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0-30

2023-10-30

作者: 每天都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11:06 被阅读0次

    20231030

    《会痛的不是爱》336,337笔记及摘抄

    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现况,就无法期望向前移动


    罪疚感坚持要惩罚,错误只需要修正


    笔记及摘抄

    1 接纳真实的现况。不抗拒,不逃避,只接受。因为不管怎样如何,它已经发生了存在了,都是正正好。

    我们当然会犯错,会错过,会得到,会失去。

    错误可以被允许,被接纳,被修正,但无需罪疚,无需羞愧,无需去向内向外攻击,更不必担心被惩罚。

    2 温良就是不伤人,是指不去攻击他人也包括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论断一切。这种不伤人是内在的一种心理倾向。

    3 错误需要的只是修正,而不是定罪,因为罪根本就不存在。

    4 心平能愈三千疾,

    万事只求半称心。

    5 a爱接纳享受一切,信任轻松,不对抗不逃避。恐惧里面有应该必须一定要,因此担忧焦虑疲累。

    爱没有抗拒,无论做什么,都是因为想要这么做。它成为一种欢愉;它像是一场游戏,而我们开心地玩。

    在恐惧的轨道里,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必须一定要,而且期待他人有所表现,因为他们必须这么做。然而一旦应该必须一定要,人便会心生抗拒。抗拒越大,受的苦就越大,我们迟早会设法逃避对抗。

    b爱没有期待;恐惧则充满期待。有了恐惧,我们做事是因为预期自己必须做,而且期待他人会做同样的事。因此,恐惧会伤人,而爱不会伤人。

    我们若是对某事有所期待,而事情却未发生,我们便会觉得受伤——这不公平,于是会责怪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

    当我们去爱时,我们没有期待;有所行动是因为我们想要,他人是否采取行动,是因为对方想要或不想要,而且无论是谁都一样。当一个人没有期待时,如果什么也没发生,那无关紧要。我们不会觉得受伤,因为发生什么事都行。

    c爱是建立在信任尊重上的;恐惧什么也不尊重,包括它自己。

    我爱你,我知道你会有所成就。我知道你够强、够聪明、够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不必为你选择,因为你可以自己来。

    d爱是完全负责的;恐惧则会回避责任,但并不表示它不负责(它总得负责)。

    e愤怒不过是戴了面具的恐惧。悲伤是戴了面具的恐惧。嫉妒是戴了面具的恐惧。

    f爱是无条件的;恐惧是充满条件的。

    在爱的轨道里,没有如果,没有条件。我爱你,不是你必须这样,达成那样。我爱你本然的样子,你可以自由呈现你的样子。

    6 有条件的付出,背后是更大的索取。

    无条件,意味着爱的表达之中,不附带任何限定条件——付出不求回报,付出/表达/流动本身就已经是爱的实现。

    真能够做到“不求回报”,就离不开"爱自己"。

    如果你的爱尚不足以将自己生活的的每一寸光阴填满,你就无力为他人带来稳健的支持;如果你的爱,不能够发乎真心,自主自觉,你就不愿、也不可能完全为这份爱负责;倘若你不够爱自己的每一面,你就无法理解、接纳、允许他人的诸多行为;如果你给别人的是丰盛、舒适、完整、负责的爱,那么你一定是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它!

    爱自己是一辈子的功课,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容易活在自我的幻想里,以为爱可以从外在得到。

    看到自己本身就是爱。

    首先,忆起自己的真实身份,然后看到对方的真实身份,最后帮助对方看到自己的真实身份。

    当自己感到匮乏/不安/罪疚……感,或者受害者的情结,你就这样子告诉自己:我们一直都被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不是受害者,我们是创造者。

    向上生花,向下生根。

    7 “情理之中”的“中”是钥匙;

    “通情达理”是过程,“情”在前“理”在后,即“关系好了,什么话都好说”;

    “理直气壮”是原则,你敢于坚持原则、坚守规矩,别人才会真正的尊重你。

    爱与幸福关于女性的成长给出过4个步骤:

    第一步叫达理。即讲理,不能任性、哭闹,不能没有修养、总是发脾气,那你是自己作践自己。

    第二步叫找心。女人活一颗心,不要用力活,不要努力活,要用心活。

    第三步叫求真。每个女人都是伟大而美好的生命,只需要把最真实的自己显露出来,不要努力求“好”。

    第四步叫去爱。女人是大地,要滋养万物,爱万物,让生命生生不息。

    8 健康的钥匙握在自己的手里,内在的自愈能力才使一切疾病康复成为可能。

    只有我们停止自我伤害,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愈力才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停止自我伤害,我们的自愈力就开始发挥作用。

    内在自愈力:心存爱、不执着。

    阳光心态, 自利利他。

    专注在好的点,面,过程,结果上。

    9 内在因分裂而来的罪咎和「不配得」让我们下意识地自惭形秽,以为必须先把自己改头换面一翻,才够资格享有源头的爱。

    而真相是,没有分裂,没有罪疚,没有不配得。我们始终随时随地都有资格,都值得享有爱。

    10 凡是你无法满足我所期待的,无异于提醒我,那正是我必须给予我自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0-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cv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