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斯里兰卡:独自行走着,看见了你

斯里兰卡:独自行走着,看见了你

作者: LeanIn国际义工旅行 | 来源:发表于2016-11-06 13:42 被阅读0次
斯里兰卡

5253千米,

飞行时间8小时35分,

我来到这个

马可·波罗认为最美丽的南亚岛屿。


■杨淇然

选择兰卡开启国际志愿者旅程的初衷,似乎很难说得清楚。若是企图将所愿说与锡兰神明的佛祖,时间和遗忘是否是更好的选择;若是为其沧桑的历史与长久的苦难所打动,兰卡人纯净如宝石的眼神和甜蜜的笑容已无法让人再看到曾经痛苦——这片“除了雪什么都有的土地”,素来以这样雾里看花般的莫名吸引力,吸引着无数寻求净土的人们。

于是,

21岁,

50L的登山包,

我独自踏上古老锡兰的土地。

科伦坡

科伦坡时间18:20,MU713的舱门在班达拉纳亚克机场打开,一袭翠色纱丽映入眼帘,机场的兰卡姑娘用美丽的笑容和南亚口音的英语迎接着远方的客人。望着机场明亮的僧伽罗文和英语指示牌,心中泛起一种很久未有的兴奋感,前一日躺在火车硬卧上的所有关于斯里兰卡的想象,终于有了现实的起点。

对斯里兰卡的初印象是深夜静谧的科伦坡。机场到科伦坡市中心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我张望着窗外略显昏暗的街道,感到淡淡的荒凉。但几乎遍布每个街角的佛像却似最明亮的灯,照亮了凌晨的科伦坡。 在科伦坡的酒店有扇看得见海的窗,旅途疲劳的夜晚未能发现窗外的美景,早晨拉开窗帘看见不远处的印度洋,就像收到了一份令人惊喜又无限温柔的礼物。

在兰卡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坑骗外国游客的商人。在和同为志愿者的子葳去往贝塔市场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热心的兰卡大叔。被带着吃了当地的早餐,参观了满是做周日礼拜人们的金色佛寺后,他又用当地语言让突突车司机带着我们去了宝石店、茶叶店,终于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到达最初的目的地贝塔市场时,强硬态度下高额的车费和小费让我们欲哭无泪。虽说不是很大的损失,但初来乍到就领会这般滋味着实让我们心里很不好受。所幸,地道的早餐,初乘有名的突突车,对伪善的防范意识,我们也并非有失无得。

说到突突车(Tuk-tuk),这是在斯里兰卡的日子里,伴随我最多的一种交通工具。

突突车(Tuk-tuk)

在当地,小巧多彩的突突车充当了招手即停的出租车,而真正意义上的出租车则需要打给出租车公司预约。 但我觉得突突车最大的特色不在于车本身,而在于车上热情、英语发音有趣的司机们。用英语讨价还价的水平也在和那些开价不合理的突突车司机们的较量中长进不少,每每回想这种与商务谈判有着某些相似之处的交流过程都不免一笑。

每次坐在颠簸的突突车上,听着司机们用不大好懂的英语讲着他们当地的特色,望着两边街景,着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海上火车

这一天的下午,就体验了斯里兰卡最著名两条火车线路之一的海上火车:The coast line。从科伦坡要塞火车站到Mt.Lavania不足半小时的路程,让我忘却了之前所有的郁闷。

《千与千寻》里海上电车的原型,果真是如画般的美。兰卡火车的独特之处在于你可以挂在敞开的车门边尽情享受沿途的美景和潮湿的海风。我将身子探出火车,离我不足一米的大海卷起浪花,水雾几乎打湿我的脸颊。

钟楼

在Chatham St与Janadhipathi Mawatha的交界处,有一座建于1857年的钟楼,钟楼不大,通上塔顶的楼梯落满灰尘,摇摇欲坠。登上狭窄昏暗的楼梯到达塔顶,风景独好。

灯塔

来到老加勒巴克灯塔前,庄严的石狮和古老的大炮使得这座1954年的老灯塔透露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而不远处白色的Sambodhi Chaitiya 舍利塔更是用一种沉静的壮观吸引着当地人在礼拜的日子登上高楼走进佛塔祈愿。我遵循当地习俗,脱鞋摘帽,虔诚地拾阶而上。设计独特、壁画精美却鲜有游客的佛塔上,身边很多热情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异国的客人,迎面碰上的兰卡姑娘们羞涩一笑,点头问好。

与斯里兰卡富饶的自然资源相称,

首都科伦坡更多散发出一种人文气息。

科伦坡

历史悠久的殖民时期的建筑,

时尚的餐厅、画廊;

历史与现代融合,

热情和沉静并存,

一如每周日的艺术家市场上

那一幅幅明艳灿烂的画作,

让人久久回味,

难以忘怀。

明艳灿烂的画作

Induruwa

这座在旅游攻略上无人问津、双语地图上甚至没有译名的小镇,是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兰卡,提起Induruwa,当地人总是笑着评价道“Beautiful beach”。这里的海浪颇猛,沙滩宁静。

我做志愿工作的海龟保护基地,就设立在一片静谧的沙滩旁。

初到基地,见到了来自联合国的海龟基地负责人Nanda,一个体型微胖、结实的南亚大叔。一见面,他就一脸严肃地告诉我们新到的志愿者要交500卢比才可以知道关于基地的信息。第一天在科伦坡遇到的骗子大叔的脸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种被骗、被强硬地索要钱财的不愉快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上来。我犹疑地说“But we are volunteers…”看着我们严肃的脸,Nanda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地说“It's a joke!”

就像这样,他用热情幽默的风格介绍着海龟的知识和基地的信息,指导着日常的工作;他不停地用唱歌一样的声调模仿着我们说的中文词语,那声音伴着海浪声,成为了工作时别有风趣的协奏曲。

工作ing

志愿工作内容不复杂,但真要认真起来,做好也要费一番心思和体力。做的最多的是为中国参观者的讲解工作,将学到的海龟知识和保护意识宣传给人们,这工作最轻松但却很重要。人们关于海龟的认识还很少,也没有意识到海龟面临的生存困境,哪怕一词一句,绵薄之力,也令人欣慰。

最苦最累的活是清洗养海龟的水池:转移海龟、放水、刷洗、冲净、接管子、引海水入池,每个环节都费力也需要技巧。 跳进满是青苔的水池,用铁砂和刷子蘸着天然的清洁剂——细沙擦洗水池,很快就大汗淋漓了。

Nanda熟练麻利地冲洗我们洗完的水池,基地的工作人员接上水管拉到海里并将水泵固定好,看着海水源源不断地流进光滑的水池,心情着实畅快。 可爱的海龟 给海龟洗澡 年轻的海龟们

我最喜欢的工作是给海龟洗澡。年轻的海龟们龟壳很光滑,不用清洗;稍年长一些的海龟的壳上会有青苔和一些坚硬的结块,我的工作就是用海绵蘸沙,细心地清理掉它们背上的脏东西,再用水冲干净。海龟在陆地上不似水中灵活悠闲,却也不肯老实待着。很多时候都是我力气不敌海龟,只得跟着它们边动边洗。抚摸着它们坚硬厚重的外壳,心里会无比的平静。

哎哟小样

更多时候,我只是站在水池边,望着海龟们在池中悠闲地游动。巨大的身躯,坚硬的外壳,粗糙却柔软的皮肤,无爪但有力的四肢,每一处都让我久久驻足。我和这些拥有长久生命的生灵们一起沉默着,听着不远处海浪的声音,看着它们自由地、不急不缓地划水,总是产生它们是在空中飞翔的错觉,恍恍惚惚,就忘了时间流逝,心也安宁下来。

在Induruwa的五天里,负责人Nuwan先生和房东Lakmali太太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Nuwan的绿色突突车成为我们往返基地的交通工具,而Lakmali亲切的笑容和她干净漂亮的房子很是温馨。

Nuwan的妻子

Nuwan妻子每天亲手做的简单精致的工作便当,Lakmali买来的新鲜水果,Food City里各式各样让人上瘾的酸奶,Nanda奖励的汁甜肉多的黄金椰子,成就了在斯里兰卡的日子里最美妙独特的舌尖记忆。

Induruwa海滩印度洋的日落

在Induruwa的最后一晚,我住在了一间临海的房间里。Induruwa海滩印度洋的日落不曾给人以荒凉和衰落之感,却有着一种充满生命力量和朝气的壮观。海水一点点涨起,一不留神就打湿了衣服。海浪和海风的声音很大,就像没有节奏的鼓点,为烧得通红的落日敲击着。拍了很多照片,却挑选不出最美的那张——每一刻,都幻化出不同于任何时刻的惊心动魄的美。索性不再拍,静静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无数星辰一点点亮起来,撒满整个夜空,又在远方消失在漆黑无际的海里。真的很感谢陪我同行的杨同学,他指给我看银河、星座,它们都那么巨大、那么明亮地笼罩在我的头顶,都像烙印,深深烙在记忆里,永恒地发光。

Galle(加勒)

加勒

加勒是斯里兰卡南部有名的古城,起初却并没能如我期待的那样打动我。可能是素来以贸易著称,走在加勒古城的街道上,各式商铺和较高的物价带来了浓浓的商业气息,失了几分与那些荷兰殖民时期的古代遗迹相称的厚重。以不同于期待中的眼光重新审视这座城,也有很多闪光点。

城内有很多荷兰殖民时期的精美建筑。钟楼,教堂,邮局,建筑物经历经年累月的风沙洗礼,总在些许破落中散发出神圣庄严的沧桑味道。而在众多古老建筑的庇荫下,加勒城内的人们充满活力地为古城注入了人间烟火的忙碌与灵动。本国或外国艺术家、设计师、商人们在这里经营起各具特色的画廊、精品店、咖啡厅,也有一些传统的工艺散落在大街小巷。

加勒的早晨

很喜欢加勒的早晨。店铺几乎全都在八点半以后开张,七点的加勒还未苏醒,寂静冷清。那些漂亮的建筑和店面此时更能看得真切。偶尔几处供应早餐的店铺有零星的客人,坐在店铺外的小木桌前,呼吸着清晨夹着海水味道的空气,一套丰盛精致的早餐,绝对是无上的享受。

Bentota(本托塔)

Bentota(本托塔)

本托塔距离Induruwa不到半小时的车程,第一次领略本托塔的美是Nuwan在我们上午的工作结束后带我们去游览本托塔河。乘坐游船徜徉在河道宽阔的本托塔河上,两岸各具特色的民居和酒店构成一幅幅怡人的静物图,茂盛的植被孕育了丰富的物种。

精瘦黝黑的船夫有着令人赞叹不已的敏锐目光,能在距离船只几米开外的茂盛树枝上发现身长不足15厘米的小变色龙、与树干融为一体的一动不动的蜥蜴和潜藏在河水中悄无声息的鳄鱼。他指给我们看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动物,每每循着他手指的指向努力地寻找,都有一种“我一定是瞎了”的想法。当我由衷地称赞他的眼神真好时,他用兰卡人特别的表示肯定的摇头和略带自豪神色的“Thank you”回应我的夸赞。

小变色龙

摩托艇,冲浪,水上沙发,

阳光,椰林,细腻的沙滩,

离开Induruwa的那天,和雨晨再一次来到这,这一次,

感受到了其让人心跳不已的活力。

由于本托塔河的宽阔平静和迷人的海滩,

这里成为水上项目和度假的天堂。

骑摩托艇

初次尝试摩托艇,水波的起伏偶尔带来的腾空一跃更是释放了身体和心里的所有压力。与这种力量感并存的是海滩的温柔妩媚:这里的沙滩绵软细腻,踩上去就像厚实的细绒地毯,清凉的海水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灿烂的阳光下享受着日光浴,长椅上一杯新鲜的果汁唤醒所有对夏日的记忆。

Mirissa(美蕊莎)

美蕊莎是斯里兰卡著名的观鲸圣地,每年11月-次年3月是最佳观鲸季。并不知道怎么为Mirissa选了这个译名,也许这个译名看起来像个漂亮的女孩。

从本托塔回到Induruwa乘坐前往美蕊莎的公交车,是看到巨大的美丽的哺乳动物——蓝鲸的第一个考验。斯里兰卡的公交车非常的便宜快捷,代价是在随意的站点、没有站牌和标号的车、不报站的困扰中找到乘车的技巧:找车站的当地人送你到正确的车上、向司机确认你的目的地、拜托售票员提醒你下车、努力坐稳以免被甩出车外。等候格外漫长,去美蕊莎的那趟车姗姗来迟——看着天边的天蝎座一点点亮起来(杨同学教我辨别的星座中我只找到了这个),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等到了这辆公交车,车站边上等生意的热心的突突车司机把我们送上车后才离开,让我们在夜色中多了一丝安慰。          在说着异国语言的异国面孔中,坐一辆不报站且开得飞快的车其实并不是一件太轻松的事,特别是在上车不一会儿车就停到了一个像车站一样的地方,然后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人都开始快速下车的时候。预计到达美蕊莎的时间是三小时,这样的情景让我怀疑搭错了车;询问了身边一个女孩后才知道这是长途公交车的休息时间,15分钟里大家可以下车买些吃的。昏昏欲睡的三小时后,到达了深夜的美蕊莎。

第二天六点半,我们便动身前往观鲸的游轮。于是便迎来了第二个考验:颠簸的船。这四个字绝对不能充分形容这艘看起来还算大的双层游轮在海上的剧烈晃动。 那感觉就像是在一口漏水的大锅里被来回翻炒;甚至在那天晚上的睡梦里,我都在体验着这种感觉。没有人敢把电子设备拿出来,晃动的船只上站着不摔倒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很想知道纪录片里那些画质绝美的鲸鱼和海豚是怎么拍下来的。不少吃过船家提供的晕船药的人们呕吐不已,所幸我没有晕船,否则一定没法跑到船头甲板上去看鲸鱼。

最后一个考验是在船头站住并睁开眼。这件小事在海上成为一道难题。船头地方狭小,被海浪时而顶起时而抛下的船头成为了真实升级版的“激流勇进”,双手要紧紧握着光滑的栏杆,时不时有浪头拍上来,把全身浇得湿透,咸涩的海水流到眼睛里,阳光照着,眼睛生疼,好半天才睁得开。这个考验使我错过了第一头鲸鱼引得人们激动尖叫的尾巴,只看到了它喷出的白色的气柱。好在我们很幸运,这一程我们看到了四次鲸鱼,这些美丽的大家伙的每一次出现都让所有通过考验的人们振奋不已。

明媚阳光下那转瞬即逝的“水柱”,露出海面的巨大躯体的一小部分,都展示了这种神奇生物惊人的庞大和风采。

中午从海上回来,在当地有名的老牌露天餐厅Wadiya Restaurant用过海鲜拼盘和Rotti后,就动身前往Tissamaharama了。

Tissamaharama—Yala(亚拉)

上面那个长长的地名当地人都懒得把它叫全,一般简称“Tissa”,听起来干脆利落。名字虽长却并无太多与之匹配的话题。 作为在清晨前往亚拉国家公园的中转站,这里是人们晚上住宿和预定进入亚拉的吉普车的地方。

Tissa

在Tissa的客栈River Face Inn令我印象深刻,舒适漂亮,设施完备,关键是有一个一头小卷发、人超级好的店主。在这里又华丽丽地被骗了——提前预定的吉普车在收了1000卢比定金后并没有如约在第二天清晨五点接我们,善良的店主帮我们找了另一辆吉普车,车费只收了与骗子商定好的除定金外的剩余部分,还为我们准备了早餐,这才让我们顺利地开启了亚拉之旅。

亚拉国家公园

我们的车上除我和雨晨外还有一个蛮有绅士风度的西班牙小哥,声音略哑,很好听。在亚拉国家公园门口,吉普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亚拉国家公园有“小非洲”的美称,里面有很多野生动物,坐在有高大顶棚的吉普车上,在飞扬的尘土中看见各种野生动物,有种掉进《动物世界》里的感觉。司机谙熟在我们看来并无差别的道路,飞快地颠簸在尘土飞扬的灌木间寻找着动物们的身影。

觊觎着饮水的鹿群的鳄鱼,缓慢穿越道路的蜥蜴,戏水的健硕的水牛,感觉随时都会伸进鼻子来的象群,活泼灵巧的猴子,树荫下的孔雀……它们都近在咫尺,近到看得见它们的毛发,仿佛也感受得到它们热热的鼻息。当然,也在西班牙小哥低声的惊叹中学到了不少关于动物的英文单词……

各种动物

最有趣的一幕发生在看到锡兰豹的时候。接到发现锡兰豹的电话,司机飞快地驶向那里。豹是比较难看到的动物,一旦有司机发现,就会通知其他的司机,十几辆吉普车停在距离两头锡兰豹几十米远的地方,车上的人们兴奋地压低声音交流,用各种或专业或小巧的设备观望、拍摄,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古人围猎的场景,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以这样的方式重现着与从前惊人相似的情景;不同的是,今日我们的眼里是欣赏而非杀戮。


Nuwara Eliya(努沃勒埃利耶)

努沃勒埃利耶

散去了西部和南部的潮热,中部山区的凉爽为初到努沃勒埃利耶的人们送去一丝秋日般的惬意。山路盘旋向上,两边的山谷和瀑布为漫长的路途增添了几分趣味。努沃勒埃利耶没有了强烈的阳光、明媚的沙滩和蔚蓝的海水,却有着盘旋的山路、葱茏的山谷和弥漫的山雾;整座城都有一种静谧又安抚人心的气息。相比起西南部一些开发较早的旅游城市,这里的人们也更为淳朴真诚。

早晨,穿过略带寒意的雾气,和新一天的阳光一起来到霍顿平原(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开始了长达四小时的徒步。说是平原,脚下的路却并不十分平坦。 伴随着太阳一点点高升,原本冷得发抖的徒步者们开始脱去外衣、补充水分,平原也变得明亮起来。

world's end

之后的路又平坦起来,偶尔清风吹过,凉爽舒适,景色也展示出属于平原的那份开阔与宁静。这里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草色苍茫的平原上,亮丽却不失和谐,就像绒毯上精美的图案。天空中稀疏的几片云在起起伏伏被草覆盖的小山丘上投下暗色的阴影,衬托得平原更加有层次感,风不吹的时候,愈加让人觉得宛在画中。穿过这片平坦,登上一座山丘,植被变得茂密起来,遮天蔽日。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被筛下来,斑斑驳驳落在裸露的岩石上,让人感到恍恍惚惚,越发不真实。        在林荫中穿梭前行,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的水声,告知疲惫的人们贝克瀑布(Baker's Falls)的所在。这名字感觉很亲切,不知这里是不是也住着一位大侦探(*^__^*) 。走近瀑布,看着水帘一泻而下,所有疲惫和燥热一扫而空,水雾喷在脸上,蒸发出自然的味道。

努沃勒埃利耶

贝克瀑布之后的小半程,依旧是略有起伏的平原。偶尔有成群的僧侣缓缓走过,让空旷安静的平原平添了一丝不可侵犯的神圣。结束了四个小时的徒步,听到后面金发碧眼的妹子们嚷嚷着对其的评价是“Exhausted",不过看到那样的美景,这一点汗水也值得了。

从霍顿平原下来后,突突车又带我们去了新西兰牧场(Newzaland Farm)。

新西兰牧场 奶牛们

下午,沿着盘山公路盘旋向下,一片片翠绿的茶园映入眼帘,零星有穿着鲜艳的采茶女忙碌在一丛丛茶树间,离得很远,却仿佛已嗅到茶香。Nuwara Eliya是生产锡兰高山红茶的茶乡,闻名世界的Mackwoods茶厂就坐落在这里。在Mackwoods茶厂,了解了锡兰红茶的起源,参观了茶的生产过程,茶香盈溢,神清气爽。

努沃勒埃利耶整座城依山而建,那些著名的景点也都像分布在多层蛋糕上的精致雕花,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味道。淳朴的人们生活在这仙境,让我不免心生打扰了这清净之地的愧疚。

多年以后,若你我有幸再次来到这座高山小城,愿灵魂依旧能够似今日这般被洗礼。

Kandy(康提)

Kandy(康提)

在讲圣城康提之前,就像我曾经历的那样,要先体验一下斯里兰卡最著名的两条火车线路之二:高山火车。

从努沃勒埃利耶到康提这几小时,我收获了前所未有且终生难忘的经历。这段火车线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出名:整个线路穿梭在高山之间,多样的植被,富有层次的景观,大大小小的茶园,让人仿佛乘坐着穿梭机穿梭于没有尽头的绿色海洋,每一次呼吸都洗净周身污浊。

然而这段路途让我如此难忘的原因绝不止于此。有名的线路客流量不小,买了二等票的我们上车后没有找到座位,几个可爱的兰卡小朋友挤到一起,为我让出一个座位来。

可爱的小朋友们

我坐下后,他们就开始争先恐后地给我们讲他们的家庭,他们爱吃的食物,好奇地问我的名字,问中国的样子;塞给我又酸又涩又辣的不知名的小吃,看着他们真诚清澈的眼睛,我努力忍着才没吐出来……

兰卡的火车一如自由快乐的兰卡人,同样予人毫无束缚的自在。车窗洞开,车门大敞。在我看来,最好的座位绝不是车窗封闭、空调关照的一等座,而是坐在车门边,感受山风吹过,丝丝细雨入怀。满眼的翠色,或深或浅,或高或低,都印染出别样画卷。当列车行至架在山谷间的桥,向下俯视车外,感觉就像飞在山谷间,惊险又梦幻。恐怕也只有在斯里兰卡,幸得此情此景。

兰卡火车

难忘的高山火车到达圣城康提的时候已临近中午,在努沃的凉爽又被炎热取代,让人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的热烈。正值一年一度的佛牙节,整座古城满是节日的欢庆气息和佛教的虔诚氛围。

作为康提王国最后的首都,康提理所当然地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佛牙寺内释迦牟尼佛祖的佛牙舍利也让这里成为佛教徒的圣地,这里的佛教徒们虔诚地相信在康提的祈祷会极大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康提身居内陆,却拥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美丽的大湖——康提湖(Kandy Lake),重要的建筑都环湖而建,整座城又是众山环绕,在古代这些山阻挡了敌人的入侵,如今应是阻隔了尘世喧嚣,让这座圣城热闹却不失肃穆。

距离康提约半小时车程的佩拉尼亚皇家植物园(Peradeniya  Royal Botanic Garden)再一次让我领略了热带植物的多样性。这里有很多从未见过也叫不上名字(遗憾英文词汇量实在少……)的植物,也有熟知名字却生长出独特姿态的花草树木,或高耸笔直或夸张倾斜的树,或光滑粗壮或枯瘦扭曲的枝干,或简洁整齐或精致错杂的花丛……

不同的展区生长出各色植物,一如形态各异的人。静中有动,摇曳出生命的舞姿。一颗枝叶繁茂的古树上栖息着一群猴子,长幼齐聚,很是热闹;灌木与大树间穿梭着小巧机敏的松鼠,动作快得只看得见毛茸茸的大尾巴一晃而过;多彩的鸟儿们叫声各异,组成奇特的和声。一切都在安静中释放着生命的活力,极尽所能向上,倾其所有生长。

佩拉尼亚皇家植物园

回到康提城内,已是黄昏时分,城内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为晚上盛大的佛牙节游行做准备,人们已经开始在游行街道两边寻找自己提前预定或者临时寻找的位置,以求观赏游行的最佳视角。我不顾自己是否还有一席之地,急匆匆赶向康提湖畔的佛牙寺。但遗憾的是由于佛牙节期间的佛教活动,我赶到的时候这座供奉着佛祖舍利的白色佛寺已经关闭了,只能在铁门外看着寺内穿着白色纱丽和围裹长裙的善男信女们为着佛寺的仪式进进出出忙碌着。由于行程紧张,在康提只有这一天的时间,无缘佛牙寺和舍利,为在康提的时光增添了一丝遗憾,丽红姐“留点遗憾也好”的安慰在这浓厚的佛教气氛里也多了些许禅意。

佛牙寺

于是,再次回到游行街道上的我想要寻找到一个好位置便是不大可能的了。正当我万分沮丧的时候,路边第一排提前预定的坐席里,一个怀着宝宝的兰卡阿姨让了一些位置给我,微笑着示意我坐在她旁边。我有些不好意思,她又拍拍身边的位置,坚持邀请我坐下。就这样,善良大方的兰卡人让我这个迟到的客人有了最好的观看游行的坐席。

游行开始了。首先是几个年轻男孩子用手里的长鞭抽打着地面缓缓前行,鞭声清脆,震耳欲聋。街道两边开始有人向着鞭子抽打过的地面投银色的硬币,硬币叮叮当当地落在地上,十分悦耳。正在我好奇地观望时,身旁的那位阿姨递给我一枚硬币,告诉我也投到地上去。我学着她的样子将那枚硬币用力投向路中央,然后双手合十虔诚地许愿。之后,便有人将路面上数不清的硬币收集起来,据说这些钱会捐给佛寺。紧随其后的是手持两端装有炭火的铁杆的男子们的队伍,他们转动着铁杆,两端烧得正旺的火焰划过夜空,成了一个个明亮的火圈。之后便是交替出场的大象、乐器、舞蹈。

打鞭子

古老的歌谣和着独特的乐器,热情的舞步踏着热烈的鼓点,两边的火把时不时会掉下火星来,落在地上;炙热的火离得那么近,将我的脸映得灼热,心里也像点了火把,兴奋地燃烧着。穿戴着各色彩灯和披挂的大象们缓慢走在每个方阵的最前端,为游行融入了自然与壮美。鼓点,歌声,舞蹈,火焰,热烈得令身体的每一寸燃烧起来。当晚躺在床上,脸颊仿佛仍是滚烫的温度,眼前仍是黝黑健壮的身躯舞动;耳畔依旧回荡着那时急时缓的鼓点,声声入耳,声声入梦。

游行

Sigiriya(锡吉里耶)

热烈终归于平静。康提的清晨寂静冷清,散发着肃穆气息,空气里弥漫着狂欢后残留的火把的味道,依稀勾勒出昨日欢腾。晨雾中,我前往斯里兰卡之行的终点站——锡吉里耶狮子岩。

晨雾中,我前往斯里兰卡之行的终点站——锡吉里耶狮子岩。去往狮子岩的路上,参观了香料园,认识了一位中文说得很棒的兰卡小哥。听着他用发音奇怪但很流利的中文介绍小豆蔻、胡椒、肉桂等香料和回答我的问题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近半个月以来,第一次对着一张非中国面孔用中文交流,着实很有趣。

锡吉里耶狮子岩

世界第八大奇迹果然名不虚传。景区外就看到了好多游客,穿过一片平地,近乎垂直的巨大岩石平地突起,显得突兀壮观。我的当地向导英语说得很清楚,口音好很多,一路上他为我讲述了许多关于狮子岩的有趣的事。他讲了狮子岩的历史:公元5世纪,阿努拉德普勒的王子Kassapa弑父篡位,为了防止流落在印度的弟弟复仇,他在这巨大陡峭的岩石上修建了坚实的宫殿。但仅11年后,弟弟就打败了他,并将宫殿捐给了僧人们。

狮子岩脚下是构造巧妙,雕刻精致的皇家花园,花园呈对称分布,供国王消遣、避暑和游玩。攀登狮子岩很容易联想到长城和悬空寺——数千级台阶和修在岩壁上、通向陡峭岩壁上精美壁画的开放式旋转楼梯。在大约一半高度处,人群开始集中起来,在峭壁上狭小的旋转楼梯前等候一睹数千年前的精美壁画。终于随队列移到了入口处,楼梯比从外面看上去更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沿着旋转楼梯到达壁画前,可能是由于岩壁的保护,这里的壁画保存得惊人的完好,精细的画工,明丽的色泽,刻画的女性形象有一种特别的古典美,有人说是国王的嫔妃们,也有人说是佛教密教重要人物之一。

从画着壁画的崖壁处下来后,是一面暗橙色的光滑的墙壁,叫做镜子墙(Mirror Wall)。光滑得有些反光的是一层光滑的釉,墙上还有一些古代游客留下的涂鸦。这些来自几个世纪前的先人的感想显得十分神秘,我看不懂他们的文字,向导告诉我一句蛮有意思的,大意是:“那些胸前有金色项链的女人很吸引我,看到她们后,我觉得天堂也不是很好。”随意的涂鸦写出了古人看过壁画的感想,令人惊奇地,他的话表达出了我近乎相同的感受。原来过了几千年,我们对美的崇尚,从未改变。

狮子岩

绕过岩石正面是有着狮子形象的入口,通向狮子岩顶。入口是狮口,两边是雕刻精细逼真的狮爪。通往岩顶的路狭窄陡峭,很是惊险,需要万分小心;在炽烈的阳光下,不一会就满头大汗了。偶尔停下,脚下的风景美不胜收。大片的森林中零星几块巨石显得有些突兀,远处矗立着一座不知名的白色高大佛像,岩脚下那些花园更显现出对称图案的美感。

还有一些事:美食

斯里兰卡物产丰富,美食自然不会缺少。当地人的主食多为各种咖喱米饭,肉类果蔬香料,食材丰富,口味多偏辛辣,米饭干而散,尽管极富盛名,大多数的国人却不喜欢这一食物,以至于到Food City(斯里兰卡最大的连锁超市)里买来食材自己烹饪。

斯里兰卡美食

我个人倒是蛮喜欢一些小吃和早餐供应的食物。比如Kutto,Hopper,Rotti,至于三者的区别……见图(上:Hopper;左:Rotti;右:Kutto)

最喜欢的三样食物:水果,酸奶和海鲜——物美价廉。热带的水果真的是难以言喻的丰富和好吃:黄金椰子,菠萝,木瓜,木苹果,榴莲,红毛丹……在斯里兰卡,香蕉有20多种,黄金椰子也是随处可见。

新鲜的热带水果

走在路上,在路边漂亮鲜艳的水果摊花大约几元人民币,就可以吃到饱……斯里兰卡的奶制品也很有名。超市里满满一冷柜大大小小的酸奶,成为每日必备。冰凉细滑的酸奶入口即化,口感细腻,奶香浓郁,着实让人上瘾。至于海鲜,这座印度洋上的海岛自然盛产。海鲜品种繁多,肉质鲜美,价格便宜到难以置信;做法或简单粗制保留原汁原味,或参考多国做法精制给人舌尖的享受,搭配新鲜的果汁或刚烤的小面包,绝佳地满足了人类最原始的口腹之欲。

海鲜

旅友

虽说是一个人踏上旅程,这一路却并不孤单。在民宿,在路上,在景区,总能遇到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朋友们。有机场偶遇的在IVHQ志愿修缮寺庙的新蕊;一起闲逛科伦坡的子葳;穿梭在加勒大街小巷的林珏、汇芸、予欣;在夜晚的海边教我看星座和银河的杨同学;志愿者基地相识后相伴Bentota,Mirissa,Tissa,Yala四城、兽医专业的雨晨;教会我很多技巧和道理、八条进藏线都走过的云大老师丽红姐,还有行前相识、从未谋面却聊了一路的佳妮姐……

旅途的意义在景、在食、在友。有缘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角落相遇,短暂的陪伴也赠与彼此最美的记忆。

这篇写了太久的文章献给经历,

成长和回忆,

也献给那些孤独却不寂寞的日子。

独自行走着,

看见你,

看见自己。

相关文章

  • 斯里兰卡:独自行走着,看见了你

    5253千米, 飞行时间8小时35分, 我来到这个 马可·波罗认为最美丽的南亚岛屿。 ■杨淇然 选择兰卡开启国际志...

  • 寻人启事

    天上伴行的云, 森林里追逐的鹿, 走着走着就散了, 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看云想你, 看月想你, 但不知你去了哪里。...

  • 2021-01-25

    那些从小就认识的朋友,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一路走来,只落了个形单影只,孤独自知。

  • 《独自等待》

    我独自来到山顶 看到了美丽的夕阳 愿时光自此停留 走着走着 我遇见了灿烂的星空 愿你也在仰望星空 看着看着 等待着...

  • 走着走着就遇见了

    2018年初,因友人对我特别支持与鼓励,再三叮嘱我,才有了个人摄影集的诞生。 其实,我向来不喜欢张扬,只是默默地收...

  • 斯里兰卡行

    太累了,不想写太多字了。 来到了康提,兰卡的第二大城市。 这一天印象最深的就是照片中穿绿衣服那个大哥,把我花250...

  • 斯里兰卡行

    精彩都在这家酒店。 戴上手环的那刻起,酒店的全部消费场所就畅通无阻了,含了一日三餐以及全部的酒水,太适合不喜欢张罗...

  • 斯里兰卡行

    飞了八个小时,晕头晕脑地抵达了兰卡。跟国内有两个半小时的时差。兰卡时间凌晨两点才躺到床上。 所以,考察的第一天只能...

  • 斯里兰卡|真幸运,遇见了你

    我曾开玩笑似得说过一句话:大佬和情郎都是路上遇到的。 至今为止,无不例外,包括今年八月的锡兰之旅。 我一直认为,每...

  • 走着 走着

    走着,走着/ 偶然遇见了/ 你依着我/ 我偎着你/ 走着,走着/ 就要离远了/ 你恋着我/ 我眷着你/ 最好你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里兰卡:独自行走着,看见了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si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