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铺垫:
今天我们学习王昌龄的两首边塞诗《出塞》《从军行》,这节课是“诗歌联读课”,我们要将王昌龄的几首诗歌放在一起品读,整体感受王昌龄诗歌的风格和特色,初步品味王昌龄诗歌的深刻内涵和表达技巧。
(1)边塞诗:指写到边塞风光、居民生活和战争的诗(包括送人赴边诗),还有反应后方对边塞问题关心和思念边防战士的诗。
静听吴雪凤老师《王昌龄诗二首》(2)写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后期,荒淫无度,把执掌朝政的权力交给李林甫、杨国忠,又宠信节度使安禄山,以致政治腐败,边疆战乱不断。安禄山在与契丹等贵族统治者作战中屡遭失败,给人民和戍边战士造成深重的灾难。
(3)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很多文人出塞,边塞诗在盛唐达到鼎盛。涌现出一大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王维、崔颢、王之涣等。
总结:边塞诗派的作品主要以边塞战争和塞上风光为题材,表现出报国安邦的悲壮和奋发进取精神。
2.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后人誉为“开元圣手”。是其中边塞诗派中的佼佼者。
揭示本节课学习方法:
一诗四读:吟读 译读 品读 背读
第一环节:吟读
一、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出塞》和《从军行》给老师听。
1.根据学生读诗情况指导。关注读音、节奏。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2.关注韵脚,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指导读好“关、还、山”。
3.读出缓急,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读出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阔大画面美。
积累一个知识:
互文与借代
“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做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
互文和借代的运用,增加了诗歌表达的多样化和含蓄的特征。
4.读出诗歌的抑扬之美。结尾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抒发了戍边战士们坚守边防的决心和报家卫国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积累一个知识:用典
观察古诗的一种方法——用典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引用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读出诗歌的情感之美。讲解“龙城飞将”是两个典故。指的是直捣龙城的汉朝名将卫青和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读出对飞将军李广的赞美,以及对朝廷的腐败昏庸的批评和讽刺。
静听吴雪凤老师《王昌龄诗二首》5.带着这种体会,自己吟读《从军行》;指学生读,教师随机指导;齐声吟读。
第二环节:译读
1.出示两首诗的译诗,学生各自轻声读译诗。
(1)齐读《出塞》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说读《从军行》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塞古城远隔千里,遥遥相望玉门雄关。)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不打败进犯之敌,万里家乡誓不回还。)
2.师生合作读译诗。谈话:原来,古诗也是可以被译成很优美的现代诗歌来欣赏的。
3.了解一个知识:
唐诗素描:对诗句进行改写,把整首诗改写成散文,对每一联进行优美生动的描绘
4.出示《出塞》的唐诗素描,学生齐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不老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那轮明月。
从远古到秦,从秦汉到唐,春夏秋冬,年年岁岁,那月,目睹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以及多少次生命的轮回。就像今夜,汉时的城墙依旧静静挺立在荒漠中,守护着江山社稷,接受古老月华的如水洗礼。
一出城门,家就成了万里之外的牵挂。月光是边关唯一的信笺,记满了一束又一束的乡愁。远征的战士,在梦中看到了老家的柴门,和门扉后一双望穿秋水的眼。而苦苦等待的人们,是否知道,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人,能安然无恙地返回家乡?
可惜啊!燃气烽火的边关,已经没有了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的把守。而风雨飘摇的边城,是否还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坚不可摧?让勤劳朴实的百姓,可以永远过着平平和和的日子,一辈子厮守家园。
这时,远方有探子飞奔而来,匈奴的铁蹄,重重地越过了千里阴山。
5.学生为《从军行》写素描。任选一联进行诗联描写。
6.交流与点拨。
第三环节:品读
话题一:对比阅读《出塞》《从军行》,说说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
1.学生三分钟思考后交流。
2. 小结:前两句融情于景,后两句抒情与议论。
出示:《出塞》被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把它列为第一。
话题二: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分析其不同之处,试着说明为什么《出塞》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提示:从情感、章法、景物、用词、表现手法等方面来对比体会。
2.交流与点拨。
①“明月”“关”两个意象。
积累一个知识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南北朝.王褒《关山月》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隋.卢思道《从军行》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明月”“关”两个意象,在边塞诗中既表现边塞生活艰苦凄凉,又抒发作者惆怅孤寂情感。
②“人未还”
补充阅读诗句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感悟边塞的凄苦和战争的残酷。
③万里长征人未还。换位思考:思念家乡,盼望战争早点结束,想念家中的亲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老母倚窗望,风萧叶又黄。唐.莫方《思归》
思念家乡,想念家中的亲人,盼望战争早点结束。
④“龙城飞将”,借用典故翻出新意。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既抒发征人保家卫国的壮志,又表现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静听吴雪凤老师《王昌龄诗二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表达渴望国家和平久安的强烈愿望。
3.小结:
第四环节:背读(2分钟)
总结:一诗四读 吟读 品读 译读 背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