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前行,路尽头左转的小街道上更是人流密集,这样的拥挤平生也没遇到过几次,不知为何人们对三孔景区如此情有独钟,比泰山的人可是多了太多。这街道两旁除了以上商品,也有几处写字画的摊位,大多是中年男人,肚子有点大,穿着对襟子的衫子。若不是路途遥远又带了两孩子,我准要买一两幅的,他们的字写得确实好。
刚转弯不多久,儿子看到一摊位上的木头吊车,再不肯挪步了,拽着我手使劲儿往下,一个劲儿问:“妈妈,买这个好不好?”,这样的车昨天在泰山上也看到过,当时的价格是50元。我估计这里肯定便宜吧,于是问了老板价格,才20块,心理上完全接受还觉得幸亏昨天儿子睡着了,没买成,又省了一笔,价都懒得还了直接微信付款,买了走。儿子非要自己拎住小口袋,别人是不放心的。
再往后2个摊位,看到卖书签的,同酒店赠送的小礼品一样的书签,女儿说要买些回去送老师和同学,老板说2元/支,我们付了10元钱买了整一版。两个孩子各自买到心仪的礼物,都很开心,只想找个人少的地方好好研究这物件,只我一人还惦记着去孔庙走一圈。
接着往孔庙的方向走,看到许多卖小吃的,有炸肉串的、烤火腿肠、麦芽糖、各种糕点,无意间还发现高粱饴糖,这糖我小时候很喜欢,没想到现在还能再见到,小时候只有一个品种,是有点透明又微微发黄的颜色,这里却还有桃红色的,浅黄的,每样挑了几个让孩子们也尝尝味道。我吃了一个觉得甜得法腻,完全不觉得那是好吃的,可是小时候真是盼望着天天都能吃上呢?一定是我的感觉或者是感官体验随着物质改变了,小时候的美味佳肴现在再吃起来确实体会不到当年的那种美好感觉了。
街道两侧还看到,一些店铺的门头上写着孔子XXX代孙的字样,里面卖各种戒尺、字画、还有写着墨水字的扇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