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4.4.2)
在作业讲评时,有时需要先出示正确解答,有时则需要先出示反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案例一:根据算式36÷6=6,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37÷6=( ) 38÷6=( ) 41÷6=( ) 42÷6=( )
有多位学生写出的结果只有商没有余数,表达不完整。
怎么讲评?
先出示正确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由来。
师:37÷6=6……1,所以第一个算式把结果补充完整,应该在括号里填上6……1。
出示错误解答:37÷6=6。
师:如果这样写,那就犯了什么错误?
生:余数没有写。
生:这样算式就不成立了!因为6乘6等于36,不是37。
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如果只写等于6,这个算式就是错误的,因为6乘6等于36,不等于37,所以要把结果写完整,应该怎么写?
生:37÷6=6……1。
师:后面还有哪几题也需要特别注意?
生:38÷6=6……2
生:41÷6=6……5
师:遇到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把商和余数都写出来,这样算式才完整,才准确。
上述问题,学生错误很多。分析原因,主要是习惯了只在等于号后面写一个数,因此,需要先出示正确写法,再从算式的正确性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有余数的除法,不仅需要写出商,而且需要写出余数,否则算式不完整。
案例二:一根绳子长26米,每4米剪成一段,一共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一共要剪几次?
普遍的解答为:
26÷4=6(段)……2(米)
6-1=5( 次)
答:一共要剪成这样的6段,一共要剪5次。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与实际相悖。
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判断呢?
那仍然与已经学习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有关。在没有余数的除法当中,要剪成的段数都比要剪的次数多1,所以如果要剪6段,那就只需要剪5次。
但是,在有余数的除法当中呢?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余下的部分也要剪一次,所以剪成几段,就需要剪几次。这一点,学生首次遇到,凭借惯性思维,进行负迁移,自然就会出现错误解答而不自知。遇到这样的问题,则需要先出示错误解答,并且明确告知这样的解答是错误的,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为什么错?正确解答应是怎样?
师:可以剪成6段,还剩2米,所以,一共可以剪成6段,那么,要剪几次呢?
有同学说要剪5次,因为6-1=5,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呢?
谁有办法带着大家一起分一分,看一看?
生:可以画图。
指名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因为剪成6段还剩2米,所以一共需要剪6次。
师:如果这根绳长是24米,每4米剪成一段,要剪成几段?要剪几次呢?
生:24÷4=6(段),要剪6段。6-1=5,要剪5次。
师:也可以像刚才这样,画一画,检验一下。
生自行检验。
师:比较一下绳长24米和绳长26米,剪成的段数一样,要剪的次数为什么不一样?
生:因为一个有余数,一个没有余数。
师:是的,有余数,会带来很多新变化,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并且解答完成以后,还需要做什么?
生:检验。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学生独立练习当中错误较多的问题,都属于已有知识或者方法的负面迁移,但是在具体讲评时,出示反例的时机并不一样,有时要前置,有时要后置,依学生错误的类型而定,属于知道类的,需先出示正确解答,再规避错误写法,如案例一;属于理解类的,可出示错误解答,组织讨论辨析,帮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需要每次都像第一次遇到,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再努力给出正确解答。
每天都在问题当中,每天都需保持思考的状态,这一点和学生解决问题是同样的要求。
----2024年4月2日,写于桂山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