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经济学的第4章,发现一讲到供求理论,现实世界的现状就扑面而来。于是发现看完第1节就已经让自己的脑子开启爆炸模式。
供需理论如果用人话来说的话,就是我需求某一样物品,然后是市场给我供给的过程。随着我的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的供给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因为我的需求量的变化,也会引起价格上下的浮动。当然,这里的我代表的是对应的消费者。
书中是以冰淇淋为例子来说明了供需理论,并且画出了需求曲线,我觉得在这个点上理解并不是很困难,倒是有几个新概念让我很受启发。
001 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
如果按照正常字面上的理解,这两个名词我们或许会从比如档次的上面去理解。而事实是,这两个名词表达的是收入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也减少了,那么这种物品就被称为正常物品。与之相对的,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那么这种物品就被称为低档物品。
如果按照我最近的需求来说的话,如果我的收入减少了,我可能会买更少的实体书,而同时我可能的选择会是购买更多的电子书,因此在这里实体书就是正常物品,而电子书则为低档物品。这些真的与档次等等没有关系,而是由自己的收入影响,对应了不同需求。
所以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化妆品,比如说衣服,比如说出行方式等等。
这个过程中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梳理日常消费。而且,我们或许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去做断舍离,因为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好坏,而只是由收入所影响,导致了我们产生了不同的选择。
那既然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就是说明低档物品是一样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如果说它本身并不会造成我们效率的降低等等,那低档物品其实也是一样可以成为我们日常选择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更好的去控制我们的日常支出,做到断舍离、资源合理分配。
002 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的概念会比较好理解,也就是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物品的需求量减少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这里的替代品是那些经常互相替代使用的成对物品,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比如对于我来说,现阶段因为我希望能够调整自己的睡眠,咖啡和牛奶就成为了替代品。因为我希望自己早睡,所以在晚上睡前,我会选择更少的喝咖啡,而更多的去喝牛奶。这里下降的并不是价格,而是我的需求。当然现实对比来讲,牛奶确实要比咖啡便宜些。
互补品则是当一种物品下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比如对于我来讲就是电子书和实体书,电子书相对更便宜的时候,我会选择电子书而非实体书,除非那本书真的特别好。
所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间,我们真的可以主动想一想,如果说我们希望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消费习惯也好,还是生活习惯也好,还是说学习习惯也好,我现在这个习惯当中的不良面到底有什么可以是替代品或者是互补品。比如我现在睡得会比较晚,因为我会习惯在晚上8点左右喝上一杯咖啡,那此时如果我把咖啡换成热牛奶的话,效果其实会更好些。又比如现在对于写作的效率来说,其实语音输入是更有效率的方式,那对于我现在的时间情况来看,选择练习语音输入完成日更,对比我原来的打卡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互补品。
003 我们为什么买买买?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些概念用活用经济学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现实生活的话,我们其实会找到一种更有效率,更经济的生活方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能够找到自己之前生活中的一些盲点,有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自己之前的一些习惯,固然有习惯本身比较难改的原因,在同时也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那些习惯到底具体是哪里不好。而经济学其实就是说从效率角度入手,帮助我们去思考和反思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为什么停不下买买买的脚步,真的是因为那个东西是自己需求的吗?
有的人或许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心里的一些空虚,那么心中的空虚和满满的购物快感,其实就是一组互补品。
又或者是有的人暂时实在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希望通过一些方式来杀时间。现在不管是淘宝也好,还是各种平台也好,直播现在是一种非常热门的消费方式,主播们或者是用衣架或者是用产品效果等等,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但如果我们真的停下来思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到底收获了什么,我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或许我们会做出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选择,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替代品。
而当我们离开了主播们激激情澎湃的推销,我们或许可以摆脱被物品本身所迷的状态,去了解我们对这些东西真正的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间,或许就为自己的购买欲找到了正确的互补品。
供需理论真的是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的话题,但是对于需求理论中的各种细节,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理解呢?而当我们真的了解了这种理论之后,我们到底,理论所俘虏还是说我们能够成为这种理论的主人,不是说自己可以去掌握共识理论,而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间正确的把握自己,让自己成为风浪中那稳定航行的小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