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儿童国学经典导读——《伤寒杂病论》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儿童国学经典导读——《伤寒杂病论》

作者: 凌萱23143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23:18 被阅读0次

    问大家两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24个节气中哪一个节气最先确立吗?你们知道在中国哪一天太阳照射地球的时间最短吗?这两个问题答案是一样的,就是冬至这一天,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一阳生。它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早在2500多年以前呀,中国用土圭观测太阳时就测定了冬至,它是24节气当中最早被制定一个。时间大概是太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左右。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而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这一天以后,太阳开始向北回归,阳气开始升发。所以这一天也叫做一阳生。冬至这天,在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南方有吃汤圆儿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传说呀,北方吃饺子是跟我国伟大的医圣张仲景有关。饺子原来的名字叫做娇耳,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据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各地灾害非常严重,很多人都生了病,南阳一个名医叫做张仲景,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不管你得什么病找他,他都能给你看好。而且重要的是张仲景这个人医德非常高,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只要找他治病,他都非常认真,非常努力整治。所以呀,他救了很多人的心灵,张仲景在长沙当官儿的时候,常常为百姓救死扶伤,有一年这个地方发生了很严重的瘟疫,有点儿像现在非常严重的流行感冒。这个张仲景就在官府的衙门口支了一口大锅来煮祛病的汤药免费给大家喝。救了很多人的命,长沙人民特别爱戴他,后来张仲景告老还乡的时候,走到了家乡南阳,当时正是大冬天,很多穷苦的百姓忍饥受寒。因为天冷,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到以后,心里非常难受,他决心救治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让自己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蓬,支起了一口很大的锅,在冬至那天开始给穷人免费提供药汤,这个药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做娇耳汤。具体做法就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有驱寒功效的药材一起放在锅里煮,煮好以后把羊肉捞出来,切成碎末,然后有面皮儿,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再下锅煮熟,煮熟以后盛出来分给病人吃。每个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驱寒娇耳汤以后,开始浑身发热,血液也通畅了,两只耳朵也变得暖和了。就这样张仲景在寒冷的冬天里,常常给大家煮药汤吃。又过了一些时日,病人冻烂的耳朵就好了,张仲景很开心,继续给大家煮药,她一直煮到了大年三十。等到了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纷纷庆祝新年,也庆祝身体康复,所以就按样子做过年的食物,而且在年初一这一天吃,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美味。有驱寒的食物叫做娇耳,慢慢就变成了饺子,主要是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帮助穷人治病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我们不需要再用娇耳汤来治疗冻烂的耳朵,但是他家还是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依然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这就是为什么冬至吃饺子的原因。那北方人喜欢冬至吃饺子,南方人为什么冬至吃汤圆儿呢?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呀,大概是在中国的,明朝清朝的时候形成的,有一句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儿,知是明朝冬至天。意思是说:刚看到家家户户开始倒米,准备做汤圆儿了,那就知道,冬至节要来了。据说呀,当时在江南一带,大家都知道,冬至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的一夜,所以那时天还没有亮,女人们都起来生火煮汤圆儿,煮熟以后呀,先敬天、祭祖,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儿,汤圆的意思呀,一种说法是表示太阳逐渐回归,因为冬至以后,太阳就开始慢慢地向北回归。另外一种说法呢,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这个寓意是很美好的。那到底吃了汤圆儿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吃过汤圆儿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汤圆儿外面那层是用糯米做的,糯米味道甘甜,能够滋养身体的正气,吃了以后还会全身发热,能够起到滋补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寒冷冬天食用。汤圆儿里边儿的馅儿。主要是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等,都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食物,不但味道好吃,更重要的是能滋补身体。所以你要记得在冬至吃汤圆儿。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汤圆儿可以吃,但是记得不能多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儿童国学经典导读——《伤寒杂病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gv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