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我什么是2019

作者: 翟兆帅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23:56 被阅读0次

相信每一位准备写年度总结的小伙伴,应该都会先感慨一下时间飞逝吧。

在想到这个主题之后,记忆就瞬间把我拉回18年底,我和朋友一起感慨这一年过的太快了,我说去年的事情就像是几天前。

这句话放在现在竟依然无比贴切,2018年就那么过去了,经历的很多都已经忘记,或者封存在记忆的角落。

今年除了感慨之外,我还想多留下一点东西,就是通过文字记录我的2019。

我发现想写的方向有点多而且散,一时间竟找不到一条主线,索性就用关键词吧。

一、工作

今年最大的一个改变应该是来自工作。

整体上来说今年的表现实在算不上满意,这一年感觉成长变慢甚至停止不前,仔细思考了一下现有的情况,出去看看也许更好;

另外之前状态一直紧绷着,也确实想稍微停一停,身体和心理上都休整一下。

所以我有点任性的就辞职了。

很感恩在前东家混沌大学的工作经历,正式工作三年,有两年是在混沌,最主要的成长也是在这里。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作为员工有很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两年中也做了挺多稍微可以拿出手的工作经历;

同时作为一个学习平台,我也跟着学习,培养了学习习惯,见到很多优秀的人,这些都终生受益。

工作第三年在我的职场规划里是一个重要阶段。

我希望自己在这一年能够成长为一个很好的执行者,对运营工作有一定的认识理解,能够独当一面做一些事情,最好是可以负责一整块业务或者完整的项目,现在看基本是完成了的。

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现有工作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一些性格方面的劣性影响开始加大,如果想往上再走一走的能力依然欠缺,运营知识技能还很不成体系。

但索性这一段时间想的挺多,我都不再担心,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觉察到问题所在,接下来想办法去解决它们就好了。

人都是会变的,但至少在2020年可以确定的是:我依然喜欢互联网,依然喜欢运营工作

二、感情

一年到头依然单身,依然没有故事。

今年谈了一段时间的异地恋,时间很短,从去年认识到确定关系再到分手,见面次数不到二十次,短到感觉还没好好开始就结束了,周边知道的朋友都不多。

借着这个机会反思一下。

回想16年至今只谈过前面很短的一段正式的恋爱,就这么一晃三年过去了。

这几年也偶尔碰到过喜欢我的,我喜欢的,但都没有在一起。

我可能是进入了一种偏执的状态,越是单身时间长,就越是难以开始下一段,因为你对另一半的想象过于美好,以至于难以碰到,真碰到别人也不一定喜欢你;

我是一个比较被动又敏感的直男,看起来有些矛盾。也许因为有过几次会错意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学会隐藏自己的情感。

况且,时间长了你还很有可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生活。

后来我明白,这世上并没有天生属于你的完美另一半,但可以培养磨合。

希望2020有故事吧。

三、养猫

执拗的单独把养猫作为一个模块来写。

1、领养

今年5月份我领养了一直刚出生一个月的小猫,名字叫可乐。

至今它非常健康,算是19年的小成就吧。

第一眼看到它的照片就感觉有点丑萌的,后来才知道小猫的品种应该是玳瑁,网上都说这是最丑的一种猫。

我反而更喜欢了,可能我从这方面看到了自己,我对自己长相一直非常自信,近似于丑。

没错,我很变态,竟然要到一只猫身上找优越感哈哈。

和可乐相处的第一个月并不是很愉快,那时我身上满是抓痕,同事看到估计会觉得我和可乐有毛病吧。。。其实主要是每次我想撸猫,它不让,就会抓我。

好在可乐非常聪明,只用了一个简单方法就改掉了咬人的毛病,这是后话了。

2、生活

可乐是一只非常独立又粘人的充满矛盾的猫。

它的独立表现在,除了要吃的主动蹭我,在天气变冷还没开暖气时主动趴我身上取暖,至今依然抗拒我的各种亲昵举动,一抱就跑,一摸就恼,即使晚上睡觉也会在床上的一个角落。

但它又很粘人,我做任何举动它都很好奇,上洗手间跟着、穿衣服会打闹、看书时咬书、玩电脑时趴键盘。

3、我的老师

可乐有些习惯特质是我可以学习的:

不挑食,万年不变的猫粮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

非常乐观自信,明明被封为最丑的猫,仍然不在乎,也对,外表是皮囊而已;

极度自律,绝不在猫砂盆之外的地方方便;

对事物永远保持好奇,20平米的小房间每个地方、每个事物、任何变化都保持热情去探索;

会自我消遣,一个球、一个纸团、一根鞋带常玩常新;

善于观察发现,比如我的杯子水一定是经过验证没毒的,可以放心偷喝。

我发现我把可乐当宠物,但它可能是拿我当同伴,而且是唯一的。

四、娱乐生活

今年空闲时间相对多了一些,尤其是辞职的一段时间,有点放飞自我。

看过的展览、音乐会、话剧、比赛等等比之前都多很多。

写几个印象深刻的吧:

1、太阳音乐节—谢天笑

一直很喜欢谢天笑的摇滚音乐,14年在北京迷笛听过一次现场,后来一直想着能有机会再听一次。

今年五一看到郑州举办的太阳音乐节又谢天笑的压轴演出,于是专门跑去又听了一场现场,也算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起了大早赶去,又折腾半夜返回北京。

现场和耳机里的音乐是两种东西,尤其摇滚乐。

现场密集有节奏的鼓点,从你的裤管一路震到你的胸腔,这种感觉能记一辈子。

2、国家大剧院交响乐

从网上看到在国家大剧院有一场交响乐演出,门票还挺实惠,并不能听懂只是附庸高雅听了一下。

一方面去国家大剧院内部看看,另一方面也现场感受一下莫扎特的交响乐。

虽然听不懂,但还是很棒的体验,可以说这是耳朵的一场盛宴,人生第一次感受到这么丰富有层次的音乐。

此前交响乐都是作为我写东西看书时的背景音乐,因为这一场演出,第一次对听懂交响乐产生向往,想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到底是讲了个啥,也想从中间感受更多。

3、政治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周云蓬是一个9岁失明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位民谣音乐人、诗人、作家。

他的音乐很有特点,除了好听,他还经常关注现实、反映批判社会,有人甚至把他的民谣专门归为一个派别:政治民谣,与之对应的他有很多音乐都被封了。

第一次听他的专辑《中国孩子》,就非常震惊了,竟然有人这么敢写敢唱。

听了这么多年,得知他在北京有一场巡演,第一时间就买了票。

果然物超所值,见到了一个风趣幽默豁达的音乐人,单纯网上只听音乐是感受不到的。

印象最深的是听他唱南京市民李先生的《梵高先生》(因敏感怕文章被锁只写了名字代号,懂的小伙伴都知道),全场大合唱,那种感觉,难以名状。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一群喜欢一个歌手的人同时也一起喜欢另一个歌手,音乐不死,永远无法被封杀。

3、沪剧  《雷雨》

话剧版的《雷雨》门票太贵,看到有一版沪剧的《雷雨》,奔着体验态度去看看,没想到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即使听不懂唱的什么,只能通过现场字幕,但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依然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挣扎,剧情的强烈冲突。

也许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剧本魅力所在吧,怎样的载体都能散发光芒。

4、盲人体验馆

在成都参加了一次盲人体验,对盲人世界的感触更深了一些。

场馆提供了一个模拟盲人生活的场景,全程90分钟,由工作人员引领,你将作为一个盲人去经历吃饭、整理物品、过马路等等真实场景。

真的对盲人有一点感同身受,为自己是一个健全人感到幸运,也希望以后能帮助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个人提升

我把关于学习这部分归于个人提升,主要包含了知识付费、读书、写作三部分。

1、关于知识付费

以前,我算是个轻度知识付费患者,梳理了一下近几年在知识付费上我花了近万块。

有很多买了基本没怎么学,有些学了发现并没有那么体系专业,所以现在已经更理性,不再轻易的去付费。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混沌和得到了。

其实混沌和得到之于我,也只是引子,它们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通过内容本身学到东西,发现新世界,再找其他路径体系化学习;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在上面学习让自己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进而延展到其他方面。

2、关于写作

今年最值得一说的一件事情,终于开始写东西,目前已经写了近两百篇文章,20W字。

关于写作已经之前写的很多了,每次没有素材可以写的时候,我就会写一点感想,这里就不过多展开。

我是功利性的写作,希望通过写作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记录生活,倒逼成长,能够对事业产生助力。

写了这么多,有时是强迫变态般的写,自然有很多没有营养的文字,但我不苛求每篇文章都尽善尽美,一篇文章有某个不错的观点就很棒了,聚沙成塔,都是为以后蓄力。

另外,通过写作,也会对生活更加敏感,有更多觉察,除了记忆之外多了一种记录的途径,这很不错。

3、关于读书

今年下半年,在其他小伙伴的影响下,初步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定期完成读书感。

我读书也是功利性的读,最近读的很多都是工作想关,解决实际问题类的,文学性质的很少,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伪文艺青年。

其实,读书不在乎数量而在于吸收学到多少,目前关于读书方法仍然需要学习提升。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感触最大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看起来鸡汤成功学满满的书,没想到是收获最大的。每个人在每个阶段读书是有不同感受的,这本书是阿德勒个体心理思想的入门书,我读来差不多是做了一场心理治疗。

目的论、课题分离、活在当下,有新观点有老观点,都给我带来了新的感触。

此前我心里是有霾的,虽然有着积极的外壳,但内里其实满满的负能量,我不展示出来罢了。

不到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我已经形成了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我的心里有恶魔,但也相信每个人都是这样。

我执拗变态的对抗这些负面,有时因无为无能受伤,有时又因不能保持操守越界挫败。

这本书治愈了我。

六、生活习惯

熬夜、体重超标、身体亚健康是伴随了我很久的,没想到这些都在最近的几个月向好的地方发展。

源于之前的不节制,不运动,体重一度飙到76KG,体脂率偏高,同时血压一度135附近,属于正常偏高。

最近两个月通过规律饮食体重已经减了12斤,接下来是希望通过运动恢复身体。

让我感到神奇的还是关于熬夜,从大学至今熬夜的习惯有接近6年,一直想改却改不掉。

但最近半个月莫名其妙的改掉了,最初是不管多晚睡,第二天早晨总是准时7点醒,再到后来变成了12点左右睡,7点起床,非常规律。

我暂时想不到理由,因为没有什么契机,就这么自然的发生了,那我也顺其自然的希望能坚持的更久一些吧。

七、2020计划

虽然是对2019的一些简单总结,但还是希望对接下来的一年做一下展望。

不多,只有几条。

1、培养摄像相关兴趣

摄影可以是一个长期培养的爱好,接下来希望一方面可以学习下拍照,一方面学习下摄影,制作一些VLOG,记录分享生活。

2、学习英语

前一段时间终于搞定了科学上网,可以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

学习英语的期望又来了,以后肯定是要多往外走走看看,即使是在网络上,英语也很重要。

所以,20年我希望可以学习下英语,实用的那种。

3、理财保险

开始关注理财和保险两块,一种是财富的增长,一种是风险损失的规避。

4、体系化读书

希望20年可以把书单粗略的看一遍,计划是体系化的学习一些东西。

目前列出的有心理学系列、系统思考系列、运营增长系列、数据思维系列。


好啦,这就是我的2019啦,絮絮叨叨一堆,总体满意,85分。

相关文章

  • 别再问我什么是2019

    相信每一位准备写年度总结的小伙伴,应该都会先感慨一下时间飞逝吧。 在想到这个主题之后,记忆就瞬间把我拉回18年底,...

  • 别再问我

    别再问我天为什么蓝了别再问我国际机场为啥没航班了别再问我五月的公园里为什么那么多人戴着口罩别再问我商店门口,车站门...

  • 别再问我什么是爱

    这是一个真正的“快餐”的时代,在今天生活的人们,时间变得越来越宝。可能很少有人再愿意回到原来那样慢节奏的生活中,在...

  • 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做什么事情都得趁早。 这个趁早的意思并不是让你去做第一二个,因为有的人认知根本就做不了第一二个,而是当你意识到这个...

  • 别再问我拥有什么

    我睁眼,看见天空依旧是天空 我竖耳,听见风声仍然是风声 我伸手,感觉空气也还是空气 所以,别再问我拥有什么 别再问...

  • 别再问我为什么

    我觉得对于像我们这种人来说,最反感的就是有人好奇的问:“你为什么得这种病?你看上去挺好的呀!”你可以去揣测...

  • 以后别再问我什么是音乐学!

    在我国各大音乐学院 有一个谜一样的学科 音乐学 如果你逮住一个人问, 通常这个人会一脸懵逼, “就是学音乐的吧?”...

  • 别再问我

    别再问我 别说最爱,最怕意外。 不成熟的爱留下的只是伤害。 别说会在,会有更爱。 这条路不走到头就不会明白。 ...

  • 别再问我

    你的微笑 如 春风拂面,如此璀璨; 你的精神 约 磐石定心,约发坚韧。 一首由刘宇宁演绎的歌曲撩动心弦: “但愿你...

  • 别再问我为什么来北京

    来北京有几年了,一直被“你怎么去了北京”的问候困扰着。 我来北京,的确是我的一个梦,但不是梦想。只是我想来就来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问我什么是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p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