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主旨为:精彩的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首先对任教几十年的我来说,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是外语的非英语国家,一个以应试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的国家,我认为精彩的课堂还不如以实效为主,老师尽可能争取做到在一节课之内抓住每个学生,但是精彩的让学生爱上课堂我认为有点过。我所带的学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在英语学习上,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把主要的学习精力集中到英语学习上来,至于精彩,我不打算追求,我更愿意追求实效的课堂,而这种课堂大多是比较平实的。
追求实效的英语课堂,是教学的永恒话题之一。如何实效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或者高阶的思维品质是最有效的途径。人们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易经》中也讲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思辨能力的培养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说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因此课堂中,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提高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落地于哪里呢?应该是我们的课堂,通过教学材料,教学文本落地于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对文本学习,课堂中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思辨,只有深度的思考,才是有效的,才是原创的,才是属于学生的真正课堂。
又有一个问题,思维是看不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我特别推荐思维导图或者是头脑风暴两种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图文并茂的图可以将思维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才能被发现,暴露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欲望以及延伸拓展才有保障,这样的路在教学中才会走的更远。
让思考形成一种习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