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晰的描述你的产品

清晰的描述你的产品

作者: 汪继志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10:24 被阅读32次

    你的产品本身是不是一个好卖的类型(如果是用户见都没见过的新品种,渠道考虑到教育成本,就懒得做了,要知道他用来说明这个产品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的时间或者可以卖掉一部小米手机了),是不是留了足够的利润空间给渠道?

    这是今天和线下的市场部人员聊天后听到的话,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产品本身,忽略的产品在营销推广时碰到的问题。渠道的利润来源于产品的成交率。上面说的新产品的教育成本,在之前的项目中确实有存在,市场团队为线下渠道做了统一的展示架,对店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经过自己去线下渠道走访验证发现,店员对于产品给予了优质的展示位置,但是消费者还是很难从展架和店员口中准确获知产品的信息: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但是我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哪些事件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呢?

    首先我想到了上次在工厂开会,对方是日本的客人,当时正有我们的工程师在解释低周波原理:

    沟通过程中日本方一直在追问什么的低周波,我们所设计的波形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工程师动用了所有的专业名词来解释这一原理,那么我们的翻译是业务,自然对这类专业名词的理解是有所偏差的。所以在传达过程中就一直难以表述清楚。

    这时候我就说了句:你吧这个波形模式理解为一首曲子,整首曲子由不同的音符构成,业务恍然大悟,客户听过也就明白了波形的原理。这对我印象极深,说句网络流行语,就说“说人话”。

    联想到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

    以及当年Macbook Air发布会上乔布斯从信封中取出时的惊艳,则是运用了视觉化的语言,正所谓,一图胜千语:

    以及iphone当年发布的时候,乔布斯对这个新产品的阐述,大家同样可以感受下:

    在阐述iphone的时候,乔布斯并没有直接秀出iphone,而是卖关子说的:“今天我们要发布三款革命性的产品,接着keynote上出现了以上三个图标。而且经过乔布斯不断的重复,最后公布三款产品其实是一款。一方面让用户毫无负担的理解了新产品的特征,同时又大大吊足了胃口。

    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一个案例。智能手环刚出现的时候。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认知基本为零,这个时候如何与普通消费者建立合适的话语则成了关键;misfit的文案:

    健身睡眠检测器?这个是什么玩意?如果改成下面这句,是不是对健身人士有足够的视觉感:

    上述问题只是一些简单的产品文案例子,这方面从我们文化中的谚语可以得到明显的阐述:

    如果给你展示的是这几段话:

    一个领域不可能容的下两位优秀的将领

    一山不容二虎

    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上面两段话,很明显谚语更具备可视化特征,老虎,状元都是及其有特点的事物,将道理与他们进行连接,能够与用户进行认知的对接,加深印象的时候更加有利于传播。人们口口流传的,除了谚语,还有什么?

    自然是谣言了,实际上,谣言也是视觉化的信息:

    “可乐会杀精”,而不是说更加抽象的“可乐对健康不好”

    新闻的传播也常常用到这种手法(雷锋网的新闻标题):

    古人对抽象现象的解释也是视觉化的(这样更加容易理解),为了解释成雨的原因,他们塑造了雷公电母和龙王,它们都有明确的视觉化形象。他们更加容易相信龙王这样的视觉化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

    甚至很多伟大的演讲也是视觉化的。比如马丁路德金并不是说:

    “我们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

    而是说: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如果你还不具备针对一个理论去查找案例的能力,那么至少你可以在案例基础上增加更多例子,这样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注:标题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只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话语,不可当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晰的描述你的产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mdhxtx.html