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29课例研讨| 向于老师学习读写结合

429课例研讨| 向于老师学习读写结合

作者: 付军丽 | 来源:发表于2022-03-07 20:34 被阅读0次

    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像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常读常新。这次我们专注于于老师“重迁移”这一方面,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以致用,是对于老师课例全新解读。读课、研课、运用,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失为一种专业成长的路径。

    一、写作训练设计巧妙

    通过阅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和《再见了,亲人》、《白杨》等内容,我认识到于老师让学生在课堂迁移写作时,设计非常巧妙,话题新颖,但又不脱离文本,使学生有写作的冲动,同时又有写作的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这就是于老师提到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让写作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再见了,亲人》中于老师让同学写回信,“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听了于老师的话,既惊诧,又兴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立刻调动了起来。写作训练也要讲求艺术性,让学生感到新颖,愿写乐写,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注重写前指导

    学生写作之前,于老师指导学生迁移写作时,总是先做好铺垫,让学生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再让学生写作。学生写作时,先给予学生写法指导,再让学生动笔,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

    例:《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段:

    师:现在,咱们看志愿军是怎样对大娘说的,也就是说,第1自然段是怎样写的。读读第1段,看看分几层。

    师:志愿军向大娘话别时,分三层意思说的。首先是劝大娘别送,再忆了两件往事,最后赞扬了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三层意思一目了然,同学们都看出来了。

    三层意思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层回忆事例。咱们也可以分三层来写。不过,因为朝鲜人民是送行的,又是接着志愿军的话说的,所以,一、三两层的意思不能和志愿军说的一样。第一层应怎么写?应说什么?咱们读一读志愿军对大娘说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就会明白。

    (生读第1段最后一句,思考)

    生:要顺着志愿军的话往下说。

    师:是的。问题是怎样顺着往下说,在这儿动脑筋。(其他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别着急,让他想一想。

    生:志愿军同志,我们更不会忘记你们!

    师:(高兴地)说得多好哇!——还可以怎么说?

    生:孩子们,你们要回国了,我更忘不了你们哪!

    师:因为你是以大娘的身份说的,可以这样称呼。(众笑)同学们,小金花、大嫂开始都要顺着志愿军的话说,接着回忆一件往事——因为时间关系,只写一件事——这件事可以写你知道的,也可以根据志愿军的话推测、想象一件事。第三层,我想大家都会明白。一想朝鲜人民是来送行的,就会知道该说什么。现在开始写,看谁写得生动,让人听了感动。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

    [评:设计得很艺术,提示得很巧妙,很必要。]

    (生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向志愿军告别的话)

    师:开头的话一定要接得顺,顺着志愿军的话说。现在我请几个同学读读开头的一句话。

    ……

    这个片段教学中,于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怎么写的,比如,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求大娘别送,第二层是回忆两件事例,第三层是中朝两国人民情谊深厚。仿照着作者的写法,给志愿军战士写回信。重点指导同学们写好开头。学生一开始写的时候,很多同学不会写开头,于老师还指名写的好的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开头,给大家以示范。

    教语文的老师都知道,班里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一提写作就脑袋空空,无从下笔,当学生不会写的时候,真的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范读写得好的学生文章,给不会写的学生范例,帮助他们打开写作的思路。

    三、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

    写作需要构思,需要想象,需要遣词,需要修改,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

    《再见了,亲人》一课中,于老师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进行写作。《白杨》一课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造段,于老师也是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等多数学生写好了,才开始评改。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及下笔写作的时间。

    四、当堂评讲,及时修改

    纵观于老师迁移写作的课堂教学,写前指导,写中辅导,写好后的评改,一个环节都不少,课堂上进行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习作训练。

    在评改的时候,于老师总是准备好几顶高帽子给学生戴“多么会想象啊!”“你对搞科研还蛮内行的嘛!”“两个‘哪儿’用得很准确。”指导细致,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不放过。经过于老师这样的指导,假以时日,学生的写作水平怎会不提高?

    五、课堂实践

    通过对于老师课例的研读,学着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具体过程如下:

    六下语文第2课《腊八粥》课后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写你喜爱的食物。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了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美食。

    《腊八粥》第一自然段内容: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舒乙《北京的春节》描写“春饼”的片段:

        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第一环节:读段落,知内容,明写法(10分钟)

    第一步,指名学生读《腊八粥》第一段,说说这段话有几句话。每一句话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通过朗读,学生指导这段话只有两句,第一句总写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第二句作者抓住了腊八粥的食材、味道、吃法进行详细描写。

    第二步,学习丛书中描写“春饼”的段落,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多次朗读,知道这一段也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作者先写了春饼的做法,第二句写了春饼的吃饭及作者对春饼的喜爱。

    第三步,总结写法。写自己喜爱的美食,通过写食物的材料、做法、吃法、味道等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第二环节:学生仿写自己喜欢的美食(10分钟)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提示学生先思考自己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再想想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的食材、配料或者吃法,也可以把自己见到或吃到美食时的感受写一写。

    反思:这个环节我应该安排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美食,通过美食的味道呀,食材呀及自己的喜爱程度等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然后再进行写,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三环节:交流评改。(10分钟)

        按照学生的不同程度,抽了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发言,并进行当堂评改。

    学生作文:

    李新正:我最喜欢吃的是“天气乾坤锅”,这是我为火锅起的名字。先在锅里倒水,放入火锅底料,再准备一些蔬菜类、肉类、豆制品和丸子。边煮边吃,蘸点小料,妙不可言!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着色香味俱全的火锅,热热闹闹,其乐融融。我敢说,一顿小火锅,赛过活神仙。

    王子歌:我最喜欢吃饺子。用面皮包住各种馅料:猪肉大葱馅、韭菜鸡蛋馅、芹菜猪肉馅等。包好以后用水煮熟捞出,蘸点陈醋食之,其味香咸,略带点酸,让人回味无穷。

    赵悦然:我们家一般元宵节才吃汤圆。把汤圆放到开水里煮,不一会儿,锅里就浮上一个又一个小月亮,圆圆胖胖的,十分可爱。汤圆的味道很多,最经典最好吃的要属黑芝麻味了。甜甜糯糯,细皮嫩肉,一口咬下去,黑芝麻一下流满盘子。更好吃的是炸汤圆,金黄金黄的,外焦里嫩,香香甜甜,口感甚佳。

    刘书华:北京烤鸭真好吃!不是烤一只鸭子直接吃,而是切成薄片,用一种薄薄的小面饼卷着吃。吃的时候把面饼摊在手上,夹一两块鸭肉,夹一点配菜(葱丝),摸些酱料,包起来,一口下去,你会感到一种酱香充斥口腔,接着是葱的辣味,烤鸭那细腻的肉香。好吃又有营养的烤鸭,吃上一口,美哉美哉!

    王瑜爽:腊肠最好吃。把剁好的鲜肉灌入清洗好的猪小肠中,放置在炭火上晾晒,经过几个小时烟火的熏陶,美味的腊肠就完成了。切成薄片,晶莹剔透,白里透红。可炒,可拌,可即食。美味!

    杨田野:妈妈炒出来的大米,是我最难忘的。把大米、蒜薹、火腿、鸡蛋、洋葱等一股脑放入锅中,炒着炒着,那股香味边弥漫整个厨房,令人垂涎三尺。炒好后,挖一大勺放入口中,鸡蛋的咸味,火腿的肉香,蒜薹和洋葱的清脆口感,都在最终得到完美呈现。

    魏逍函:糖糕是一种用烫面和红糖炸制而成的甜品。不同于蛋糕房糕点的昂贵与精致,它更加便宜与大众化。外面是脆脆的酥皮,咬一口,热油便流出来,里面的红糖满口爆浆,又甜又腻,糯糯的夹层,瞬间包裹你的味蕾,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每天都在品尝各种美食,但是用准确精妙的语言表达出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绪回到美食中去,在慢慢回想中,去描述自己喜欢的美食,需要充足的时间。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舍得给学生时间,结合课文内容,通过仿写,打开学生的思绪,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29课例研讨| 向于老师学习读写结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nn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