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我用黑笔在书上画了一些有感触的句子,但合上书总体感触不深。在读第二遍时我用红笔画了有感触的句子。我发现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边读边和身边的孩子们的表现对号入座,同时也和自己的孩子的各种行为相关联,竟然越读越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解决了我心中的很多疑团,它也教会我遇到问题学生的时候,不是只关注问题,而是去发现学生这个不良行为背后的问题。
最近两周,每每走到教室门口,最先发现的都是曹庆州,他或者是跟旁边的人说笑,或者昂着脸、浑身兴奋地要离开座位似得夸张地笑,一副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很捣乱的样子。我曾多次提醒他都无济于事。这一次我实在不能再放纵他了:“曹庆州你出来!”曹庆州低着头走出来。“站在教室门口反思一下吧。”我转身走进办公室。
“都要毕业了,还是这幅德行,什么拼一把,什么再不拼就迟了,当初的雄心壮志就热火了两天!”我心里愤愤地想着。
“难道这是在为自己的成绩差找借口?”我的心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促使我马上走进办公室从书包里翻出《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我清晰地记得懒惰心理学有这么几段话:
由于懒惰,他能成功的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至少他的父母得为他操心,当我们想到有许多儿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儿童会通过懒惰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然而这种对懒惰心理学解释并不全面。
很少有人指责他们能力不强,相反,经常听到他们的家人这样说,如果她不偷懒,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些孩子满足于人们对他的这种看法,如果他们不偷懒,他们将无所不能,实际上这对于缺乏自信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安慰,这是一种一种对成功的替代,孩子和成人都一样,这个荒谬的条件去,如果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减轻了他们的失败。
曹庆州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会想了他的表现,做出这样的判断。还在前两周,刚过第二次模拟考试,我把学生们逐个叫到办公室,跟他们做工作,要求他们每天来办公室问问题。曹庆州是属于问问题较多的一个,我说:“怎么最近表现这么好?”他坚定地说:“老师,我必须拼一把,我要上高中!否则连高中也考不上了!”“那就一定加油啊!”
过了几天第三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那一次几乎全体进步,但是曹庆州退步了。我只是例行公事般的点了一下退不进步情况,我知道一次的进步退步说明不了问题。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曹庆州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夸张地不安分起来。他要找一个借口,找一个自己不进步甚至考不上高中的借口!他要表现出特别的捣乱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到最后考不上高中的时候别人会说他总是捣乱,如果不是捣乱他应该很不错!
想到这里,我走出办公室叫曹庆州,却发现曹庆州斜着身子靠在教室门口的墙壁上!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许多成年人也是如此,站立时不是挺直腰杆,而是习惯于依靠在某些东西上,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理解这种现象并对孩子进行训练,人们通常会说站直了,别东倒西歪的,但这种方法显然治标不治本,事实上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人们可以通过惩罚或奖励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但孩子需要获得支持的强烈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毛病会继续存在好的教师才能读懂这些迹象,才能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问题。
我发现书上的字字句句与他的表现相扣。我又调整了心理尽量温和的和曹庆州谈话,并且告诉他: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并不是你努力一下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