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如何改变声音年龄和配音变声技巧
这期课程涉及如何用声音“增龄”或是“减龄”
以及一些配音中变声的小技巧
是很多朋友私信和评论中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虽然不需要成为配音员
但是在适当的场合时机,
“变声”和能力可以成为 我们的一种技能、工具
1、 小朋友的声音
气息不成熟、比较短,而且稚嫩。
声音明亮清脆,有时字音会拖的比较长,
变声可以通过嘴部的变化,
嘴巴外面可以变圆,嘟起或噘起(不要过度)
语气嗲,内心保持孩子的童真和依赖。
2、年轻人的声音
声音位置会比较靠前,
在口腔和鼻腔的的中前部分,
运用这一个区域的共鸣,
在节奏和情绪上要动感一些,
可以有一些跳跃的感觉,
增加声音的青春以及活力。
3、 中年人的声音
声音更加的沉稳厚重,有城府之感,
中气足,将气息吸的更深,
身体放松,带动胸腔共鸣,
把气流的振动多放在口腔的中后部,
语速要不紧不慢,颇有风度,
将内心的年龄和角色定位摆对。
4、老年人的声音
气息不够是老年人说话很大的特点,
把声音放扁,制造出声带器官上了年纪被破坏的感觉
情绪激动时喉咙的力量要加大,但是气息依然不够
重点在口腔的喉部控制,
收起声音的时要更弱,
语速放慢、停顿增多。
(如若是配音,要依据角色表演时的语言特点)
5、特殊的声音(太监、容嬷嬷)
有共同之处,都为宫廷里的人,
这些角色说话调值饱满,起伏大,抑扬顿挫。
太监的鼻音重,声音又高又尖,
女性的的细音放出,而收回的时候又贴近男性。
容嬷嬷的声音在音色上需要学会压喉咙和捏喉,
喉部在两种极端下交错变化。
这些要多体会和听实际的电视剧来模仿。
PS:如果觉得声音不够成熟或者希望声音年轻一些,
请依据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声音特别去做练习和调节
但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每个年龄层次都有自己声音的美,
生活中也无需让自己的声音和自己岁月太过违和。
对配音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单要练习丰富的声音外部技巧
更要把握好人物角色,影片的“内在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