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也逐渐盛行了起来,于是s镇的一部分年轻人背上行囊离别父母孩子踏上南下的火车,或广州或厦门或深圳又或东去上海、杭州。那是他们第一次真正走出这个小镇去到外面的世界,也是他们第一次放下锄头镰刀去外面挣钱。
开始的一两年总是不容易的,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对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又或是对家乡以及家里老小的思念,那一部分人中的一小部分陆续的回到了s小镇,再次拿起锄头镰刀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种田种地的哪怕收入只够一家支出,早出晚归的尽管苦了些,但一家人每晚能围坐在桌前--哪怕是粗茶淡饭,嚼起来也觉得非常的香。因为简单的饭菜里,有家和幸福的味道。
继续留在外面打工的那部分人同样饱受了初到城市的不易,虽然城市上的繁华让他们开足了眼界,但也只是限于眼界,那些灯红酒绿和他们一概无关。尽管也曾无数次萌生过回家的念头,但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认为,既然出来了就踏踏实实的打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回去。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艰辛之中,他们的付出有了收获。腊月初,这一批在外面打工的人带着他们一年辛苦攒下的钱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家乡,而得知他们回来的日子,老人们早早的做好了可口的饭菜,而孩子们则早就在村口等着一年未见的父母。
应该说,那最早出去的一批人是挣了钱的--靠他们的双手在外面省吃俭用挣来的那些工资。平均来说,一般一年下来夫妻两个能带个五六千回家,五六千块钱虽然不算多,但在那个年代,对绝大部分农村的人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有许多老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而靠在家务农,如果老天保佑的话,一家人一年下来也存不下什么钱。要是遇到个自然灾害,一年下来轻则勉强糊口,重则借债过日子。农民的生活总是不容易的。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打工风潮的进一步盛行,s小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外出打工大军之中。大家绝不是什么跟风,实在是因为外出打工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这些好处又是看得见的:许多在外打工两三年的,家里已经开始做小二层洋楼,而且置办了摩托车、电视机等往常绝不容易见得到的器物。要知道,那个时候s小镇除了镇子上的一些洋楼,其他所有村庄几乎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红砖瓦房都是一个进步的存在,小洋楼不到五十分之一。一个四五十户的小村庄有一幢小洋楼已经不错了。所以在看到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带给家乡的变化后,许多人都迫不及待的跟着先前一批的人外出打工。尽管知道外面打工的生活也并不容易但比在家种田种地强多了。
过去和现在不同,庄稼人辛苦一辈子除了一大家子的开支基本也就不剩下什么了,这还不能有其他什么用大钱的地方。就拿结婚来说,结婚本是大喜之事,可这大喜的后面却是用钱的忧愁,条件一般人家在婚娶的时候都需要向亲戚朋友借一些作周转。然后小两口子婚后帮着一起还债。那时候并未有九年义务教育,学费虽然不多,但几十元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那时候s小镇的猪肉才一两块一斤(纵使这样,农家人平日也难得吃肉,除非来了客人或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舍得去买一些肉),物价的贵贱永远都是跟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挂钩的,在九十年代的s小镇几乎每家都会养猪养牛,但那都是养着卖钱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过年的时候会宰头猪,而大部分人家则是买点肉用作过年。那会儿虽也说不上日子窘迫,但庄稼人的生活倒也过的算是有滋有味。
当时代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各工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女都奔入了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之中,村子里也就剩下老人和孩子了。一方面,村子逐步成了留守村,平日里只见得到些老人在田间劳作,小孩们调皮地从村头跑到村尾,偶尔被大人嘱咐道:“千万不要去玩水嘞!”孩子们则应和道:“晓得了”便又转身跑到村后的小树林--这片小天地是他们专属的童年王国。另一方面,外出打工也彻底的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渐渐的,家家户户开始购置了各式家电,手头好一点的也开始张罗着建房子--不再是红砖瓦房而是二三层的小洋楼,各此种种,庄稼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S小镇作为两省边贸之镇一改先前落后的面貌,逐渐发展成为全县经济较为靠前的乡镇。
这个承载了时代变迁的边贸小镇,正是我的故乡。我的出生和成长恰好见证了上面所说的,S小镇的变化。
2019年12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