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天将如何度过,取决于你的选择。想做的事情那么多,从何做起呢?这时候就要利用清单思维,罗列出来,再给即将要做的事排排序。当然很多时候,我的计划只能是计划,想具体做到可能需要的不只是一天的时间。想想今天需要做的事情还不少:完成课程结业典礼总结、回看昨天小龙老师对《儿童的人格教育》的导读;给学生布置阅读和说写作业;观看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作文教学视频……
正当准备排序时,看到群里姐妹们听了龙哥的导读后发出的由衷赞叹,我忍不住把先看导读回放列为了当下立刻要做的事。于是和孩子们一起简单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学习了。
王小龙老师的导读对我来说真是有醍醐灌顶之功效。我在读《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在序言里苦苦挣扎了好久。译者写的详细又富有哲理,的确值得我仔细研读。但听了小龙老师的分析,我才明白,正是因为序言对阿德勒的教育思想,对这本书的介绍特别详细,所以我们更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虽然译者有深度有高度,但读书还是要追求个体的独立性,私密性,所以在前言部分不要停留太久。
通过小龙老师的导读,帮我理清了很多阅读时的困惑。特别是对“自卑而超越”这个词组有了更深的理解。儿童的自卑和成年人的自卑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天生的因对环境感到无力感而产生的自卑,为了补偿自己的这种无力感,他们就会努力去创造超越。自卑和超越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动力,但也可能开启人们犯错误的可能。
原来我们眼中的问题儿童,特别是不爱学习又追求个性的孩子,其实是在用“走捷径”的方式实现超越,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只不过这种超越是违背了社会价值观的。由此启发我们成人一定要关注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注重对儿童人格的培养。即使原生家庭对儿童情感教育有缺失,我们教师,特别是低龄儿童的教师更要尽全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会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保护其自尊,不让他们沦为学业的失败者,从而走向另一个“超越”的极端。
仅仅是几段文字的分析,就那么富有启发性,听完让人回味无穷,感觉“不虚此行”。小龙老师的导读确实高妙!而且他在云端分享时十分注重互动性,不仅照顾到了学友们对知识的渴求,也照顾到了学友们渴望被关怀的情感需求。他的导读也并不是单纯的输出观点。而是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逐句、逐段的批注啃读。先启发听众思考,再进行解读,时不时就会让人有种“我猜对了,我也明白了”的感受。这种导读,深入浅出,即使是小白跟着听读也能听懂。这种领读让人有收获,更有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