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听说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
以前这本书火到不行,不少中国人特别是70后、80后们都是通过它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财富自由”。
不得不说,该书刷新了很多人的金钱观。
最近,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罕见发出投资风险预警,给资本市场拉响了警报。
01
史上最大崩盘要来了?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6月底发出警告:
他在推特上写道:
他的预判是,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拜登政府,失败的货币政策,将推动美元走向灭亡。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会被引爆,史上最大的崩盘即将来临。比特币会下探到24000美元左右,届时建议投资者买入更多黄金和白银和比特币。
很多搞投资的人最怕的就是听到市场的负面消息,罗伯特·清崎的预判到底有没有依据?
实际上,他的预判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因为,所谓的金融危机已经到来;或者说,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延续;老问题没有解决,疫情成了催化剂把一切问题一股脑儿抖露出来。
全球的金融风险始终没有被化解,资产泡沫反而在疫情中愈演愈烈。
美国:超发美金,除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储备外,钱全跑到股市里面去了,美股创新高。
日本:买房几乎不要利息,贷款利率很低,日本人不买房、不结婚、不创业。最好的投资是买日本国债;所以国债也创了记录。
中国:超发的货币用来买房,房地产成为疫情经济萧条中最坚挺的资产,制造企业没救活多少,把房地产泡沫倒是全盘活了。
根据“美林时钟”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划分,可将宏观经济运行分为四个阶段:
衰退期(低GDP + 低CPI):由于经济下行,央行开始刺激经济,实行货币宽松。
复苏期(高GDP + 低CPI):刚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如果经济危机比较彻底,复苏期的经济应该是比较健康的。
过热期(高GDP + 高CPI):长期高GDP会带来CPI的上升,高CPI环境是投资大宗商品、股票最好的时候。
滞胀期(低GDP + 高CPI):央行开始实行货币紧缩,以求进一步控制CPI,但是首先影响的是GDP;并且是由于滞后效应,CPI的下降不会立马显现出来,所以央行会持续收紧货币,这时候货币就开始走高。
结合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我们正处于经济过热阶段。
2020年1月份到2020年4月份,是经济萧条时期。新冠疫情爆发并开始向全球扩散。随后的几个月,各国政府开始封城、封锁经济,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
例如,美国失业率大幅度飙升,直到4月份创下美国几十年来失业率高峰的14.8%。
2020年5月份到2021年2月份,是复苏期。各国政府开始使用各种财政工具来提振经济。在这期间,全世界货币供给量有飞一般的提升:欧元区M2增加10%,美元区M2增加25.7%。全球通货膨胀的预期逐步抬升。
目前,我们便处于过热期。经济就像一台发动机,转速慢(萧条)时国家就需要给他添加燃料(货币),当引擎成功运转起来后,它会变得越来越快,变得过热。
与此同时,GDP与CPI都获得大幅增长,大宗商品价格飞涨,采矿业、石油开采类股票价格将会飞涨,这些都是受货币宽松和经济迅速恢复的影响。
但是经济一旦过热,放水的机构就得开始想办法,是不是要把水收一点?由此便逐步进入滞胀期。
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传导需要时间,物价上升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且由于流动性锁紧,经济发展也会陷入不同程度的停滞。经济与股市,全要受到冲击。
这时,由于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那“货币”就会变得更值钱。
02
金银与比特币
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过热期,未来会慢慢转向滞胀期,通货膨胀风险与资产泡沫同时存在。
待到为控制经济过热,而缩紧流动性的时候,泡沫便一触即溃。
届时,能够强势的资产大体是“硬通货”,因此罗伯特·清崎才会建议人们尽可能多地买入黄金、白银和比特币。
金银不难理解,价格高、资源少,金银饰品和现代工业都大量需要,所以不光其本身有价值,并且具备需求量极大的使用价值。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在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恶性通胀到来的时候,金银无疑是最为牢靠的资产压舱石,历史一次次的检验了这条定律。
而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为什么也会被他看好,比特币又凭什么可以穿越经济周期?
2008年11月1日,一位叫中本聪的人发布了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
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货币,用于解决现行交易支付中存在的问题(信用支付模式)。简而言之,比特币是被设计出来用于支付的。
总之,按照中本聪的描述,比特币是货币。
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
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所以,比特币最大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交易具备隐秘性,给了一些灰色领域的便捷;二是比特币不是信用货币,不能想发行就发行,不能像纸币一样无限量生产,总共只有2100万,具备足够的稀缺性,也不能无限量随意的发行。
由此,市场便非常看好比特币。
比特币的价值不由其本身所决定,是由市场所决定。市场认为比特币值钱,那么比特币就有价值。
足够的稀缺性,不能随意发行、生产,除了没有实物,几乎能够媲美金银的价值。
03
现在到时候了?
尽管,比特币具备与金银相似的属性,但其市场价格波动却非常大。
2020年10月,比特币还在10000美元左右,不料此后就像坐上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今年自马斯克承诺可使用比特币购买特斯拉汽车后,比特币在4月13日成功登上人生巅峰——63571美元,半年时间涨幅高达600%以上,总市值1.19万亿美元,达到黄金总市值的10%。
正当大家豪情万丈,新韭菜不断涌入之际,比特币乃至整个虚拟货币几乎都开始崩盘。
5月18日,比特币从46428美元跳水至36801美元,较其今年创下的最高峰6.36万美元蒸发了43%。
5月21日,比特币三小时狂泻4000美元,失守36000美元关口,其他加密货币更是集体崩盘,以太坊一度跌破2200美元。
自2020年下半年来的币圈神话被一举击穿。
但背后原因,却并非市场因素,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在宏观调控。
数次下跌的背后,都是监管层的重拳打压。
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提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强调虚拟货币交易系非法金融活动。
后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虚拟货币认定为重大金融风险,决定从挖矿、交易两个方面打击比特币,导致整个虚拟货币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高层定调后,地方政府也开始出手。比特币挖矿需要大量电能,水电资源丰富的四川、云南等,火电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新疆一直是各大比特币矿场的聚集地。
5月25日,内蒙古发改委率先发布八大措施打击挖矿行为,不但会对参与挖矿的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场所进行追责,还会按规定将参与挖矿行为的企业和相关人员纳入失信黑名单。
四川、新疆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监管措施。据报道,四川、新疆部分地区已经暂停向一些矿场供电。
行政层面的打压让比特币如同遭遇世界末日一般,指数一泻千里。
但这之中却有蕴藏了巨大的机遇。
上面出手帮忙把比特币的价格调控下来,市场产生震荡,本质上压制的是供给端,而比特币其本身的市场价值并没有萎缩。
换而言之,比特币的基本盘仍然存在,其交易的隐秘性、稀缺性并没有受到影响。现在是人为创造了价值洼地。
很多人投资都是会陷入一个误区,看到行情好了才去投资,行情不好立马出货跑路。如果抱着这个心态和方法去投资,别说一辈子赚不了钱,就是再给他十辈子他也发不了财。
为什么?因为完全搞反了。
会投资的人都是“熊市投资,牛市出货”,萧条的时候寻找价值洼地,等到行情上来套现。而普通人是看到行情好了再入场,行情不好就跑路。市场收割的就是这帮人。
因此,考虑到经济周期轮转和对比特币打压所产生的价值洼地,在“熊市”的时候对比特币或相关概念投资进行布局,不失为一种应对未来风险的对冲手段。
不过没有不亏钱的买卖,对于比特币的预期,各位见仁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