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宇宙的起源———无中生有,无极而太极而天地》 已经讲过,中国古代认为天地是由气的运动形成的,但两者质地不同。地坚硬如石头,天是一团气,而没有质地。
天上的日月星辰也被认为是由气聚集而成的。能自己发光的是由阳气组成的,不能自己发光的是由阴气组成。
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史记·天官书》
从地球的视角看星空,日月是独特的存在。日为大地提供了全部能源,被认为是阳气的精华组成的,所以又被称为太阳。古人知道月亮不会自己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而月亮被认为阴气的精华组成的,又被称为太阴。
所谓精气就是指气的精华。太阳作为阳气之精更没有争议,可能因此“太阳”这个词被更普遍被采用指代日。
天上的星星分为恒星和行星。恒星就是在天球上不会移动的星星,行星就是会移动的星星。
由于日月和五大行星对于识别季节更重要,就有特别的称呼。五大行星被称为“五纬”,加上日月一起又被称为“七曜”。日月和五大行星古时又被称为“动物”,动物的本义就是指会动的物体。
恒星会自己发光,被认为是由阳气聚集而成的。对于五大行星是否会自己发光,存在争议,甚至认为有的行星是由阳气组成的,有的行星是由阴气组成的。
当时能观察到的行星只有五个,自然而然对应上了五行。五大行星被认为是由五行之气聚集而成的。
东方木,其帝太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上为荧惑。
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
——《五星占》
有趣的是,虽然很早就用金、木、水、火、土称呼五大行星,但是古代历史书称呼五大行星的名字基本上用的是岁星、太白、荧惑、辰星、填星。这几个名字才是官方书面用语。
古人早就观察到了日食、月食现象。认为日月是气组成的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如果日月是坚硬材质,那么日月相会的时候,就会互相阻碍无法穿过去了,只有两者是有形无质的气体才能互相穿过去。
古人开始不知道日月的具体形状,认为只是因为太远看起来是圆的。宋朝的时候,沈括明确提出来日、月是圆的,并指出,月食应该是阳光被遮挡造成的。
到此时,古人还没有搞清楚太阳、月亮谁大谁小,谁远谁近。虽然很早就看到了月食现象,但是仍然不知道月食是地球的影子。
从汉到宋这段时间,不论是盖天说认为天是个碗,还是浑天说天体是个球,都是认为天体是圆的。浑天说,虽然提出“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但这只是个比喻,说明地在天球的中间。除了这一句之外,张衡的其他文字反倒说明他认为地是平的。
中间虽然有过地动说,也有过对地中位置的质疑,但都没有明确提出地球说。
宋以后,到了元朝,有学者提出月食可能是地球的影子。后来波斯人札马鲁丁来到中国,带来了“回回历”和波斯、阿拉伯的天文知识。他带来的书籍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据记载他帮助制造了七种天文仪器,其中有地球仪。
但没有任何记载说明郭守敬是否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从明朝还在讨论地中的问题看,还是认为地是平的,因为球体表面是没有中心的。
目前历史确认的中国明确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的时期,是明朝万历期间。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了西方地理、天文知识,和徐光启等人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6卷。徐光启还聘请传教士一起翻译了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因为根据这些知识对天象的预测效果更好,官方很快接受了地球说。
崇祯七年(1634年),根据西方知识,编成了《崇祯历书》。
至此之前,虽然中国天文、地理认知方面和西方差异大,但是这些知识差异对生活、生产影响并不大。
1643年,牛顿出生,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亡。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推动世界进入了新时代。此时中国处于清朝康熙二十六年,正在经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