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作者: lnsyks6306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7:53 被阅读0次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1928年。那一年,弗莱明留意到,培养基中的细菌无法在青霉菌落的附近生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青霉菌代谢产物青霉素让细菌无法生存,抗生素(青霉素)是霉菌与细菌为了对付竞争者或病原体而发明的化学武器。

    霉菌和细菌产生的许多抗生素对人是安全的,却能扫除那些引起结核、肺炎及许多传染病的细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发达国家中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大为减少,史称“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再加上公共卫生条件的进步,传染病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以致1969年美国卫生总监踌躇满志地宣布:“现在,可以把与传染病相关的书收起来了。

    ”像其他“黄金时代”一样,它也没有延续很久。现在,危险的细菌,特别是引起结核和淋病的细菌,比10年或20年前更难控制了。病原体已经演化出耐受抗生素的本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米歇尔·柯恩(Mitchell Cohen)最近指出:“这些事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是否正在逼近后抗生素时代。”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以葡萄球菌为例,这是最常见的伤口感染细菌。1941年,所有这种细菌都可以被青霉素杀死。到1944年,已经出现了一些突变株能分解青霉素。到今天,95%的葡萄球菌都对青霉素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明的一种人工半合成的青霉素,甲氧青霉素,能杀死这些抗药菌株。然而,细菌又同样演变出耐受甲氧青霉素的突变菌株;于是,我们又需要开发更新的药。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丙沙星曾抱有很大希望,但现在,纽约市有80%的葡萄球菌对它有耐药性。在俄勒冈退伍军人医院,抗药菌株仅一年内就从不足5%飙升到80%以上。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淋病是比较容易用青霉素控制的,抗药菌株则用氨苄青霉素对付。现在,已有75%的淋球菌株可以产生特殊的酶,使氨苄青霉素失活。

    1976年,科学家发现淋球菌从大肠杆菌的质粒中获得了编码耐受青霉素酶的基因,所以现在泰国和菲律宾90%的淋球菌已经变成耐青霉素菌株。

    1983年,荷比印地安保留地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流行性腹泻病原菌。后来查明,病因是福氏痢疾杆菌,这株细菌来自一位妇女,她长期使用抗生素控制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现在,耐药细菌的清单越来越长,而且越来越可怕。由于耐药质粒的传播,法国约有20%的肺炎球菌现在都可以耐受红霉素。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在南美洲,某些霍乱弧菌已对之前有效的五种药呈现出耐药性。最危险的事情也许在于,在纽约城所有的结核案例中,1/3以上的病原菌耐受一种抗生素,而3%的新病例和7%的复发病中的病原菌则耐受两种或更多的抗生素。受耐药结核菌感染致病的病人中,只有50%的生存希望。这是与抗生素发明之前同样严峻的情况!结核病仍然是发展国家里最常见的感染病之一,它占了成人死亡率的25%和全部死亡率的6.7%。1985年以前,美国结核病的发病率稳步下降,然而1985年至今却回升了18%。

    如果某种抗生素没能控制住病情,与其加大剂量不如换另一种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每天一粒青霉素曾经是预防心脏瓣膜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这有可能筛选出耐药菌株。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不幸的是,我们还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担上了风险:喂食过抗生素的动物会有痕量抗生素残留,当我们食用肉类、蛋、奶的时候,有可能接触了这些抗生素,从而筛选出耐药菌株。这一问题最近引起了饲养业主和公共卫生人士之间的冲突。饲养场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认真评估其经济价值,衡量是否值得去冒耐药性菌株出现的风险。

    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医生和病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因为医生有开药的权力,而病人在确诊为病毒感染的时候应该避免要求使用抗生素,病毒的代谢机制与细菌的不同,因此抗生素对它们不起作用,它只对细菌有效。同样关键的是,医药工业也不能为了扩大营销额而纵容滥用抗生素。正是对人和牲畜的抗生素滥用,引起了我们目前的抗生素危机。然而这样的建议恐怕会被人们当作耳边风。对公众进行善意的道德劝诫即便受到欢迎,也很少有人会当真。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对此状况,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认识,尽到责任,不滥用抗生素,正确理性使用抗生素。要使人们为了公众利益而合作的话,同时也必须让不合作者付出代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会生病__细菌的耐药升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p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