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作者: Emmamama | 来源:发表于2022-02-03 15:48 被阅读0次

    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水边,但是喝不喝水还是看它自己。很多好书都能把我们带到“水边”,但喝不喝,喝多少却因人而异。想要多喝几口,甚至可以随时回味和反思,所以要逼自己写读书笔记。

    这本书有处说:“有人说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这么久么?不过意识到人在什么年龄都可以改变,人一定可以改变,已经是很积极的idea.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据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但远不如后二者有名。这本书是阿德勒心理学思想的阐述和说明,看下来是非常实用的积极心理学,确实有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的启发作用。

    在“第一夜”,青年和哲人的对话,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哲人说“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长久以来影响广泛的“原因论”,主张在过去的经历中寻找今日现象的原因,比如特别流行的原生家庭理论。但是将自己人生的失败都归咎于原生家庭,是不是一种过于简单化、且不负责任的理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所谓的心理创伤就是原因论的典型。他甚至惊世骇俗地说: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以精神创伤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Life is 10%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of how you react to it. 也许有点鸡汤,但是认识到,一切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是对自己有支配权的,才是一个积极的、有益的开始。

    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阿德勒的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哲人甚至说: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更能安心。——所以阿德勒心理学也叫“勇气心理学”:我们很多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对于有自我认同问题的读者来说,这一章中最有启示作用的话题,大概是“自卑感来自于主观的臆造”,哲人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要注意的是,“自卑感”不同于“自卑情结”。自卑感来源于我们对于优越性的追求,它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作为某种借口来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找不到工作。因为长得不好看所以结不了婚。等等。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我们每个人都“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我们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是“自我意识过剩”,就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过多地关注自己的长相,而实际上,“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说回自卑感。自卑感多与“竞争”有关。如果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胜负,会有自卑感,会不知不觉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视为“敌人”,会把他人的幸福看作自己的失败,从而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世界会变成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这一章中,有几个观点对于育儿非常有启示:

    1.权力斗争与复仇

    发怒、辱骂等是为了在斗争中“获胜”,进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失败的一方则转入“复仇”阶段。有些遭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会误入歧途,厌学、自残……按照“原因论”,会从简单的因果律归结为父母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如此后果。

    而阿德勒说,不要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报复父母。他甚至说,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人际关系如果发展到复仇阶段,几乎就不可调和了。所以哲人说: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2.人生三大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与心理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生课题即: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我们会常常用各种“人生谎言”为自己设立种种借口,来逃避人生课题。比如,当我们讨厌一个人,会声称此人身上有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但事实上,我们先有了“要讨厌ta”的目的(从而逃避与ta的人际关系),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该目的的缺点。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课题分离

    这一章与上章有很好的承接关系。哲人与青年进一步讨论如何从人际关系中重获自由。答案是:否定认可欲求。不要去寻求他人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同理,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赏罚式教育必然会产生这样的错误的生活方式。)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把自己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让孩子面对自己的课题。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并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揭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出发点。

    那么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啥呢?哲人说,是“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也就是:把他人看作是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从名称上说,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中的individual有个人的意思,也有“不可分割”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还包括国家、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过去到未来,甚至动植物和非生物,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

    除了课题分离,这一章中也有几个对育儿有启示的观点:

    1.避免赏罚教育。是的,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

    阿德勒说,表扬也是在操纵孩子(“评价”也是基于纵向关系)。他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虽不同但平等”。

    尊重长者非常重要。在公司里,职责差异也会存在。并不是说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父母应该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不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去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的自信和应对课题的能力。(so hard!)

    只看“目的论”,似乎会觉得阿德勒有点冷酷。但是在育儿方面,他的心理学其实有很多温暖的观点。比如: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应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做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和感恩,不要按照力量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上文曾经提到过“自我意识过剩”这个有意思的概念。很多人的自我意识多到牵绊、束缚了自己,以至于不能无拘无束地行动。这是很多人的烦恼。

    哲人说这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被嘲笑、被小瞧,所以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我们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这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后者是做不到却暗示自己说“我能行”,“自我接纳”是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而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是一种“肯定性的达观”。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可以关注“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跟《当下的力量》隔空呼应:

    哲人说,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如果把人生当成登山,并以山顶为目标,那么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就是总为遥远的未来设立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站在现实性的角度,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哲人甚至说,如果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无论是20岁,还是90岁,都是幸福的、完结的人生。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pd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