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是六月六。六月六,狗淴浴。六月六,晒书晒经节。
苏州不愧是阅读之城,今年的六月六动作很大,在可园办了一个豪华的晒书节,300多个版本的《浮生六记》华丽丽地晒出来,亮瞎我们的眼睛。
我是《浮生六记》书迷,家里也屯了二十来个版本的《浮生六记》,本来是有点沾沾自喜的,在这个晒书节,我的一点小小得意被砸到了尘埃里。
消化缓解了三四天,我终于回过神来,人家的豪华阵容是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图书馆等大佬们全力支持出来的,我一个小小的附庸风雅的普通读者,没必要想多了。
想通了,今天我也来晒一晒我的《浮生六记》(图一)。有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同一种书,我要买各种不同的版本,比如《红楼梦》。其实各种版本之间差异还是很大的,一是导读或者序言不同,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里也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芸娘和三白;
第二是点校不同,读俞平伯点校的《红楼梦》,跟读现在流行的人民文学版本,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俞平伯断句断得长,硬是断出了“那染不就的浅蓝天清冷冷罩着。”的味道,美不胜收,我喜欢。
第三是注释不同,面向中小学生的读物,和面向大学生研究生的读物,注释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是版式不同、纸张不同、色彩不同、插图不同⋯⋯,于是,阅读体验也会大大地不同。
好吧,我点了点,这里有22种不同的《浮生六记》,我希望以后能够把每一个版本读一遍,哇,二十多遍《浮生六记》读下来是什么感觉?期待体验。
今天努力打了许多张卡,唐诗的四个班都打了,其中《唐诗鉴赏辞典》的班只剩下小猫三只四只犹犹豫豫地打卡了,实在是很艰巨,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艰难也要坚持,成功就是在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学习班的打卡总是这样的,一开始轰轰烈烈的热潮,总是会渐渐退去,留下那些默默坚持的少数人。这是正常的,要不,为什么真正成功的人那么少?
千家诗两个班几乎同时开启了从头到尾的新征程,千家诗一班,每周背十首,千家诗二班,还是每周背两首。
现在是最简单的五绝,我现在每天背一遍《千家诗》的五绝38首,大学花费十分钟时间。我还背一遍高中、初中、小学诗,总共160首,还背十几首红楼梦诗词。
今天还背了《唐诗鉴赏辞典》的120首诗。
中小学诗群也是我想推荐给大家的,之前班长用了一个不常用的版本,我没跟上,只自己按着教育部推荐的208首背,现在殊途同归,群里背的高中诗,跟我们的版本是一摸一样的。
你想测试一下自己我有没有中学文化水平吗?试着背背中小学诗词古文,背不出?那赶快来跟上大家的脚步,每天努力背背背,争取早日达到中学文化水平。
背出155首中小学诗词就可以了吗?No ,还有中学文言文啊!
我们也有中学文言文班,这个班降低点要求,可以读可以背,但是站在最前列的班长易不易,她绝对是熟背的,这是我们的标杆!
我今天打了一下文言文班的卡,背不出,老老面皮读了一遍。读一遍也是好的呀!
陶渊明诗肯定是值得背的,事实上我也曾经背完过陶老师的全部一百多首(篇)诗文,但是现在忘记了。
7月15日入伏了,苏州进入烧烤模式,月季花零零星星地开着花,石榴结果了,紫薇开花了,居然,我家玉兰又开了一轮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