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黄金荣——《旧中国"帮主"黄金荣》第二部

解读黄金荣——《旧中国"帮主"黄金荣》第二部

作者: 歪才大白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23:02 被阅读27次

哈喽,大家好,我是白话老歪。

咋天我们阅读第一部的最后三个章节,知道了出生苏州的黄金荣,是因为其父亲贪赃枉法事情败露,举家迁往上海的。

1879年12月底,黄炳泉带全家到了上海,住在南市张家界,黄金荣就在附近的庙宇孟将堂内的私塾读书。

黄炳泉为啥选南市定居?这也与黄炳泉职业有关。

当时的南市张家界,居住的大多是一些退役的旧军武官和捕快差役。都算是黄炳泉同行。

黄金荣少小玩皮,不认真读书,头恼却非常灵活。加上对这些人的崇拜,耳濡目染,那些差役行规,江湖黑话从小就一古脑儿记在心里。

这在这南市区,黄金荣认识了第一个江湖混混签子福生陈世昌。

这个陈世昌,当时的主要职业,是在南市天后宫外摆一个地摊,用三根红木签子插在地上,供游人用竹圈扔去投套,套中了的可得几只角币。签子福生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这是一种赚小孩钱的勾当,黄金荣就是在这个地摊上认识他的。

这个陈世昌,垄断了天后宫一带居民的婚丧嫁娶的锣鼓乐手和仪仗队,俗称吃"红白饭"的。且又精通赌术,麻将、牌九、押宝样样高明,在南市网罗了一些混混,颇有些名气。

他接触几次黄金荣后,觉得这个麻皮少年聪明伶俐,孺子可教,便决定绸教一番。

黄金荣虽然读书不行,学那些歪门邪道倒很容易上趟儿。那些千术、扯白、炸毛的手段,没多长时间便悉数精通。经常逃学跟陈世昌几个去小北门赌窝鬼混,他父亲黄炳泉还蒙在鼓里。

只到有一天寒冬深夜,黄金荣在赌桌上出千被人识破。输得身无分文被人扒了衣裤鞋子,光着身子冷了个半死,半夜里爬了回来他爹爹才发现了原委。

黄炳泉完全清楚儿子的习性,得想个法子阻止。不然儿子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混迹赌场的白相人。

白相人是上海的地方俚语,就是混混、无所事事的人。

等到黄金荣风寒调养好了,他爹也把出路安排好了。.书念不进去,干脆送去店铺当学徒做伙计得了。

黄炳泉托人将儿子介绍给了城隍庙的一家裱画店当学徒。这是一爿老店,名叫"萃华堂"被画店。

黄金荣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城隍庙。前面讲了黄金荣的姐姐,他父亲咋不送去女儿家店里学徒呢?原因是黄炳泉知道儿子玩皮,一家人宠养惯了,自己女儿束他不住。

再一个也因为萃华堂是老店面,根深叶茂,店大伙计多。

正月十六,黄炳泉备下礼物,亲自将儿子送去萃华堂裱画店,拜老板黄全浦为师。写就了拜师投名帖,约定了学徒期,每月月俸钱,拜师见证人等,具名盖章,单等吉曰开门营业,学徒见习不提。

从裱画店回来的当天晚上,黄炳泉病倒了。不出一个月,就死去了。

这是1881年的早春时节。这一年,黄金荣才十四岁。这个失去了父亲的少年,开始独立闯世界了,

解读黄金荣——《旧中国"帮主"黄金荣》第二部第一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黄金荣——《旧中国"帮主"黄金荣》第二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af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