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要讲的是“仁爱”

课堂要讲的是“仁爱”

作者: 宝应陈林 | 来源:发表于2021-09-29 20:57 被阅读0次

我们往往会说,课堂上必须流淌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爱,是的,在一个有爱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交流时无所顾忌,讨论时畅所欲言,教师会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将小眼睛和小脑筋在课堂上转动,而不是偷偷地溜到了教室之外,孩子的小心脏也应跳动在课堂上,然后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好奇的、高兴的、失落的……孩子也对教师充满着无限的信任,即使是那些调皮的孩子,那些特殊的孩子,也会被一种浓浓的爱的氛围所笼罩,所感化。

然而,仅此还不够,这种普世的爱,带来的只是安全感,也为那些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提供了港湾,但是那样的话,教师的作用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爱”可能针对所有人。但在课堂上,我们可能更要针对“一个人”。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你可能要针对“一个人”的内心,走进去,打开它,激活它,让它跳跃起来,让它所属的那个人成为他自己,这样,才可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当这样做的话,“爱”就是要有一点“目的性”“功利性”了。在课堂上,教师得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看看他在想什么,看看他对知识有怎样的反应,然后剖析他,走进他的内心,让他把对知识的想法表达出来。

也就是,教师要表现出对每一个孩子的真诚和对他们真心的帮助,当一个孩子眼睛里所闪现的光芒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要能用自己的眼神与这个孩子进行对接。

我想,这就是一种“仁爱”,我以为,在现当代,所谓“仁爱”就是能走进内心的爱,一种对他人负责的爱。

这样一说,孩子是否也应该对教师负责呢?是的,我想是的。这也应该是孩子的一种责任。教师不仅仅是为薪酬而工作,很多教师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而工作。他们为了一堂课,可能会付出超出薪酬的辛劳,他们为了一个孩子,花费的工夫可能也不是仅仅可以用薪酬来衡量的。所以,家长或者教师也有义务教育孩子,在课堂上,要对教师的劳动负责,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这种尊重,最好的表现,就是对教师工作的配合,比如,教师让孩子动脑筋了,孩子要真的去动脑筋,教师要让孩子小组合作了,孩子要真的沉浸到那沟通和协调当中,教师要孩子做作业了,孩子就真的要认真完成。学习看起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具有“仁爱”精神的孩子,也要懂得“为教师而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为教师而学习,实际上就是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学习,我想,这一点也不错。

“仁者,人也!”也就是,在课堂上,要流淌着一种“双方”的爱,流淌着一种“我和你”的爱(马丁·布伯),这样的爱,才能真正谱写高效益课堂的篇章。

相关文章

  • 课堂要讲的是“仁爱”

    我们往往会说,课堂上必须流淌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爱,是的,在一个有爱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交流时无所顾忌,讨...

  • 2020-11-10

    致良知课堂【仁是需要践行的一种大爱】 仁爱是智慧的源泉,仁爱也是勇气的来源,仁爱更是信任的基础。 “仁”是动态的...

  • 为什么谈课堂需要“仁爱”?

    当然是因为当下的很多课堂缺少仁爱精神,“仁”具有内核的意思,课堂主要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更需要一种发自“内核”的爱...

  •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公益)防治污染事关你我

    中原区;郑月月,王书强报道 2018 年11月23日下午,河北沧州新华高新课堂全体志愿者联合仁爱课堂志愿...

  • 仁爱

  • 仁爱

    2018年4月4日上午十点半,仁爱.千家爱顺德区域的义工在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 小...

  • 仁爱

    圣灵九果之首果,可谓要也。 仁爱当今汉语解释为:宽仁、慈爱,富有同情心,对所有的人从不生坏心。 仁爱之品是站在对方...

  • 仁爱

    昨晚他按门铃,没有开。在窗口前看到路灯下的他,低头看着什么,然后扭头很久很久地看着窗户,就是因为这样,我觉得给他电...

  • 仁爱

    最近从电视节目《朗读者》中了解了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他把一生的财富积累都贡献出来,资助贫困的学生。他临终前对...

  • 仁爱

    我本以仁爱的名义感化你, 引领你走上正途。 可是到后来我才发现, 你已无药可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要讲的是“仁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xs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