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格拉底的苦恼
苏格拉底死时是70岁,他在成年后的40多年一直被一个致命的问题所困扰,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他继承前人先贤的哲学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的知识,大体可以先从事物本身抽象出能恰当表达该事物的概念,再用严密的推理、验证从而得出知识。他用了整个的一生在这条求知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求,结果万分痛苦地发现,他所求得的这个所谓知识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最后,他得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这真的不是他在谦虚,他一辈子与别人的辨论就鲜明地证明了他的这句格言所言不虚。
比如,他与普通阶层商人辩论,什么是成功?
苏格拉底:什么是成功?
商人:赚钱就是成功。
苏格拉底:不对呀,假如我是一个诗人,一辈子写了无数的诗歌,其中的大部分得到了人们的真正喜欢,印刷成书籍、广为流传,可是,我穷死了。我这叫成功吗?
商人愣住了,思索半天说,照您这么一说,这应该也叫成功呀。
苏格拉底,如果这也叫成功,那么是不是说成功就不等于赚钱了?那成功是什么呢?……,
再比如,著名的如他与高阶层的将军“论勇敢”,详见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记录了苏格拉底大量严丝无缝地概念推理。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不停地用这种逻辑严密的反问、推理等引导人们与他一起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绕来倒去地去思考,结果他们一起发现类似“成功”等事物的概念本身根本经不起严密的推理和思考。就这样,他经常把对方的逻辑思维体系打击得“粉碎”。
苏格拉底不是故意的,他是真正地爱智求真,但他的这种爱智求真,最后让整个的雅典人都“崩溃”了:任何一个人,和他聊上几句,都会觉得自己以前自以为的整个合理且睿智的世界观都被他给颠覆了~原来自己之前一致认定的物事都是这样脆弱地经不起推敲,想想都觉得细思恐极,以至于,后来的雅典人出门在外,走在路上都小心翼翼,唯恐遇到苏大神。”
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让整个的雅典人认知到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根本靠不住,这对于希腊雅典人(其时的希腊一直以思想奔放、自由、民主、前卫自诩,但苏格拉底的存在,让整个希腊的思想无法落地)是一种多么大的苦痛。
苏格拉底后来认知到,知识本身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存在的现象。
我们发现没有,从原始哲学开始,希腊的先人先贤们把这整个的世界思考了无数次,完整的一圈又一圈之后仍对这个周遭纷繁的世界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余”才回到人本身,才开始了西方哲学的伟大升级~“本体论”:回归人类自身、自己,基于我们作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来探索求知。
二、苏格拉底的重生
在生命临近最后的阶段,苏格拉底发现,从万物中抽象出来的知识本身是靠不住的。他在思考世界的本质、问题的终极苦苦不得其所之后发现:德性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我们国家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阳明心学的宗旨“致良知”,与苏格拉底的上述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这是多么地令人震叹:哲学~爱智慧、人类学问集大成之美!
从此之后,哲学开始走向存在。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