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72257/37162c6c977d33d7.jpg)
太常引(清·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1],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叫梦醒。
【注释】
[1] 花铃: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
下雨了,下了两天了,断断续续,淅淅沥沥。这个季节这个天气,很有些清冷的气息,最适合读纳兰词。随手翻开这一本,就翻到了这一首太常引。
风起铃响花无忧,给人无限浪漫的遐想,世上若真有这样一座碧山亭,我也真想去常住呢。可常住其中的人,却是愁里不堪听呢。“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心事啊,既然是心事,哪里是轻易就给人知的呢?他愁,自是有他不解的心结。你我不懂他,自然不能解他心结,不能逗他展颜一笑。便是泉声清冽,雨声娇脆,在愁肠人听来亦不过徒添寒意。何况天意原本就寒冷。
风起花铃响,不知铃下是否花如雪呢?纵有花如雪,却也只是寂寥花前,冷落雨夜,无人铃下惜花,无人雨夜葬花,无人与君秉烛语,无人窗下鸳鸯小字写生疏,便有心绪万千,深情似海,也不过是空对着,风雨落花清铃声。昨夜不知梦有谁,恍惚似有温暖语,隐隐似乎旧时路,梦也不分明,何必催叫梦醒。
纳兰心事啊,若是谁都知道,又怎么见得清奇脱俗呢?若是谁都猜着,岂不落了庸碌之流,又如何穿透历史的尘埃流光溢彩呢?
自从听过“纳兰心事几人知”这句话,反反复复地引用了无数遍,说是纳兰心事几人知,说是纳兰何等风光竟也一生惆怅,其实不过是为自己人生落寞找个心理安慰,“纳兰性德意气风发亦不外如是,何况你我?”就像李白说“君看我才能,何如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孺安足悲?”今天细想,忽然觉得,心事无人知,也蛮好的,孤独惯了,也是一种情怀。
中午去吃饭,看到路边的腊梅开了,一片鹅黄的花蕊在寒风冷雨中轻轻摇摆,令我想起甄环传中反复提及的那句“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繁华的闹市,嘈杂的马路,人来车往,都是匆匆忙忙,我无意中抬头,看见这一片梅花,静静地盛开着,当时有点震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梅花真的开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了,在没有人抬头没有人驻足的闹市中,就这样静静地开着,也许是天太冷,也许是连日风雨的洗涤,腊梅浓郁的幽香竟然丝毫不觉,这株古腊梅开得也实在太低调了。低调得令花下人都不忍出声,生怕惊了花神。这么冷的天,风雨连绵,它在闹市中站得累么?
总说江南好,还乡须断肠,可江南是无雪的,而梅花,选择冬季盛开,是不是喜欢风雪更多一点呢?花中若真有神,是否想移居山中去呢?是否想回北方深藏朔风大雪中去呢?
江南啊。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怎能不回头?到底还是江南情结重一点。
窗外风瑟瑟,雨里梅花落。正是无聊时,闲情与谁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9872257/97266aeee80b06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72257/71190c5ebed04a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