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理为性

以理为性

作者: 希gyx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1:20 被阅读0次

     

        “生而谓性”是众多学派的共同点,对于人性是善是恶,则有四种不同的观点:荀子的“性本恶。”,告子的“性无善与不善也。”还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害”和“有性善,有性不善”。 而在告子、荀子的根基深厚的背景下,孟子的“人性本善”又是如何站稳脚根的?性本善,恶又从何而来?

        人皆有道德心,那是人潜在的本质。性本善,为何是善?那就是孟子所说的:“乃若其情也。则可以为善矣,及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生而为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皆是本性。一个幼小的孩童尚且知道事物是好是坏,虽然有时不是绝对的准确,却已有了辩别是非的能力。仁义礼智,并非由外授予,是人本来就有的,说的低级些,对于婴儿来说,饿了就哭是他们的天性,而对于大人来说,渴望卓越是他们的天性。如同性犹杞柳也,如果伤害了杞柳将它做成了桮桊,就是伤害人变成了仁义。弯的杞柳顺应着他的本性而制作,直的杞柳亦复如是。所以说,人性本善,固有之也,是本来就具有的。

      人性向善,不代表不会向恶。如阴阳太极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那么,也可以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个本质善良的人,最后是如何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要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是亘古不变的。上天赋予了人们善,却没有保障善的永恒。若想要从一至终,则需要修炼。所以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本质上的善被消磨,我认为有两大因素:其一是客观环境,其二是自由意志。一个人的内在决定。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的成长,心智。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就是如此。但人也可以去决定环境,不论先天的资质如何,不懈的努力总会有成效。

      克拉玛依的大火果露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四十多位老师中,有三十六位老师遇难殉职,而领导却安然无恙。生命无分贵与贱,难道遇难者的生命就如此单微吗?殉职的老师与利为生的领导人,前者求则得之,后者舍则失之。人皆可以成尧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尧舜,求生是本能,善也是本能,二者谁对谁错?人性本善。善中包含了人的另一潜质——恶,二者之间需要平衡。

        地震中,范美成的“逃跑”是他选择 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他的身上没有那些殉职教师的无畏精神。当地震来临时,他的本能反应是逃跑,欲望是活着,毕竟在他心中,活着总比死了好。这时他的欲望更占了上风。产生这样的思想是后天导致的,比如环境以及他对自己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逃跑的那一刻,他已失去了善。

        人性中,善与恶并存。善是人性,恶如兽性。在我看来,人是一个半人半兽的生物,之所以高于动物,正是因为有了理性的存在。

        生之谓性,以理为性,拥有道德心 ,便拥有了仁义礼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理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v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