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代表作,且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领与自己近亲结婚的妻子离开家乡,创建自己的领地开始,再到第七代子孙死于蚂蚁的啃食中结束;从领地马孔多的空荡到繁荣再到萧条结束的故事。
小说富含民间故事、宗教迷信等神秘因素,将一个世纪的变化,一个家族的复兴与覆灭的神奇之路徐徐地跃于纸上,给读者展现出一个充满现实又虚幻的世界,而穿插于全文中的预言又带来震撼人心的结局,让人意犹未尽。
(读书小贴士:由于七代人物线姓名重复难辨,阅读《百年孤独》时理清人物脉络有助于推动阅读)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39、“别担心,”上校微笑着回答,“死亡远比想象的要难。”就他而言,的确如此。
他坚信自己的大限早已注定,这信念赋予他一种神奇的免疫力和一定期限的永生,使他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伤,最终赢得一场比胜利更艰难、更血腥、代价更高昂的失败。
40、他从乌尔苏拉格外用心拾掇过的金银器作坊门口走过,甚至没发觉门上的锁眼里已插好钥匙。
他对时光在家中侵蚀出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细微创痕毫无察觉,而任何一个还保有鲜活记忆的人,像他这样长久离家后归来都本该有触目惊心之感。
壁上石灰墙皮剥落,角落里肮脏蛛网絮结,秋海棠落灰蒙尘,房梁上白蚁蛀痕纵横,门后青苔累累,然而乡愁的精巧陷阱陡然虚设,这一切都没能勾起他的忆旧伤怀。
他在长廊里坐下,裹着毯子,连靴子也没换,仿佛只想等待雨停。整个下午,他都在观看落在秋海棠上的雨水。
乌尔苏拉这才意识到,他不可能在家里待得长久。“如果不是战争,”她想,“那就是死亡把他带走。”
41、早上七点,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带着一群起义军军官来找他,发现他变得更加沉默、孤独、阴郁。
乌尔苏拉想在他肩上披一条新毯子。“政府会怎么想呢,”她对他说,“人家还以为你是因为连买毯子的钱都没有才投降的。”但他没有接下毯子。
直走到门口,看见雨还在下,他才答应戴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一顶旧毡帽。
“奥雷里亚诺,”这时乌尔苏拉对他说,“答应我,你如果在那边碰上难缠的事,就想想你的母亲。”
他冲她微微一笑,伸直五指举起手来,一言不发走出门去,迎上一路的叫喊、谩骂和诅咒直到市镇出口。
乌尔苏拉挂上门闩,决定有生之年不再摘下。“我们就在家里烂掉吧,”她想,“就在这没有男人的家里化成灰。绝不能让这个可耻的市镇看见我们流泪。”
42、随后他喝了杯见习修女分发的柠檬水,吃了块饼干,就退到事先备好供他休息的野战帐篷里。
他脱下衬衣,坐在行军床边,于下午三点一刻拿起手枪朝胸前私人医生画圈的地方开了一枪。
同一时刻在马孔多,乌尔苏拉见灶上的奶锅久烧不开,便掀开锅盖,发现里面满是蛆虫。
“他们杀了奥雷里亚诺!”她喊道。
她出于孤独时养成的习惯往院中望去,看见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雨中淋得浑身湿透,深情哀伤,比死的时候衰老许多。
“他们背信弃义杀了他,”乌尔苏拉对此确信无疑,“没有人会好心为他合上眼睛。”到傍晚的时候,她透过泪水看见发光的橙色圆盘如闪电般急速飞过天空,便相信这就是死亡的兆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