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听风雨

作者: f63f6a5e04e2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20:14 被阅读13次
纳兰词

太常引(清·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1],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叫梦醒。

【注释】

[1] 花铃: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

下雨了,下了两天了,断断续续,淅淅沥沥。这个季节这个天气,很有些清冷的气息,最适合读纳兰词。随手翻开这一本,就翻到了这一首太常引。

风起铃响花无忧,给人无限浪漫的遐想,世上若真有这样一座碧山亭,我也真想去常住呢。可常住其中的人,却是愁里不堪听呢。“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心事啊,既然是心事,哪里是轻易就给人知的呢?他愁,自是有他不解的心结。你我不懂他,自然不能解他心结,不能逗他展颜一笑。便是泉声清冽,雨声娇脆,在愁肠人听来亦不过徒添寒意。何况天意原本就寒冷。

风起花铃响,不知铃下是否花如雪呢?纵有花如雪,却也只是寂寥花前,冷落雨夜,无人铃下惜花,无人雨夜葬花,无人与君秉烛语,无人窗下鸳鸯小字写生疏,便有心绪万千,深情似海,也不过是空对着,风雨落花清铃声。昨夜不知梦有谁,恍惚似有温暖语,隐隐似乎旧时路,梦也不分明,何必催叫梦醒。

纳兰心事啊,若是谁都知道,又怎么见得清奇脱俗呢?若是谁都猜着,岂不落了庸碌之流,又如何穿透历史的尘埃流光溢彩呢?

自从听过“纳兰心事几人知”这句话,反反复复地引用了无数遍,说是纳兰心事几人知,说是纳兰何等风光竟也一生惆怅,其实不过是为自己人生落寞找个心理安慰,“纳兰性德意气风发亦不外如是,何况你我?”就像李白说“君看我才能,何如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孺安足悲?”今天细想,忽然觉得,心事无人知,也蛮好的,孤独惯了,也是一种情怀。

中午去吃饭,看到路边的腊梅开了,一片鹅黄的花蕊在寒风冷雨中轻轻摇摆,令我想起甄环传中反复提及的那句“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繁华的闹市,嘈杂的马路,人来车往,都是匆匆忙忙,我无意中抬头,看见这一片梅花,静静地盛开着,当时有点震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梅花真的开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了,在没有人抬头没有人驻足的闹市中,就这样静静地开着,也许是天太冷,也许是连日风雨的洗涤,腊梅浓郁的幽香竟然丝毫不觉,这株古腊梅开得也实在太低调了。低调得令花下人都不忍出声,生怕惊了花神。这么冷的天,风雨连绵,它在闹市中站得累么?

总说江南好,还乡须断肠,可江南是无雪的,而梅花,选择冬季盛开,是不是喜欢风雪更多一点呢?花中若真有神,是否想移居山中去呢?是否想回北方深藏朔风大雪中去呢?

江南啊。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怎能不回头?到底还是江南情结重一点。

窗外风瑟瑟,雨里梅花落。正是无聊时,闲情与谁说。

腊梅新开临风雨 落花人独立

相关文章

  • 无聊听风雨

    太常引(清·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1],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

  • 听风雨

    风雨自古就是个抒情的意象,所以但凡有风雨总归是一段抒情的话。而陆游似乎总是喜欢夜里听雨,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比...

  • 听风雨

    风雨骤然而至 不知是谁的烦躁 发泄得如此痛快淋漓 是谁嚎啕着哭了 不遮不掩 任凭涕泗滂沱 倾泻而下 湮灭在情绪里 ...

  • 听风雨

    竹叶漏了风声、隐了半盏孤灯、­带着纸伞没有撑、­ 云里一片黑、阴霾染着灰、­思绪百转千回、­ 放任回忆半刻、­雨在...

  • 听风雨

    倚着破旧的门窗思索 四处迎来的风将心撞到七零八落 贪婪的听着雨声无情的敲打着屋顶 都忘了将落在衣襟的雨水轻轻地弹落...

  • 听风雨

    听,屏住呼吸的听,窗外的风霸道的吹着; 再静静的听,外面的雨下的多么缠绵, 雨低落在我的小窗前,发出惆怅的声音。 ...

  • 听风雨

    执念三千繁亦丝,淡杯两盏忘情熙 借酒浇愁愁更愁,沧海一粟随流走

  • 听风雨

    深夜,路灯灯光浅淡,风雨交织呼喊。不眠人,静卧,沁粒粒凉雨,迎习习清风。风为无形,却能化有形。雨为有形,却能遁无形。

  • 听风雨

    文/落溪雨 太阳落下了? 是乌云淹没了 风来了 枯叶微微抖擞 雨来了 尘土点点飞扬 风雨来了 门窗紧闭 大街上 空...

  • 听风雨

    窗帘卷起了裙摆 鼓鼓的,瘪瘪的 和着雨点 击起“啪啦啪啦”的节奏 黑色的眸子 望着天花板 把思绪辽远 侧过身来把耳朵堵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聊听风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dd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