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平生常愧读书少

平生常愧读书少

作者: 叨叨魅 | 来源:发表于2019-11-24 22:49 被阅读0次

        今天读黄厚江老师的《黄厚江讲语文》,里面有一篇短文《平生常愧读书少》,黄老师以自谦的口吻大致梳理了自己的阅读史。说来也巧,也是在今日,除了黄老师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扪心自问外,在公众号上还看了吴非老师的《教师要比一般人“会学”,才有资格教》一文,而今日工作室活动简报的标题恰巧也是《读书为要,构建“学本语文”》,因此,我不由得默默地问自己:你认真读书学习了吗?

        黄老师说,给他烙印最深的书是《史记》,我瞬间想到了我的那套《史记》。当年为了写毕业论文,霸气地从汉唐书城扛回了一套中华书局的《史记》,读是读了一部分,后来因为太宏大无从下手,而且一位师姐选了《史记》作为论文选题,于是我就将选题转到了《诗经》,从此,那套《史记》便安逸地躺在了我的书架上。工作期间,我清晰地记得我曾经拿出来想要再读的,可是想不起来是什么原因,仅限于拿出来而已,读,是没有进行的。想到《史记》,其实,跟它同样命运的,还有我的那套《世说新语》……

        黄老师说,他读书常是“补药式”的多,常读“二手货”,这又何偿不是说我呢?先秦文学原典,除了《诗经》,我没有彻彻底底完完整整地读过任何一本,很多时候,都是在看别人的研究评论之作。比如,我没读完《史记》,但却认认真真地读过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但是,不读原典,自己的知识结构永远是零散的、浅层次的,永远做着别人思想的傀儡。开学初,计划要读《水浒传》并且读了,读得最有效率的,其实是国庆七天乐的日子。当时,雄心勃勃地想,每天读一个回目,也就只不过是需要一百天嘛。然而,至今,《水浒传》还躺在我的枕头旁边,陪我过了一晚又一晚,而书签,还夹在第三十二回处……

        其实,我也不想批判自己,毕竟,这半个学期我一如既往地在努力学习,这一年半载我终于找回了以前的自己,迷途知返。只是,我希望自己再努力一些,做事情再有规划一些,不能摆一堆书在桌上,在枕边,都曾经翻开过,都没能读完过,这,不是我的风格。所以,如何与强大的现实生活工作相抗衡,如何在繁乱中挤出时间保证每日的阅读,如何在岁月中行走却依然不被销蚀,这,需要我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出回答。

相关文章

  • 平生常愧读书少

    今天读黄厚江老师的《黄厚江讲语文》,里面有一篇短文《平生常愧读书少》,黄老师以自谦的口吻大致梳理了自己的阅...

  • 歌行·那年那月那时歌

    歌行·那年那月那时歌 文/铨斋主人 沽水流歌不流泪,临风莫道平生醉。 平生坎坷恨多情,唯有此心无所愧。 少年本是冯...

  • 再题青城山

    终古河山有大名,未曾临眺愧平生。 南来此际登高处,望尽层峦一片青。

  • 五律·自嘲

    少抱凌云志,昂扬意气冲。 一身常蹭蹬,百业竟为空。 愧落凡愚后,羞无尺寸功。 半生弹指过,风雨断肠中。

  • 深夜遣怀

    空有一身鸿鹄志, 德才堪浅亦如初。 余狂空误颜如玉, 且笑平生读书少。

  • 再进简书感吟

    一载无文发简书,日更早断愧当初。 平生多少身边事,忘了耙耧忘了锄。

  • 母亲节口占

    积年江海逐轻肥,夏凊冬温定屡违。 回首平生怀愧久,羞言寸草报春晖。

  • 多读书,少内耗,常提升

    现在很多年轻朋友,被问及爱好? 不加思考就会答——读书。 拿到新书的第一件事,便是摆拍,发朋友圈。 这种意图很明显...

  • 张亨诗词2首

    1、赠任国一 捧读华章不忍抛,文情并茂耐推敲。(高情厚谊永难消) 只因错爱多浮誉,愧少堪夸自解嘲。 盛世常逢风雨顺...

  • 七绝.席上留别诸君

    十年相识复相知,忍向樽前话别离, 愧我宦途漂泊客,平生总失故人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生常愧读书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vr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