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中的痛点之一是跨行转岗,这也是大多数人事业中甚至一辈子无法跨越的鸿沟。你看《毕业几年后,不容易改行?》《30 岁改行》等文章,就知道跨行转岗的难度了。实际上,社会上大多数人是不会主动去改行的,也很难达成。但是,反例就是,我幽哥这么多群友、星友和长期读者,他们的成功跳槽甚至工资翻番的换工作,有一大半是改了行、转了岗的。这有点匪夷所思,所以针对此类的提问特别多。
其实我有另外几十篇文章讲过这个原理,比如标志性的这 2 篇《我的简历跟岗位明明很匹配,为何却通不过面试?》《岗位不匹配的工作,为何也会录取我?》以及关于改行方法总结的这篇《跨行换岗的方法,有哪些?》。这里面的原理你要理解,可以通过宏观规律去倒逼个人求职来阐述。
你找相同行业中专业对口、岗位匹配的工作 A,在 2021 年此刻你求职的这个 5 月,在你当地市场上你能找到并可以投递的岗位,只有 100 个。但如果你同时也投递其他 10 个行业中的非 A 类岗位,这就是工作 B,B 类岗位你能找到可投递的数量,势必有 10 行业*60 种岗位=600 倍之多,类似 B 岗位有 60000 个,是的,你没看错,6 万个。这个比喻类似你今年在你们黄冈市的冬夏村里找优质男青年结婚,跟你今年同样的时间内在黄冈、武汉以及整个湖北省内找未来老公,明显后者找到高富帅的概率、程度、选择空间都提高了 600 倍甚至上万倍。
以上这个宏观比喻对于刚毕业 0-8 年的人,是能理解的,所以他们跨行跨岗求职更容易。一旦毕业 9 年尤其超过 10 年后,就非常难理解了,或者完全看不懂。因为 20 年传统教育+10 年的世俗洗脑,这 30 年的思维根深蒂固了,反洗脑的成本绝不是网上免费看一篇文章就能扳回头的。不做无用功,毕业这么多年的人我不会去给他、她单独打字或语音回答去讲这些。但我们可以尝试另一种方法,面试成功率法。
如上跟目前你的工作对口的 A 类岗位,你的面试成功率在当下不过 20%,B 类叫做不匹配的岗位,你也有 10%的面试成功率,所以 B 还是比 A 多出来了 300 倍的入职机会。成功率法的劝说,如果你那个榆木脑袋还不能理解,那用求职时间法来告诉你,你如果只找 A 类岗位,你大概需要再求职 1 年才能解决就业,也就是你会 12 个月没收入。但如果你 B 类岗位也投递,则你可以在 1-4 个月内入职。两者求职周期上相差 3-12 倍,你看你是希望自己继续失业 1 年,还是想迅速有工资?
求职时间法这招,对于宝妈特别有用,所以来找到我的宝妈,第一个月会被我骂得怀疑人生,第二个月就会有多个工作机会了。骂是加快思维转变,更主要是她自身急于上岗。她如果继续长期不去上班的话,她婆家、娘家、老公、孩子甚至邻居的眼神,宛如刀子一样,她害怕了,只有听我的。要么农村的她,只能瞒着人去亲戚家串门假装找到了工作,要么来自城市的她,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待一天,假装找到了工作。这俩都叫“氛围组”,也就是自己演戏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这叫自欺欺人。但是,对于男孩和男人这招是没用的,这俩不在意时间,浪费生命是他们的潜意识,还给自己打上“不认命”的标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