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到重庆时,一下客车,总有一群拿着木棍缠着粗毛纤维绳子的人群围着你,到上清寺吗?解放碑吗?没见过这阵势的还真被吓一跳。生怕把你行礼拐球了。搅到业务的,动作麻利的把行礼用粗绳梱绑,拉杆箱在左边,皮袋在右边,两头重量一至,老师走嘛,爬坡,上坎,一百级台阶在脚下也键步如飞。长期的挑.背,炼上了一身本事儿,身杠三百斤也能爬楼梯,嘿哟,嘿哟。山城的特殊地形,房子要么在山顶,要么在半山腰,买点东西就需要人帮忙杠回家。师傅到二十楼了,下次有业务又找我哈,棒棒边擦汗水,边解绳扣。一单业务完成,手里数着到手的5元工钱,嘿嘿到手了,揉揉放进汗湿的袋里。今晚的夜饭有着落了。
棒棒儿是山城里的风景线,他们朴素.热心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脑瓜子灵活的组织一帮人,业务也稳定。不合群的也独自游走在车站.码头.菜市场。每当一句棒棒儿喊来。随口就有不同的声音齐聚这个地方,来了,来了。慢一步,业务就落空了。
时代在变迁,交通工具越来越方便,有电梯,有吊车,棒棒接活更难了。街上的棒棒儿也越来越少。
他们光着膀子,拿着吃饭的家什,坐在街边,打量着过往的行人。一单业务也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