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这家小餐馆,饭点已过,人不多。他从兜里掏出那张早已准备好的零钱,给了身前的小哥,说:“砂锅豆腐”。
小哥问:“加面还是加粉?”
他几乎没怎么思考就回答:“加面吧。”
自打他来到京城之后,每餐吃的不是饺子便是面,其中吃面居多,上次吃饺子还是在冬至,可不就是昨个吗。在南方的那段日子,几乎顿顿吃米,也许是腻了,也许心理作用,觉得北方的米饭没有南方的好吃,所以来此之后,就懒得瞧菜单上盖浇饭那栏。
随意挑了个位置,便坐了下来,拿出手机。饭来了,他把手机放进口袋,开始吃饭。前些时候,并不是这样,那时他总是边吃饭边玩手机,周围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他还没吃完,更关键的是,他吃不下去了。他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吃饭就应该专心,上学那会自己在食堂吃饭,吃完后,那碗就跟洗过似的,很享受,也很满足,而今却是没了那个心情。
明明是“砂锅豆腐”,豆腐没几块,面倒是不少,想起中午一姑娘也是点这个,不加面,不加粉,按这分量不是欺负人吗?也许下次我该试试这样是不是豆腐多一些。冬日里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特别是喝着热汤,那滋味真是享受。他的心思却全不在这碗面上,心里有事情,不是那么痛快,为了分散注意力,他再一次掏出手机。忽然他想不起刚才给钱了没?摸了摸口袋,那张10元确实不见了,又仔细想了想,刚才自己给钱的时候,还特意关注了下加面加不加钱,结果那小哥也没让自己加钱,想到这里,他便安了心,继续吃饭。
面太多,也确实吃不下去了,拿起勺子喝汤,一口接一口,胃里暖暖的。从旁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小哥进了厨房,这个时候不能走,万一他以为我没给钱跑了呢?哼!他要是以为自己没给钱,非要让自己给,自己就把钱给他,然后愤愤地喊上一句:“老子再也不来你这破店吃饭了!”,嗯,就这样,他这样想的时候,小哥已经出来了,然后他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到门口,准备拉上门的时候,小哥跑了过来,问:“你是不是没给钱呀?”他想也没想就说:“我给了呀”,他望着那张茫然不相信的面孔继续说道:“我每次来,都是先给钱的呀”。小哥机械地“奥”了声,便走了回去。
他确实如此,和来这吃的大多数人不同,总是先给钱,再吃饭。这并不是他刻意要和别人不一样,只是因为习惯了,在另一家点吃饭的时候,老板娘总是在饭还没上来之前就和你说这个多少钱,等收了钱,她才安下心去厨房忙活,这才是生怕你跑了。他突然想起《天道》里的丁元英,一次去吃早餐,丁给了钱,吃完后,老板说他还没给钱,他没反驳,给了钱。丁这样做是因为他对世俗的包容,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反驳只会掉自己的身价。
外面很冷,他的心底多少有些不平,走在路上,他想:下次还得去他家吃,要不然他还以为我真没给钱呢。对了,下次要把钱给老板娘,绝不给他,就算给他,也要加上一句:‘您可记住了,我可是给了钱的’ 。伴随着一阵一阵地臆想,回到了住处。忽然他发现自己内心的这些想法真是太可笑了,幼稚,情商低得表现,不就一顿饭吗?自己至于如此?
最近他确实有些失意,心情不好,好在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许是不再年轻了,也许是自己早有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