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会说,课堂上必须流淌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爱,是的,在一个有爱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交流时无所顾忌,讨论时畅所欲言,教师会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将小眼睛和小脑筋在课堂上转动,而不是偷偷地溜到了教室之外,孩子的小心脏也应跳动在课堂上,然后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好奇的、高兴的、失落的……孩子也对教师充满着无限的信任,即使是那些调皮的孩子,那些特殊的孩子,也会被一种浓浓的爱的氛围所笼罩,所感化。
然而,仅此还不够,这种普世的爱,带来的只是安全感,也为那些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提供了港湾,但是那样的话,教师的作用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爱”可能针对所有人。但在课堂上,我们可能更要针对“一个人”。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你可能要针对“一个人”的内心,走进去,打开它,激活它,让它跳跃起来,让它所属的那个人成为他自己,这样,才可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当这样做的话,“爱”就是要有一点“目的性”“功利性”了。在课堂上,教师得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看看他在想什么,看看他对知识有怎样的反应,然后剖析他,走进他的内心,让他把对知识的想法表达出来。
也就是,教师要表现出对每一个孩子的真诚和对他们真心的帮助,当一个孩子眼睛里所闪现的光芒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要能用自己的眼神与这个孩子进行对接。
我想,这就是一种“仁爱”,我以为,在现当代,所谓“仁爱”就是能走进内心的爱,一种对他人负责的爱。
这样一说,孩子是否也应该对教师负责呢?是的,我想是的。这也应该是孩子的一种责任。教师不仅仅是为薪酬而工作,很多教师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而工作。他们为了一堂课,可能会付出超出薪酬的辛劳,他们为了一个孩子,花费的工夫可能也不是仅仅可以用薪酬来衡量的。所以,家长或者教师也有义务教育孩子,在课堂上,要对教师的劳动负责,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这种尊重,最好的表现,就是对教师工作的配合,比如,教师让孩子动脑筋了,孩子要真的去动脑筋,教师要让孩子小组合作了,孩子要真的沉浸到那沟通和协调当中,教师要孩子做作业了,孩子就真的要认真完成。学习看起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具有“仁爱”精神的孩子,也要懂得“为教师而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为教师而学习,实际上就是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学习,我想,这一点也不错。
“仁者,人也!”也就是,在课堂上,要流淌着一种“双方”的爱,流淌着一种“我和你”的爱(马丁·布伯),这样的爱,才能真正谱写高效益课堂的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