,到羽翼渐丰的博士生。
在我自卑的时候,给我以信心;
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以方向;
在我受伤的时候,给我以慰藉;
在我急躁的时候,给我以冷静;
在我绝望的时候,给我以走下去的希望。
在丹萌老师面前,我一直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正确交流沟通,她总是宽容忍让,同时教会我如何正确待人接物。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如此之多,有时候想想良心不安,自己何德何能,只有多做实验早发文章,以报答其恩情。我的博士生涯能够遇到朱老师,也算是我三生有幸吧。她对科研之满腔热忱,学术造诣之精深,工作效率之高,深深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点,一直感觉混沌未开,丹萌老师一点都不嫌弃,鼓励我有自己的思考,勇敢地做自己,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丹萌老师总是说,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能走到什么程度,能走多远,只能靠你自己了。
在邓兴旺实验室上地分舵的三年,有一群“饭友”,天天嬉戏打闹,吃饭吃得不亦乐乎,同时也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在大家已经各奔东西,有些人已经毕业去了远方,有些人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有些人还依然在Deng lab为科研事业而奋斗。
要说做实验最刻苦的,林芳师姐可以算是我们Deng lab的头一个。一般我们叫她去吃饭的时候,回复一般都是“你们先去吧!”或者是“你们帮我带点饭吧”。可以说,和她吃一顿饭,真的是不容易呀。林芳师姐比较喜欢对学术文章进行批判性阅读,口头禅是“哈哈,我又发现了一个错误”。故而我们经常讨论一些学术上的东西,争论是常有的事。理不辩不明嘛。如今芳芳师姐已然成为兰州大学教授,事业蒸蒸日上。
朱盼,号称一起吃饭时间最长的“饭友”,也是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同时进入Deng lab。由于我们是本科同学,她学霸的气质,声名远播。所以跟她在同一个实验室,顿时有了最好的坐标系。我们都在朱丹萌老师的带领下各自开展课题,相互交流与切磋,共同进步。可以说,她的存在不断地提醒我,要一直前进,决不放弃。现在已经进入世界顶级研究所JIC(John Innes Centre)做博士后,“青千”未来可期啊。
左一,朱盼,中一,荻秋
荻秋和朱盼一样,是我的本科校友,也是学霸一级的人物,做实验细致认真,生活上个性不羁,有自己向往的目标,平时的交流中总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现在要去美国与老公团聚了吧,祝你们幸福哦,玩遍美帝。
过渡时期往往是比较痛苦的,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适应。我当然也不例外。2014年底,邓兴旺实验室上地分队终于回归北大本部,搬入一个大家庭。那段时间比较忙乱,当然也比较迷茫。不知道科研这条路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课题也处于过渡期,老的课题半死不活,新的课题还没有着落,一度非常抑郁。
丹萌老师建议我去瑞典交流一下,开拓一下眼界,同时也舒缓一下心情。在瑞典,很幸运地遇见了魏宁老师,一下子就被她独特的气质所折服。跟她交流了很多的话题,印象比较深的是她那充满活力的谈话,学术知识的渊博,对科研的那一份特有的热情。回国后心情逐渐好了起来。新课题也慢慢开始有了起色。在此还要特别感谢一下。孙宁和董杰夫妇。在那段时间里,正是在董杰的帮助下,开始在实验细节上能够有效把握,实验结果也开始稳定起来。孙宁师姐的阳光气质也让我深受感染。而今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小baby,双双在美国读博后,可谓家庭幸福,事业成功。
左一(孙宁),右一(董杰)
啰啰嗦嗦,这么多,还是一句话,感谢。感谢那些在denglab帮助我的人。这个名单会很长,有王玉秋博士,许冬清博士等等。。。
哦,对了,我毕业临走的时候,邓老师还送了我一份大礼,结束了我20多年的单身状态。找到了我人生的另外一半。
嗯, 加油吧,慢慢往前走,我会一步一步接近我理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