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部分:自律

第一部分:自律

作者: modo007 | 来源:发表于2016-02-21 22:54 被阅读0次

    【注:全文摘自《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led》),作者:(美国)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心理学家】

    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自律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你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

    一、推迟满足感

    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父母的过错』

    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常常告诫孩子: “照我的话去做,不过别去学我。”他们酗酒无度,或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们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缺少长辈的尊严和理性;他们形容邋遢、一塌糊涂,甚至偷懒耍滑、背信弃义。他们的生活毫无章法,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样位高权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的对象,自然把父母处理问题的办法全盘接受下来,并视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任意妄为,孩子们同样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

    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对子女的爱也同样如此。

    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照顾他们、陪伴他们。让孩子学会自律,也需要时间。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其需要,就不知道他们在自律方面,还需要哪些条件。......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

    聪明的父母决不会这样做。他们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

    哪怕孩子犯了大错,他们也恰当运用敦促、鼓励、表扬,或必要的警告和责备。他们灵活调整孩子的发展方向,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吃蛋糕、做功课、撒谎、欺骗、逃避任务……他们也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他们掌握分寸,张弛有度。他们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适时亲吻、拥抱、爱抚他们,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感受到的重视程度。就越是强烈。

    有的父母为掩饰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败。就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云云,但真相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不会被谎言和欺骗长期蒙蔽。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父母一再出尔反尔,只会让他们渐失信心。即便他们表面不会牢骚不断,或大发雷霆,可父母的教导和许诺,近乎一钱不值。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孩子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遗弃。

    很多孩子没有这种运气,从幼年起......因为没有父母的爱的保证,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有些父母贪图省事,想让家庭教育更快生效,动用威吓性的“遗弃”手段告诫孩子:“照我的话做,不然我绝不会爱你。你可以想象,你会落得什么下场!”——那当然意味着抛弃和死亡。父母把爱心丢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缺乏人性的专制,这使得孩子对未来充满恐惧。
    他们觉得世界不安全,甚至把世界看成是地狱,这种感觉会一直带到成年时期。他们不愿推迟满足感和安全感,更想选择当即透支快乐和满足。他们觉得未来遥远而渺茫,让他们缺乏起码的信赖感,哪怕未来要比现在好过许多倍,他们也宁可选择得过且过。

    『解决问题的时机』

    我相信除非存在智力障碍,不然只要花时间学习,就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许多人都没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就像我对待机械问题的态度一样。

    问题没有消失,它们仍继续存在。它们是妨碍心灵成长的永远的障碍。
    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

    和那些缺乏耐心、想让问题马上解决的态度相比。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更低级,也更有破坏性,那就是希望问题自行消失。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只有解决“忽视问题”这一问题,他才能继续解决其他问题,才能走向下一步——世界上所有的心理治疗,本质上莫不如此。

    大多数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

    连续数月乃至数年都无任何举措,只可一味拖延。父母做出某些决定的确报难,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个别问题可能消失,但终归是极少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二、承担责任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避之惟恐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显然一点好处也没有;指望别人解决,也不是聪明的做法。惟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 “这是我的问题,还是由我来解决!”相当多的人只想逃避,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 “出现这个问题,不是我而是别人的原因.是别人拖累了我,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

    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不少人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

    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把别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内疚感;而在别的问题上,他们却一推了之。

    几乎人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官能症或人格失调症。

    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评估责任归属,必然让我们感觉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倾向。从内心出发,做出权衡,当事人须自我反省,其中的痛苦和折磨,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好逸恶劳显然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需要多年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 “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

    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嫁祸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子女。他们不履行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需要的爱和关心。孩子的德行或学业出现问题,他们从来不会自我检讨,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要么就抱怨和指责别的孩子,认为是他们“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嫁祸于人显然是有意逃避责任。

    父母常常指责孩子: “你们这些孩子,都快把我逼疯了!” “要不是你们这些捣蛋鬼,我才不会跟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你们的妈妈神经衰弱,都是你们造成的!” “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们,我原本可以顺利读完大学,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他们为孩子日后逃避责任提供了榜样,还给孩子这样的信息: “我的婚姻很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完全是你们的责任。”孩子无法理解这种指责多么不合理,就将责任归咎于自己,由此成了神经官能症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调症状,孩子自身也会出现人格失调症或神经官能症,长辈的问题影响下一代成长,这种情形司空见惯,遗患无穷。

    患有人格失调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是反面的榜样。

    他们的病情,也会影响到婚姻、交友和事业。他们不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导致人生问题重重。前面说过,面对问题要挺身而出,不然它们会永远存在,人格失调症患者完全背离这种做法,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上司,或者推给其他抽象事物——带来“坏的影响”的组织机构,比如学校、政府、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社会制度、时代潮流等等,但问题却始终存在。他们推卸责任时,可能感觉舒服和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集体、社会的负担。
    人格失调症患者把痛苦转移到集体和社会身上,让入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美国黑人作家)一句流行的话: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逃避自由』

    我的时间是我的责任,如何安排时间,应由我自行负责,而且只有我本人才有权处理优先次序。

    我的负担沉重,并非是职业的残酷性使然,不是命运造成的结果,也不是上司残忍的逼迫,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方式。出现问题,是我没有及时改变工作方式。想通了这一切,我的状况就有了改变。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又想极力规避这种痛苦。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埃里克·弗洛姆将其所著的讨论纳粹主义和集权主义的专论命名为

    《逃避自由》

    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成年人,应当自己做主。

    幼小的孩子依赖父母,当然情有可原,父母独断专行,孩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头脑清醒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则可不受限制,做出适合的选择。诚然,选择也不意味着没有痛苦,自由不意味着与痛苦绝缘,不妨“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相信世界上存在压迫性的力量,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自由与之对抗。
    希尔德·布鲁茨博士在她的《心理学研究》前言部分,这样解释一般病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

    “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病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

    他们感到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

    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

    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自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av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