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一位阿姨做平衡轮,但阿姨说她已经退休了,没有啥操心的事情。我抱着聊天的心态和阿姨语音,结果聊出来了阿姨的痛点和需求。
阿姨是个要强又爱学习而且负责任的老人。因为不放心孩子们干活,所以,她包办了所有的事情,让孩子养成了事事等靠要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儿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阿姨又不放心儿媳妇带孩子,便又亲自抚养到三岁,上幼儿园时,她又回到西安陪孙女上学,事无巨细的照顾中,阿姨怨声载道地说:儿子儿媳妇不管孩子,只知道玩,而且不出一分钱的生活费,还让我倒贴。
我说阿姨,这是您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觉得自己有价值,才能显得你的评价是对的。
您现在忧虑孙女的成长,您知道父母的不可替代性,但您不信任您的儿子儿媳能养好孩子。
“儿媳一直告诉自己的孩子奶奶懂教育呀,证明儿媳认同我的能力。”
“阿姨,您知道吗,这第一个意思是您能您来,第二个意思是您是来反衬儿媳的无知的,没有不会当妈的人,只有不想当妈的人,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迫于无奈没办法当妈的人,您觉得您属于哪种?”
“我属于最后一种,我现在觉得自己好累!我不想管了!”
“阿姨,这是您的需求对吗?”
“对”
“那阿姨,这个需要慢慢归还原本属于父母的责任,您想好了吗?您确认吗?”
“嗯,非常肯定!”
“好的,阿姨,那我们来做个平衡轮吧!”
于是在不断的引导和共情中,阿姨目标明确,方法也是自己想到了。关于如果遇到问题时的预设,阿姨没有回复我,但我知道阿姨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这次的练习非常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