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魔都”遇上“帝都”(下)

当“魔都”遇上“帝都”(下)

作者: 芳悦之境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22:24 被阅读32次

    最近正赶上闷热的三伏天,酷暑难耐,似乎对什么也提不起精神来,周末白天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在家吹着空调以“”葛优瘫“”的姿势追剧,于是我就看了《甄嬛传》,之前我都不爱看宫斗剧,总觉得这类嫔妃争宠的剧情实属无聊,看着添堵,毫无营养可言,但这次北京之行去了颐和园和圆明园,却让我对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皇帝与嫔妃们的故事有了兴趣。言归正传,那我们就接着上回讲下去,北京之行的第三天也是终结篇。

一早我们就来到了慈禧水道,慈禧水道是颐和园 的必经之路,过去是皇家御用河道(后来听人说,去颐和园没必要走慈禧水道,只是导游推荐的项目而已,乘坐公交更方便,你们懂的),其实就是一条运河,沿岸并没有特别的风景,不过既然上了船,听听导游的导游词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坐了一会船,就上了岸,立即有了西湖的即视感。同样的清雅秀丽的湖光山色,同样的柳树堤岸,当年的慈禧这是把西湖搬到了北京城啊。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那份期盼的心情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是颐和园。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不得不说,这远近闻名的皇家园林果然气派非凡。从以下的照片你们随意感受下吧.(其实是词穷,不知道怎么形容……)

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长廊彩绘属于“

苏式彩画

”,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一共2000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原名勤政殿。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

仁寿殿内吸引人的是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铜凤 ,排列于仁寿殿前,均空腹,是帝后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腹内燃起檀香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慈禧掌权后,便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权威。

颐和园景点很多,进入的门也多达7个。进入有不同的路线,颐和园大体可分为政治区,娱乐区和生活区。从东宫门进入一般采取以下路线第一站,政治区——(仁寿殿),第二站,娱乐区——(德和园),第三站,园藏文物区——(文昌院)<德和园出来后别右转对面直行两百米到 文昌院>,第三站——(文昌阁),第四站——(十七孔桥),第五站——(南湖岛),第六站——(原路返回文昌阁),第七站,生活区——(玉澜堂),第八站——( 宜芸馆 ),第九站——(永寿斋),第十站——( 乐寿堂 ),第十一站——(长廊邀月门),第十二站(佛香阁排云殿)。

坐在长廊上,远眺昆明湖,错落有致的皇家园林建筑依山傍水,耳边响起导游娓娓道来的讲解词,仿佛一个不小心就穿越到那个歌舞生平的朝代。

出了颐和园,直奔圆明园。众所周知,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后来由于英法联军的入侵,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面目全非,只有仅存的一些残垣断壁。不过既然作为遗址公园,国家政府还是对其进行了整修维护。虽然曾经的名园盛景无法去恢复,但是作为历史遗址,值得后人来瞻仰和纪念。怀着沉重而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一些残存的遗址(海晏堂遗址,远瀛观遗址,观水法遗址等)著名的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大水法遗址是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西洋楼景区的主景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是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大水法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将圆明园进行了浩劫,其中英军还放火焚烧,今仅存大水法、远瀛观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屹立在那里,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由于时间匆忙,走马观花地走了一遍圆明园遗址,参观完风水馆和电视塔已是黄昏。我们的北京之行到此也划上了句点。虽然行程有点赶,很多细节之处来不及细细去观摩,很多情绪尚未仔细酝酿。但是作为一个第一次来北京的观光客,北京在”我的印象城市“名册的分值还是很高的,人文情怀也好,历史背景也罢,更多的是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你去探究的欲望,化成一句话足以表达”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

再见,北京;

再见,帝都。

相关文章

  • 当“魔都”遇上“帝都”(下)

    最近正赶上闷热的三伏天,酷暑难耐,似乎对什么也提不起精神来,周末白天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在家...

  • 当“魔都”遇上“帝都”(上)

    趁着休年假期间,陪着爸妈去了趟北京,由于是临时决定的,当即报了个旅游团,敲定行程,飞机缓缓上升的那一刻,我才真...

  • 当"魔都"遇上"帝都"(

    都说来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 ”,第二天的行程则以目的地“八达岭长城”拉开了序幕,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

  • 我爱魔都

    北京,帝都 上海,魔都 飞行了1288公里,延误共计5个小时,一切该碰到的不该碰到的都遇上了,心有点儿累,当重新踏...

  • 耍都魔都帝都

    昨天午饭后,从成都飞上海。今日午饭后,从上海飞北京,一天半时间,在中国版图上划了一个大三角形。 耍都魔都帝都,快闪...

  • 妈妈们,你们造吗,宝宝需要的是金质睡眠

    你造吗,“魔都威宝”比“帝都威宝”睡得更好 调查:以帝都北京和魔都上海为例——帝都妈妈虽然身在北方,但对换尿布有着...

  • 中国帝都、魔都、妖都、梦都四大都市灵异档案

    北京——帝都 上海——魔都 南京——旧都(小魔都) 东莞——性都 广州——妖都(大妖都) 深圳——梦都 成都——成...

  • 帝都人看魔都

    春节有幸乘着低价飞机从北京飞上海探望在上海带外孙女的二姐,小住数日。 距上次来上海已有七年余,除了外滩的夜景对上海...

  • 跟着小喔游中国,感受东方魔都魅力

    帝都,旧都,妖都,废都......中国有太多别样称呼的城市,而作为魔都的上海有着很多玄而又玄的故事,千面魔都,光怪...

  • 上海被称为魔都!“魔”在哪里?

    老北京因为政治氛围浓厚,所以被称为“帝都”,东莞因为某种特殊服务被称为“性都”,而上海被称之为“魔都”,到底魔在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魔都”遇上“帝都”(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aw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