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晴子告诉我,她双十一过后穷得连馆子都下不起了,现在是个名副其实的“吃土少女”。
我给了她一副鄙夷的眼神,说她左手拎着MK的包包,右手戴着Tiffany的手链,哪里穷了。
为了证明她接近赤贫的事实,她掏出了手机,把银行的短信给我看。卡内余额仅剩300多,1万额度的信用卡也临近刷爆的状态。
“没能忍住,这回是真的剁手了。” 晴子一脸忧伤的表情。
双十一那天的价格实在是太美好了,很多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都像在伸出橄榄枝。
Furla的小挎包只要1千多,要买;Cluse的手表只要600多,要买;兰芝的套装只要500多,要买;NIKE的跑鞋原价上千的现在700不到,要买;Fossil的钱包好便宜才剩400的价格,也要买....
这些单品价格比起往常便宜了一大半,剁手时简直大快人心。现金花得差不多了,由于不想错过这么大力度的折扣;于是咬咬牙,动用了信用卡里的钱。尽管,上个月的卡债还没还完。
在短短的几小时里,晴子不知不觉就花去了不小一笔数目,钱包大出血。进入负债的晴子,只好在接下里的几个月里省吃俭用,努力还卡债。
2.
斯坦福大学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被研究的对象是一群孩子,每个孩子都安排独处一室并分得一块棉花糖。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吃掉,也可以等15分钟以后再吃。如果谁能等待15分钟,他就可以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作为奖赏。
尽管明知道忍耐一下,就会有双倍的奖励,但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立马吃掉。
是的,没有人喜欢延迟享受。如果可以,当然希望想要的事物立马就可以得到。
前阵子看中了一款包包,价格与我一个月的收入持平。反反复复看了好几次,每次看完购买页面后都默默关掉,狠不下心来点击立即付款。
内心纠结万分,跑去跟朋友吐槽。她说喜欢就买,不够钱还有xx借贷平台可以用,接下来再慢慢还就好,又不是还不起。
“千金难买心头好,反正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后她又抛出了这句剁手金句。因为她这句金句的怂恿,我咬牙买下过不少贵重的物品。
我是真的很喜欢那个包,不管外形、皮质还是五金,看上去都很完美。我甚至都想好了,等买下它后,可以怎样和我的衣服搭配。
犹豫再三,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购买的念头。
现在信用卡的门槛没有很高,互联网各大借贷平台也向大家敞开了借贷的大门,我们随随便便就能动用好几千块。
这很容易让人造成一种“我买得起”的错觉,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购买力。
虽说卡债几个月下来就能轻松还完,但对我这种容易感到焦虑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件让人感到缺乏安全感的事情。
如果买下这个包,那就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我都要尽量减少消费,避免社交活动。
万一未来几个月发生了什么事情急需用到钱的话,我也没办法拿出一笔现金来。
想到自己抗风险的能力会因为买下一个昂贵的包而变得脆弱,我的购物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3.
我承认物质会给人带来幸福感,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每次消费升级,给自己买下一个贵重的礼物后,都会持续开心好一段时间。
然而物质能带给我们的满足感只是暂时的,因为大多数物品在被买下之后都会开始贬值。
物品一旦开始使用后就会处于一种被消耗的状态,它们会慢慢变旧、变得不再好看;你的心动也会随之慢慢褪去。
可负债带来的不安全感却是真实的,它会一直缠绕着你直至你把所有债务还清。你还会因为债务所致,缺失掉不少机会成本。
有人说,消费的最佳体验是刚刚好:在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内买最好商品。
当我们能够毫无负担地买下,而不被造成经济上的威胁时,才能谈得上是消费物质,而不是被物质所消费。
当我们还处于月入5k的阶段时,月入过万的生活并不是垫一垫脚尖就能触碰到。
所以呀,在囊中仍羞涩的时候,不要企图用信用卡去透支未来。
—
文/ 妹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