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 14 - 刻意写作练习最终篇 || 总结

Day 14 - 刻意写作练习最终篇 || 总结

作者: 马可波罗夫斯基_二狗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3-28 22:50 被阅读41次

    这是刻意写作练习的第14天。

    认真地看了13天的科技文,终于要对这段时间来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了。在这天来临之前,我曾经幻想着自己如何洋洋洒洒写下千字长文来歌颂这次的活动;又或者会担心是不是要让我们主笔尝试来一篇科技文;无论形式如何,在最终篇,我们总归是要总结过去,并且展望未来。

    一、科技文套路总结

    在这14天中,我们一共分析了9篇科技文。

    在9篇科技文中,我将其简单粗暴地分为3种类型:

    1,从现象及热点出发,对大公司的成功进行分析、对两种同类型产品的对比、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2,一种新概念的科普,如李叫兽的《用户都被感动哭了,为何还不来买我的产品?》

    3,故事型写作方式,如小马宋的《如何优雅得体的写出一篇苹果的负面稿?》

    那科技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1,文章框架套路

    若是从现象热点出发的科技文,在写作方式上,大概会按照以下这些套路:

    1)提出现象——从现象中总结核心要点——根据要点展开论述观点。(来自《支付宝场景》)

    2)名人提出的新概念——解释概念——概念的运用(来自《互联网下半场》)

    3)从现象中总结社会现象——核心影响要点——升华至对社会的影响——回到主题(来自《没有人是孤岛》)

    4)现象——观点解读(来自《直播链条解读》)

    5)现象——两种产品的背景及情况——回到产品出发点本身以及用户是否买单上(来自《在行与知乎》)

    6)现象及历史——探究原因——给出解决办法(来自《百度“卖”贴吧》)

    7)现象——背景——关键核心点论述(来自《阿里与腾讯的新战场》)

    总结:

    在上面的讨论中其实不难发现,作者们很喜欢从大家都能看到的现象中出发去找寻事件的核心点,然后再回归到行业发展本身。

    根据文章的内容不同,有的作者会阐述产品背景,有的不会,直接上观点。

    还有些写作功能强的作者会非常严格地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在进行阐述。

    因此,在未来的科技文写作上,也需要是现象及热点中开始着手分析,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因为这个核心原因,所带来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的方向。

    2,学会为自己的文章总结小标题

    其实分析下来,不难发现,作者们在写作上都是有提纲的,并且会将每个观点单独提炼出来。这样做,不仅自己会更加清晰,作者本身写作上也能紧紧绕着小标题进行撰写。

    3,小标题中内容的撰写:总分结构+丰富案例

    文章已经进行到正文的部分了,在整体框架内容提纲明确的前提下,开填充小标题下的内容。

    作者们一般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结构

    总-分结构


    一、互联网的边界

    我们以前一直以为,互联网是无远弗界的,它在空间上可以无限大,当然这个认知是正确的。第一代互联网的代表Google、亚马逊、YouTube等等,正是基于互联网的空间、内容无限多的假设建立的,谷歌的英文名本身就表示1后面100个0,谷歌创始人希望,能给用户提供无限的搜索能力。

    亚马逊的商业逻辑,也是建立在互联网的空间无限基础之上,他们提出的概念所谓“比特VS原子”,推倒货架,让商品展示的空间有无限多,甚至著名的长尾理论观察的基础就是亚马逊。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个假设错了,理论上互联网依然空间无限、内容无限的世界。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和内容,是需要使用者与其互动才会产生价值的。我们可以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当然它实际上也有边界),但是这个无限大的空间对于地球人来说,其实没有啥用,因为以目前的理论来说,你旅行的速度最高也就是光速,你永远都不可能利用这无限的空间。

    总-分-总结构


    一、支付宝问题的症结

    其实,支付宝切不切社交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是缺一个人们用支付宝来IM的场景,没有场景也就切不到需求,更谈不上培养用户的粘性和习惯。所以支付宝上线新版本的时候说要切“金融场景关系链”,但这个金融场景是什么,并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笔者并没有细读前段时间流行的《场景革命》,以粗浅的理解,所谓场景就是“想……时用……”,是一种类似“定位”的心理连接:想找便宜的吃的了,去美团;想订便宜的机票了,去去哪儿;拍了张自拍,赶紧打开美图磨个皮啊……而这种场景还应该是高频的、在生活中时常出现的,因为人们都是懒于选择和兼顾的。最后能留在他们手机上每天打开的APP极其有限,他们很少愿意为了一个低频非刚需专门下载一个APP,特别是这种需求还能被其它高频应用连带着满足时——比如高频的微信也能交话费时,我就懒得打开支付宝交了,更不会登陆运营商的网站去交。

    从这个角度看,支付宝对应的需求较为刚性,并且也具备一定的频率,唯一的缺点是单次使用时长太短。因为就是打开电子钱包付个钱嘛,顶多欣赏欣赏钱包里的各类积蓄数据。眼下,“手机付费的习惯”正逐步取代现金和卡消费、越来越深入人心,而支付宝在人们的心中几乎就是“手机支付的化身”,本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偏偏这时候跨界的对手出现了。

    从长远来看,由于高频率、高粘性的微信平台不断拓展支付场景,致使支付宝不可避免地在“零钱、红包、水电煤气”这样的小额支付领域受到冲击,为了守住日常小额消费这个阵地,支付宝必须建立起更加丰富、高频的场景阵地,让人们在生活中的更多时候自然而然地想到支付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在付钱时想到,付钱从来不是交易的起点而只能是终点。

    一切正如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所说的:“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

    再下来就是作者含量丰富的素材库了,文章中经常出现很多切合主题的案例,不仅可以更好解释观点,也可以增加观点的可信度。

    而且我发现,案例越是贴近人们的生活就越是能够引起共鸣,带来的效果也就更好。

    互联网人才懂的案例:

    在中国,互联网征信没有美国成熟的5C1S和FICO模型可用,因而建立违约概率评估体系是第一要务,表面上蚂蚁和腾讯旗鼓相当,芝麻有支付宝的3亿实名认证用户,其中5000万是优质用户,后者有3亿QQ实名用户,而微信即将进入战场。

    大众身边的案例:

    在几年前的杯装奶茶大战中,市场上两大巨头是优乐美和香飘飘,他们采取了完全不一样的策略。

    4,专业词汇与网络词语齐飞

    在正文描写上,不仅可以与专业词语还可以有很多的网络热词,不仅可以让文章看起来更轻松,而且互联网属性会更加强。

    芝麻信用的套路是先勾勒出一个双赢的愿景

    让合作企业痛感原有的风控机制太Low

    企鹅和蚂蚁肉搏,G点还是信用

    5,有关配图

    我认为图文结合当然会更好看,但是在更加专业的科技文中,并且文章面向的是较高端的人群时,我认为可以少配图或者不配图。

    因为无需将读者的认知资源浪费在图片上。

    但文章的方向是科普一个新的概念,并且面向是大众型的读者,那么此时就需要有多些配图来辅助阅读。这样才可以帮助到阅读量的增长。

    上面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科技文的写作大点,还有一些作者风格的展示,前后文如何承接让读者更愿意读下去就不一一展开了。

    另外,在前文有提及,被分析文章是分为3大部分的。现在还想展开说说的是故事型的写法。

    小马宋的标题是《如何写一篇公关黑文》,首先明确一点,文章的出发点是为了讽刺,而不是真的为了教导大家写黑文,虽然效果也同样达到了……

    无论是文章还是戏剧,其实越贴近生活越引起共鸣就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在文中,小马宋虚构了一个炮爷的人物,让整篇文章更加真实而丰满。

    读者跟着炮爷从接稿到写文,因为深入到故事中,所以能引起更多的共鸣

    二、写作时发现的不足

    1,案例库存弹药不足

    写文是会无法轻易举出例子来助攻,想起了高三议论文的案例书,想想这书有市场果然是有原因的!所以未来编撰一本《互联网案例库》,相信也可以大卖!

    还是核心问题,案例不足,要多读书多看报多看虎嗅多到专业网站报告签到。

    2,专业词汇量不足

    因为不足,所以在作文期间很容易卡壳。就像当年学英语一样,多积累词汇,多看文分析记录。

    3,对行业的洞察不足

    洞察的不足是因为思考的不足,就像这次的刻意写作练习一样,要多去思考,多问问为什么。多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4,写作技术上还不够娴熟,文章转接生硬

    还是因为写得不够多呀~

    三、未来的学习计划

    1,仿照14天刻意写作练习方式,定期开展写作(每月来1次)

    其实自己后来思考了下这种训练的方式,我认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可以运用起来。通过对好的案例及文章进行仿照及分析+定期进行复盘总结。循环往复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2,多看行业网站,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及词汇量

    每天在看行业文章的时候可以多留一个心眼,准备一个excel表或者一个笔记本,将案例及词汇记录下来,定期查看。

    3,多写文章多思考

    10000小时定律,practice makes perfect.

    公号狗,坚持每周更新2篇文章吧,对自己的运营工作进行复盘总结。

    现在的计划还不够细致及可执行,要不断完善自己。这14天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个新的开始!

    今天没有明天见!

    -end-

    水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 14 - 刻意写作练习最终篇 || 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rs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