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本书中的“关键对话”是指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日常交流,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一个普通的交谈,举办下面三个条件时,就变成了关键对话。
(1)意见不同。例如跟老板谈升职或加薪,跟家人谈论买哪套房等。
(2)事关重大。是否能升职或加薪,决定了你是否会留下现在的公司;买哪套房,决定了之后全家的经济状况等。
(3)情绪激动。自己觉得作为公司的老员工,升职和加薪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老板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你认为这是老板对你工作的不认可。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关键对话,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很常见。
--------------- 下面分享的是 第三章 从心开始 --专注于你想要的结果 -----------------
我们如何在观点不同,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对话呢?关键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工作、生活中有很多沟通陷入死胡同的案例,共同表现就是双方都陷入沉默或出现语言暴力。此时,需要用心开始,从我们自己开始改变,才能真正达到对话的目的。虽然调整自己不容易,但期待别人改变更难。
有技巧的人会从心开始,在确定了正确的目的后,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会专注于自己的目的。他们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保持关注。
一、专注于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1.重新集中注意力
当对话进行得不顺利时,思考:自己是否为了保全面子避免困窘获得胜利,证明自己正确或被惩罚别人而改变了原来的目标?并问自己我在做什么,现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重新集中注意力很重要,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在情绪激动时的所作所为往往偏离了我们的目标,但就像被惯性驱使一样,我们可能毫无察觉。直到之前被搞砸,或已经很糟糕,沟通被迫停下来后,我们可能还在抱怨别人。
这其中有一些心态转移了我们的目标,例如:
(1)一心求胜。明明是为了征求同事对某个重要方案的意见而来,却因为不认同对方的一个观点而激烈反驳,最终演变成了争吵。
(2)伺机报复。因为对方的建议方式让自己不舒服,马上给予还击,让对方也感受一下。
(3)希望保持安全。为了保持安全,就放弃了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舒服的对话。
上面的三种心态, 可能会让我们偏离目标。此时,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回到目的。
(1)我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
(2)我想从其他人身上得到什么?
(3)我想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
(4)如果我真的想要这样的结果,我应该怎么做呢?
2.找到你的方向
“我想要什么”的答案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北斗星。以终为始是我独创的“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从问“为什么”开始。当我们发现对话的氛围不对,大家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时,通过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我想通过这个对话获得什么?”,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明确方向。
3.控制你的身体
当问“我想要什么?”时,不但可以提醒我们目标是什么?还可以让身体将珍贵的血液输送到大脑帮助思考,使大脑专注于这件事,从而离开想要打架的冲动。
二、拒绝“非A则B的傻瓜选择”
1.两个可怕的选择
把两种选择作为仅有的选择,是一种最可怕的二分法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运用PMI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客观分析利弊,找到其中可以突破的兴趣点。
P(Plus):指优点,有利的因素——你为什么喜欢它
M(Minus):指缺点,不利的因素——你为什么不喜欢它
I(Interest):指兴趣点,你对一个想法感兴趣的地方
案例: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小王在高管会议上公开指出了自己方案中的几个错别字
针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些人会很生气,甚至怨恨小王,找机会也让他难堪。让我们看一下如何运用PMI分析,来避免非A即B的傻瓜选择。
P:
1、小王帮助自己使这份方案更完美
2、自己的大度接受,可以在高管面前加分
M:
1、小王让自己在高管面前出丑
2、几个错别字影响到了整个方案的质量
I:
1、小王为什么会在高管会议上指出几个错别字?
2、如何确保方案中无错别字,为自己的方案加分?
针对上面的案例,I 的两个问题,有利于避免非A即B的傻瓜选择。假如当事人冷静地分析小王的个性,回顾平时他的言行,或者直接跟小王沟通,询问他这样做的目的,可能会发现: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看到错别字受不了,所以忍不住就说出来了,而非故意让自己在高管面前出丑。得到这个信息后,当事人可能心里好受多了。同时,通过“如何才能确保方案中午错别字,为自己的方案加分”,这个充满能量的问题,可以将我们带向行动,从而淡化负面的情绪。
综上所述,本案例中的当事人通过PMI分析,帮助自己全面呈现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找到了兴趣点进行突破,避免了非A即B的傻瓜选择。
2.开放自己,接受变化
“非A即B的傻瓜选择”,是一种简单的妥协,为我们的愚蠢行为辩护,导致无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进行对话。当我们进行“非A即B的傻瓜选择”时,不但采取徒劳无功的行动,而且使我们不愿意接受变化。它使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在刚才的案例中,如果非要理性地用P来说服自己,可能心里还是不舒服,因为M部分对自己的情绪影响挺大的,长此以往可能会有“内伤”。如果当事人沉浸在M的部分无法自拔,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直接冲过去找小王,指责他为什么要在高管会议上让自己出丑?到底有何居心?!此时,即使小王解释自己没有这个意思,可能当事人也听不进去了,因为他要维护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3.寻找两全其美的方法
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如何让A与B同时存在。以刚才的案例中当事人为例,
(1)明确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当事人想要的是:高质量的方案和面子。
(2)明确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当事人不想要的是:在高管面前出丑,失去与小王的友谊。
(3)将(1)和(2)加在一起,给自己提出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如何能让A、B同时存在?如何才能既保全自己的面前,并确保高质量的方案,又不在高管面前出丑,和失去与小王的友谊呢?案例中的I 就是这样两全其美
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