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安顺市公安局的通报,结论是:张某钢因生活不如意和对拆除其承租公房不满,为制造影响,针对不特定人群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个人极端犯罪,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但在阅读警方通报中发现,造成张某钢走向极端的直接原因或者导火索是因其看到了原承租的公房被拆除,其申请一套公租房未获得。
张某钢已签《自管公房搬迁补助协议》,对拆迁事实应该已经认可,如果其申请公租房获准许,肯定不会发生该惨案。
不知为何,警方通报结论中,却没提“张某钢申请公租房未获得”这点。
张某钢已死,或者可说死有余辜,但是安顺市公租房的管理部门在本案中有没有责任呢?他们对张某钢的情况是否作为调查,张某钢是否符合公租房条件,他们的公租房审批过程是否公开,结果是否公平等等,应该给公众一个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