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鹿原里的乡爱

白鹿原里的乡爱

作者: 破锅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10:14 被阅读0次

      白孝文的人生主线颇耐人寻味,作为深孚众望的现族长的长子,未来族长的继承人,他从小就背负了太多的人生压力。当兆鹏兆海甚至自己的妹妹白灵都去省城上了新学,而自己则只能埋首于经史子集的传统教育中。可是这一套传统文化道德体系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温水中的青蛙,倾巢下的完卵,白孝文原本可以一帆风顺的人生前景注定是树欲静而风不停的。

      白孝文的新婚生活完全进入了多年的和尚下了山的恣意放肆的失控状态,之所以有这样的疯狂,皆来自于原本正常的人性本能平素所受到的来自于道德文化以及宗族家庭的巨大压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禁忌,哪里就有犯禁,禁忌越严厉,犯禁的快感也就越大。所以,禁忌其实就是毒品,只要去触碰一次,之后便欲罢不能,禁忌并不是人本身所天然具足,而是外部环境所强加的,所以禁忌的累积就像是毒品的囤积一样的,一旦条件成熟,爆发开来,便浪奔浪流一发不可收。我们且接着看白孝文这颗白鹿原上的道德核弹是如何炼成的。

      田小娥和白孝文,前者是千夫所指的下贱婊子,后者是耕读传家的正人君子,角色对比何其强烈。呵呵,老陈,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但当转角遇到爱,当风儿碰到沙,那正是:天雷勾地火,强酸入纯水。来,音乐,起:越过道德的边境,我们走过爱的禁区,享受幸福的错觉,误解了快乐的意义……广岛之恋配到这儿再合适没有了,老陈,得是?

        老陈对这对儿傻白田的人物勾画实在太生动到位了,事情破败之前,道德、家族压力之巨大足以让傻白的性功能都失去了,而事情破败之后呢,道德上已经被打入谷底,家庭中又已经被逐出门庭,祠堂里被公然打得皮开肉绽,当面具已经撕下,防线已经溃败,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孝文对白孝文挥手自兹去,马鸣风萧萧。当老大没了脸,那老二便来了神,音乐,起:来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时光 来啊 爱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

      活人有多难?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亦有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甚至问上帝是不是也要排泄?谁又能免俗呢,当白孝文插上欲望的翅膀飞上了青天才发现无依无靠,原来凭着宗族里的身份,凭着道德上的认同,白孝文同学就像是捆在大闸蟹上的草绳,不菲的卖价把自己都忽悠了,但有一天草绳卸了下来,才发现这个沉重而又残酷的现实。当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当最后一个铜板花完,白孝文终于从欲望的天花板跌落到生活的水泥地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该如何是好呢?

      白孝文的归来是不单纯的,历尽劫波之后,归来非但已不是少年,较之奸雄也有过之无不及,一个精致而又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就这样被完美的打造了出来。道德也好,文化也罢,都不再是人生的座右铭,只是通往权力和欲望之巅的石子路,诲人不倦的老师变成了毁人不倦的政客,当生活欺骗了我,侮辱了我,我必将这欺骗和侮辱加倍的偿还回去。

        让我慨叹的并非是白孝文的毁灭之路,而是这种促使千万个白孝文应运而生的现实环境,垃圾不除,污水环绕之下,苍蝇拍再多也是徒呼奈何的。朱先生曾送给白孝文一幅字,上书:慎独。可谓诛心之语,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嗟乎,振聋发聩的鼓与呼只能是人生的守则罢了,无法上升到哲学的维度上,仅靠道德感支撑,缺乏逻辑力量和神格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真正需要的只是我们的瞻仰与固守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封闭的必将被打开,内守的必将被释放,而发乎心,才能止乎礼,而内心的修持,悟空可能比八戒更有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鹿原里的乡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g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