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做直播已经两个月,这其中酸甜苦辣都有。
从来没有感到不想播,但是在过年的这段时间,确实有一点疲惫,真想歇下来,但是又一想新增那么多的粉丝,如果是歇下来的话,是不是粘度就会减弱呢?
所以就错开了大年三十这一天的直播,其他日子基本上天天播,倒也不觉得这么累了,因为直播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记得前天回家的时候,坐在姐夫的车上,姐姐说,“哎呀,别把直播当成一份事业,就当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做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话虽是这么说,但实际上,我确实感到有一种使命,因为我要学有所用。
学了家庭教育,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的家庭得益处,让更多的孩子在喜悦中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这是我的初衷。
还记得刚播不久,有一次由于我要播的内容是平台禁止的,所以就没能正常的开播。紧接着还让我喝了三天的茶,这三天平台没有给我推流量,但是我依然咬牙坚持着直播。
我觉得我没有错,只是平台有规定而已,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也要服从平台。
但是我知道,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去分享这些内容,那这方面的内容,就是一个缺口。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缺乏的恰恰是正确的引导。
我想以后会通过更好的方式来把相关的内容,比如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以生命教育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刚开播前两个月,有奖励新人主播成长卡的一个计划,我几乎每次直播都会获得奖励,偶尔有几次也没有。
所以我基本上每次在开播的时候都会根据直播时长,用一到四张成长卡,最多的时候我用过15张成长卡(第60天)。
每当用成长卡的时候,人就是一波波的上,那样根本就接不住,接不住就接不住,能留下来几个就留下几个,因为我是新人没有太多经验接住那么多人。看来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引导新粉丝到橱窗里转转。
但是慢慢地播着播着,就有了经验,比如在抽奖的福袋里设上小红心,让进直播间的家人们点关注可以参与抽奖,这样也获得了一些粉丝,但这些粉丝的有效性到底如何呢?那就看时间的考验了。
这60天新人激励的计划过后,我想成长卡如果实在不让用了,那岂不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
还不错,即使不用成长卡,我依然能保持在一二百的热度,还有近三四百的围观,场观还可以,每次的新增人数,一般都是在3-8个。
自从我的福袋里,抽奖条件设上关注主播之后,居然在昨天,一下子新增了21人,前天是11人,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设福袋的缘故,前期的有效粉丝也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朋友多了路好走。
每次有新增的粉丝,我都会在下播的时候,回复一下私信,再去暖一暖粉丝的短视频,彼此有一个来往。
近来我发现,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也在不断的上升。比起刚开始的时候,到了直播结束,人就是个位数的,甚至是零,现在一般能保持在10人上下,也算是有进步。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插曲,就在昨天我刚开直播不久,就上了一位分享家庭教育的同仁,当我们聊着聊着的时候,从他的直播间又上了一位新人。
这个新人看来是和我拉家常,聊直播的,但实际上我看出她是想让我加入她的团队。
我看出了其中的苗头就直接跟她摊牌,说我没有这个意愿,我们可以交朋友。她说,“你怎么这么敏感?”我说,“我的性格是有点敏感,但我希望你适可而止。”
她依然我行我素,我只好把分享家庭教育知识的这位同仁下麦,连同她一块下了。我不客气地说,“我的直播间是以家庭教育知识分享为主,不需要你来唱主角。”
身正不怕影斜,不管你说什么,我有我的初衷,我在这里做的就是知识分享,我不想参与其他什么产品的团队。
我前期在1月6号的时候,为什么参加了全民阅读?因为我比较喜欢阅读,我也觉得阅读和我做的家庭教育知识分享,有一个相对垂直的领域。
就是我所倡导的家庭教育,是全家人共同提升,其中有一部分是倡导阅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在家庭中要有一个阅读的氛围。
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的素质,更是一件大好事。
待会儿,我要去预备15:55的直播,我要把直播的内容提前预习一下,想一想要在其中穿插的故事,以及要引用的实操案例,都需要预备。
不打无准备之zh!Goodby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