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15个考试要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15个考试要点

作者: 乔巧一汀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20:09 被阅读0次

    1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 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方法论; 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基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要求,考察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其与社会的相关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的学说。

    2 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的写作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研究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思想渊源 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科学技术论 应该 包含了 科技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体现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吸收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属性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运行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等的普遍规律。
    主要涉及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发展、异化、伦理、社会运行、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和内容。

    总结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的,研究内容是开放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与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创立与19世纪70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综合当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自然、社会相关作用的普遍发展的学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该学说的集中体现。

    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恩格斯重读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发现三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处处显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他通过系统地研究,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从 1873年到 1883 年,恩格斯多次对《自然辩证法》的结构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力求保证《自然辩证法》在体系上和内容上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定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近代自然科学家们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主要观点

    1.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
    2. 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
    3.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
    4. 自然界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
    5. 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6. 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

    基本特征

    1. 机械性。 把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是机械运动。
    2. 不彻底性。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又主张绝对不变性。
    3. 形而上学性。 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思想渊源

    1. 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
    2. 德谟克里特等人的”原子论“。
    3. 阿里斯塔克等人的”地动说“。
    4. 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

    基础

    • 科学基础
    1. 自然界由不可再分的粒子构成
    2.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而与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物体运动只有速度和位置的变化而无质量变化。
    5.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它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 技术基础
    1. 工厂手工艺代替了家庭手工艺。
    2. 钟表、望远镜和显微镜等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技术的传入。

    作用

    1.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缺陷

    1. 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
    2. 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
    3. 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

    演变

    1.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和影响。
    • 它被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使其成为”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 它在当时产生了大影响,甚至”统治了十九世纪的整个上半叶“。
    1.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受到挑战和冲击
    • 受到哲学的挑战。
    • 受到自然科学的冲击。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标志。

    主要观点

    1. 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
    2.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 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4. 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基本特征

    1. 实践性。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对认识自然界起到决定作用。
    2. 历史性。自然界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
    3. 辩证性。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4. 批判性。取消”第一推动说“,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错误观点。

    思想渊源

    1. 古希腊哲学。
    2. 德国古典哲学

    基础

    • 科学基础
    1. 康德的”星云假说“ 和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2. 人工合成尿素和元素周期律
    3. 电磁场理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 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 技术基础
    1. 蒸汽机技术革命及其产业革命。
    2. 电力技术革命及其产业革命。

    作用

    1. 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 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5. 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6. 成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演变

    1. 被现代物理学丰富和发展。
    2. 被系统科学丰富和发展。

    4 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自然观

    定义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主要观点

    1. 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
    2. 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特征

    1. 全球性。 代表地球人类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 批判性。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 和谐性。强调科学技术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和非生命体是和谐统一的。

    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思想。
    2. 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基础

    • 科学基础
    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生态规律。
    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滑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 技术基础
    1. 生态技术及环保技术
    2.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

    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1. 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3. 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细说。)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自然观 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先进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自然观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是和谐统一的。

    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 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
    • 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5 科学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科学的内涵

    科学是真正证实懂得科学,是真正的知识。(p52)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

    科学的本质特征(p54)

    1.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
    2. 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称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
    4.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5. 科学是在历史上其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6.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7.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8. 科学是一种精神气质,科学理性精神

    6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

    历史形成

    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思想理论背景

    1. 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 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辨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技术成果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等内容的 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基本内容

    1.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2. 科学的分类
      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在于此。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
      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6.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使人类的关注回到了人类自身。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7. 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

    8.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科学与技术彼此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前后,科学与技术开始彼此靠拢,相互促进,逐步融合。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9. 科学技术异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不仅社会生产被纳入资本运行中,而且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成为资本扩张的“帮手”,导致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7 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历史主义者库恩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主张科学研究从观察出发。

    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

    科学的发展就是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科学发展不是知识数量的缓慢递进,而是不断被证伪,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变革过程。)
    主张科学研究从问题出发。

    历史主义者库恩

    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库恩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和证伪模式,他认为科学发展应该是按照“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模式进行的。)

    8 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

    定义

    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p79)
    (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方法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析,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特点

    数学方法是所有成熟的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形式

    1. 数学方程方法
      方程是一种把事物的关键关系抽象出来,建立某种关于事物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2. 数学建模方法
      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一种,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
    3. 数学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
    4. 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实验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有助于人类更加精确和在整体上认识事物内部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理想关系。

    9 默顿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的“四准则”

    四项准则

    1. 普遍主义。 强调科学内容和科学评价标准的客观性、普遍性。
    2. 公有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3. 无私利性。 要求科学家不应以科学活动谋取私利。
    4.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

    以此凸显科学所独有的文化和精神气质

    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行为规范

    科学家不再是学院科学家,还有产业科学家和政府科学家;科研职位、学术地位、论文发表奖励以及科研经费与资源的获得都充满了竞争。这会使得他们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违反默顿“四原则”, 产生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硏诚信指南或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活动。

    10 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书中没有找到这一条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反映的是两极分化现象,指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指的是声望大的科学家越容易得到更多声望,而无名的科学家即使做出相同贡献也不会引来多少关注。

    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有何作用和启示?

    马太效应对于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作用

    1. 马太效应有助于甄别优质科研项目,筛选优质科研人才,有助于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高效地用在关键领域上,从而加速科学研究的发展。
    2. 有利于增强竞争,提高科研活力。激发个人斗志,不断促进组织方法的自我改良与更新。

    消极作用

    1. 由于人们的心理预期淹没尚未成名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个体。
    2. 人们可能会因为拥护权威观点而不惜背弃自己的发现,不利于创新创造。
    3. 造成不公平现象,对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风气产生损害,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启示

    马太效应的双面性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领域需要一定的马太效应。

    1. 建立健全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评估与奖励机制。
      在公平公正求真务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评估与奖励机制。客观看待科学价值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把握对于不同科研成果的奖励尺度,正确引导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关注与投资方向。
    2. 建立适当的新老更迭体制
      要确保年轻有为的人有参与机会与动力,做到创新活力与经验资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真正的强者脱颖而出,有潜力的新人稳步上升。
    3. 对于个人来说,要做到正确看待马太效应。作为新人尚处弱势的我们应在初创时遇到挫折不气馁,逆风而行,争流而上,努力锻炼自身本领,积极开阔自身眼界,合理借鉴前辈经验。对于既成的强者,则应当正确认识到自己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去容纳新观点,新论述,鼓励后辈,适时让位,主动推动科研力量迭代更新。

    11 科学技术领域的性别分层 (p117)

    书中没有找到这一条

    什么是科技领域的性别分层?

    科技界的性别分层问题指的是在科技界中,以性别为区分标志所发现的分层现象
    它主要涉及到在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学会、协会等与科技相关的部门和领域中男女科技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及他们在工资职位、学术头衔、晋升提级和成果威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重要性:解决这个问题是解决科技发展中其他深层性别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造成我国科技领域性别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科学体系、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去分析。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常常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

    1. 传统文化因素
      “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观念使得妇女难以获得相关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无法在科技、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作用。
    2. 大众文化因素。大众文化中充斥着对女性传统形象的赞美和引导,从而弱化了女性对自身的认知,强化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3. 家庭因素。父母会选择将教育机会给予家中的男孩;家庭角色优先意识让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两者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家庭而放弃事业。
    4. 教育因素。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复制和强化着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和观念,形成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男擅长理工,女擅长人文、男擅长逻辑思维,女擅长形象思维等教条。
    5. 科技发展的自身因素。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在总体上呈现出的父权文化特征,从而系统地将女性排斥在科技之外。

    对解决此种情况有何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广泛普及男女平等观念。
      改变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描述;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新女性形象,突出女性与科技地关系;将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入媒体文化。
    2. 进一步改变传统教育地性别观念。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育范畴和教育理念;广泛普及正规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意识,改变即有的对男女思维模式地传统认知;提高妇女的科学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率。
    3. 进一步实现科技管理制度的性别平等化。
      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科研规章的制定,将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纳入到科技政策的制定中,从整体框架上充分考虑女性的价值和作用。
    4. 进一步加强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科学哲学研究。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到科技与性别问题的研究中,考察“科学—性别”体系的根源、动力、结果、运转方式,以及性别观念与科学观念的交互作用;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小组;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各个领域问题的交流与互动。
    5. 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妇女活动,包括加入国际妇女机构,参加国际妇女发展项目和计划;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科技教育和科技政策方面的有效措施,真正地将社会性别发展计划等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

    总结: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性别之间的和谐,而性别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又体现在科技发展中的性别平等。解决科技发展中的性别问题对于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女性生存质量和生产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12 风险评价与决策中的科学例外论

    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

    加强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是时代需要。

    科学技术的运行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伦理风险,环境风险,健康风险等。所以需要恰当进行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

    要怎么做呢?

    1. 全面评价科学技术风险—收益的多个方面,
    2. 批判性地考查“内部”存有争议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
    3. 分析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和社会结构的“外部”政治学,
    4. 理解科学技术专家知识和决策的局限性、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以及外行知识的优势,
    5. 明确政府、科学技术专家以及公众在与科学技术风险相关的公共决策中的不同作用,
    6. 确立公众参与决策的可能方式

    从而形成最优化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模式,以达到对科学技术风险社会有效治理的目的。

    什么是科学例外论?

    科学是例外的,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品质,有关科学政策应该置于一个特定的范围,由科学技术专家进行。

    它包含四个方面:

    1. 知识论的例外论
      科学获得了真理性的认识,科学是好的,政治公共体系应该接受科学家的建议,支持科学事业;

    2. 柏拉图式的例外论
      科学及其应用是复杂的和深奥的,公众无法理解,所以也就不能参与,科学政策不受民主决策控制,应交由科学家进行;

    3. 社会学的例外论
      科学具有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独特的规范秩序,科学家能够自我管理和理性批判,能够修正自身的不当和错误,能够正确决策,不需要其他决策主体如公众的参与;

    4. 经济学的例外论
      科学是为了在将来获得收益而就当前的资源进行的独特投资,是政府为了提高未来的经济劳动力所选择的最佳投资对象。

    我们对科学例外论的态度

    科学例外论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批判

    1. 知识论的例外论是错误的。
      绝大多数科学技术风险评价涉及环境、健康、政治、经济、伦理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些属于科学技术专家的专业认识范围,有些则不属于科学技术专家的专业认识范围,单凭科学技术专家不能完全评价这些风险。

    2. 柏拉图式的例外论是错误的。
      对于那些属于科学技术专家的专业认识范围的科学技术风险,由于它们常常是复杂的、不确定的,科学技术专家对它们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不确定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3. 社会学的例外论是错误的。
      科学技术专家并非是价值中立、绝对公正的,他们会为了个人利益,与企业主和政府官员共谋,成为他们的“御用工具”和代言人。

    4. 经济学的例外论是错误的。
      很多科学技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增殖性、潜在性、不可逆性等特征,风险一且发生,可能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等产生很大影响。

    应该怎么做?

    1. 应该恰当定位科学技术专家在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中的角色。
      对于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科学技术专家应该更多地扮演“政策选择的诚实代理人”角色。

    2. 公众参与评价与决策的必要性。
      普通公众是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直接接受者和技术产品的使用者,直接承担科学技术风险并受到技术后果的影响,更能够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从社会和民众利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公众应该参与到科学技术风险的评价与决策中。

    3. 政府主导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
      政府是制定科学技术公共政策的主体。不能“科学能做的就去做”,应该以政治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多元主义理论为基础,针对科学技术公共决策的具体情境,强调决策公共性、正当性、可归责性,打破官僚精英、经济精英、科技精英联手形成的“三位一体”垄断决策模式,将公众作为行动者和权利人引入科学技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模式,实现科学技术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13 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引进吸收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毛主席科技创新思想的根本立足点。

    1. 毛泽东强调,现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必须始终将国家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毛泽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确定的根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2. 邓小平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要实现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3. 胡锦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4. 江泽民强调,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强大的民族高技术产业。

    引进吸收

    1. 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2.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国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成果,追踪科学技术前沿,填补科学技术空白。
    3. 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则就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科技创新的本质决定的。
      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自力更生与引进吸收的辩证关系

    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1.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紧紧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自主创新。
    2.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别国先进的科技成果。
    3.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别国的先进科技消化、吸收,把引进与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科技优势。

    14 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对世界科技强国的理解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性科学成果。

    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1. 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2.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3. 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 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容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 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理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3. 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居于战略地位,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

    4. 把握科技创新特征。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5. 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则: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这是一条必有之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6. 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7. 科技创新的保障: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发展创新文化。科技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义

    1. 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2. 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
    3. 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在科技。

    15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

    坚定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 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战斗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空前提高的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好科技兴军战略。

    1. 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作战能力的根本途径。
    2. 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作战方式的核心动力。
    3. 科技创新是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4. 不能把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等同于“唯武器论”
    5. 不能把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理解为不强调人的因素
    6. 不能把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与以劣胜优传统对立起来

    科学技术对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影响日益深刻,没有较 高的科技素质和军事技能,连武器装备也操作不了,更别说能打仗、打胜仗了。

    战斗力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和武器装备结合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人的方面看,官兵军政素质和战斗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科学理论和科技知识武装;从武器装备方面看,其本身就是科技在军事领域的物化表现,从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面看,科技引起战争样式和作战方法的不断变化,催生新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促使军队体制编制不断调整变革,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最佳结合的“催化剂”。
    只有全面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发挥决战决胜的关键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概论》15个考试要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zv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